APP下载

浅析中医五味与饮食五味

2019-10-21陈光明

健康前沿 2019年4期
关键词:养生

陈光明

摘要:中医五味学说是中国古代五行思想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国传统医学中的重要体现,数千年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和药物的选取。除此之外,五味学理论在我国久远的饮食文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使饮食同时具备美味与健康的效果,使食物与人们的养生息息相关。本文基于此,具体分析了五味与中医、五味与饮食的具体内容,从而为中医与人们饮食养生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医五味;饮食五味;养生

1 五味与中医

1.1 五味与五行

这一理论可以追溯到传统的五行学说。有古人曾这样认为,宇宙的所有事物都可以分为五种类型,也就是金、木、水、火、土,它还有另一种学名为五行。五行学说存在久远,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辉煌结晶之一,同时也是古人实现对整个世界认知的重要基础。古代的医学正式将五行学说合理应用,根据该学说建造了一个以五脏为核的内外部相结合体系。

古人将人体内部结构与外部的环境以及五味等学说结合起来,建造一个完整的系统,这对传统的医学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积极影响。然而,五味学说也来源于五行说。根据《神农本草经》所记载到:“药有五味:分别是酸、甜、苦、辣、咸”这五味也是具有药用价值的地方之一。

1.2 五味与五脏

五味與五脏之间有着相对应的联系,五味的不同也影响着体内五个脏腑的不同,五味对不同的脏腑可以对脏腑造成滋养或损害的影响。例如在书籍《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五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除此之外,在书籍《素问·至真要大论》也有这样的记载:“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攻,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由此可以看出,五味滋养着不同的脏腑、而每个脏腑的作用又是不相同的,这样可以使人体各机能充沛,改善了身体素质和精神。然而,如果将五味补充过量,反而不合理,对人体造成不利的影响。五味有着五行属性的关系,同时与其相克,会导致脏腑之气产生偏差,影响人体的健康。故此,五味可以入五脏、滋养五脏,但绝不可以对其偏嗜。

2 五味与饮食

2.1 五味是滋味

在书籍《说文解字》中记载到,“药,治病草也”,药食同源,药食同性,食物也具有五味属性。味,滋味也”。“五味”最浅显的意思也就是食物中的不同味道,这是各种食物味道的基本体现。除此之外,五味也是一个通称,如“甘为五味之一,而五味之可口皆曰甘”。从这里可以看出,甘指的是好的滋味,尽管食物本身并没有甜味,但是因为食材本身所具有的“五味”通过烹饪方式、火候的不同,从而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美味。自从人类学会了如何使用火之后,饮食习惯也逐渐被改变了。人们对食物的要求也不仅仅局限于满足饥饿,对食物有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食物的滋味。在中国菜肴在全世界颇有盛名的背景下,同时有着其固有的根源。中国菜肴追求的是五种味道的调和,这五种味道是中国菜肴的灵魂。食材本身的五味也正是五味调和的重点,然而五味的调和讲究的是求同存异。这样的烹调技术中的“五味合一”思想也是儒家“和”思想在饮食文化中的具象化。根据不同烹饪技术对不同食材进行加工,这样可以使食物的滋味更好,这也正是中国烹饪的灵魂所在。

1.2 五味是疗效

五味食品的意义除了味道之外,还和药物的五味类似。在远古时期,古人以打猎为生,以采集血液为食。通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实践,古人渐渐地知道哪些食物食用后可以给人带来好处,而哪些食物食用后对人体造成损害。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通过不断地实践来积累经验,总结出不同的食材都有着五种不同的味道。正如宋·陈直曾经所记载道:“其水陆之物为饮食者不舍千品,其五色、五味、冷热、补泻之性,亦皆秉于阴阳五行,与药无殊”。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食材的本身所具有五种不同的风味的,这可以使食品具有一定的药用意义。例如,生姜在中国烹饪文化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虽然在种菜中所食用的分量都很少,但在食物烹饪过程中的必需品。作为一种药食结合的食品,它的广泛应用与它的药用特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1.3 五味与养生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人对食物的重视程度。对食物重视程度高的人已经不局限食物的充饥或是事物的味道,更加重视食物的养生内涵。这也就是我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美善结合”和“五味调和”。实现了食物的风味与养生的相结合。因此,五味调和的味道,既满足食物的可口,又满足食物的养生作用。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五种滋味与食物的美味、养生意义息息相关。毛泽东同志在访问徐州期间曾经说到:“徐州应该是养生的发源地。尧时有位日篯铿的,是历史上被文字所记载的第一位养生专家”。这里所说的钱铿也就是彭祖,有传言说道他的寿命为800多岁,而且以长寿而闻名。同时,他也是一位著名的美食专家。元·贾铭曾经在书籍《饮食须知》中记载道:盐味属于寒性的调味品,应该少吃,吃多了则觉得机体疲乏;黑砂糖尝起来又甜又暖,但吃得太多则令人感到心脏难受,肌肉衰弱,牙齿疼痛;薄荷又苦又寒,虚弱的人吃久了,就会变得口干舌燥;酒分很多种,味道也是各具不同,但属性都属于热性,但是饮的量多了则会感到头晕、乏力、肌骨损伤、脾胃损伤等。然而,这些盐、糖、薄荷和酒都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几种成食材。但是由于这些食材的五味差异,长期偏嗜则导致人体的受损,不利于养生。

结 论

无论是中药角度还是饮食角度,五味学说都赋予了其重要的意义,这也是传统哲学在中医的一大突破。早在春秋时期,饮食养生理论就已经现世。例如,应避免四时五味,多吃五味不利于身体健康等等。由于药物和食物的同源性,于是五味可以同时用于食物和药物。同时,将中药五味与饮食五味合理地相结合,即可达到食疗养生的效果。在中医学说中,脾胃是养生的基础。由于脾胃接受水和粮,继承水和粮的气,以获得修身养性的本质。由此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知道水和粮的属性,那么他应该注意其中的五味,将其合理的进行调和,从而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霞珍.中医基础理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2-32.

[2]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北京中医药出版社,2017:22-25.

[3]元申,王金国,殷昌利.五味调和之美[J].中国烹饪研究,2018(01):6-9.

[4]刘汉民.毛泽东诗话词话书话集观[Ml.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4:306

猜你喜欢

养生
健身气功?八段锦的健身养生作用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运动养生的现况分析
“冬病夏治”浅析
从马斯洛的“层次需要说”看《论语》中的养生学
武术功法运动的养生价值探微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浅论庄子的养生之道
试论《曾国藩家书》治家思想的主体内容
商标侵权谁的“养生”?
健身气功“八段锦”对中老年人身体机能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