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渗透地理核心素养

2019-10-21赵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石油资源中东地区中东

赵霞

摘 要:从地理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看,普遍认为地理核心素养包含人地观念、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四大方面。初中地理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正处在摸索之中,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去探索,本文以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下册)第八章第一节“中东(第一课时)”为例,就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落实地理核心素养谈几点想法。

关键词:地理学科 课堂教学

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联盟、经济合作与发展等国际组织和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素养”的研究,并以此为核心推进课程建设。2014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要把核心素养落实到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地理核心素养是个体在社会中生活与生存所应具备的最重要的地理素养,包括最有用的地理知识、最关键的地理能力和最需要满足终身发展所必备的地理品格。

一、在图像情境中感悟区域突出特征

地理图像既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内容,又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引导学生从地理图像中获取、整理和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地理问题,是培养学生地理区域认知的重要方法和途径。

例如:中东离我们比较远,大多数学生对他的认识仅仅是新闻热点。在新课引入中配合中东特色音乐展示了两组图片:一组中东地区的美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现代化建筑,一组血腥的、混乱的战争场景,希望给学生一个更加真实的“中东”的形象。引发了学生对中东局势的关注,产生对中东人们生活的担忧之心,激发探索中东动乱根源的动力。

在区域地理中,中东是具有代表性的区域之一,而中东地处“三洲五海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是中东突出的地理特征也是导致中东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中东位置的描述仍是本节的重点。课堂教学中我提供了充分的地理图像材料(世界地图、中东地形图、西亚政区图、中东政区图等等),引导学生读图、用图、判断,描述中东地区是“三洲五海之地”,明确其位置的优越性,知道土耳其海峡和苏伊士运河是咽喉要道,深刻地感悟中东地区区域突出特征之一“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1]

二、在问题探究中培养综合思维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醒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地理课堂教学中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形成综合思维的能力,进而解决问题。

例如:中东一节关于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导致中东战争不断的重要原因之一,石油作为重要的能源矿产,对当地的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我的课堂教学处理如下

第一步:出示资料,提出问题

中东的石油对当地经济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步:出示中东石油外运图

读图找出波斯湾石油外运三条主要航线运往的地区或国家,并思考三条航线的区别及原因。

第三步:出示中国进口石油的主要来源国图

问:图中各国对中国石油的供应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四步:出示中东石油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关系材料

引导学生结合学案及图文资料合作探究:丰富的石油资源对中东和世界經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内在的诉求与需要,通过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学生可以从资源、文化、气候等地理角度去分析和思考生产和生活中的问题。在地理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境中以探究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效提升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三、在生活情境中渗透人地协调

人类生活在地理环境之中,地理环境的性质及其时空变化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人地协调观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确看待人地关系、形成人地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对未来公民至关重要。

例如:中东的主要产油国靠出口石油获得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还成了富裕国家。但是,石油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中东地区必将面对石油枯竭的问题。

教学中通过PPT展示石油给中东的国家和人们带来的影响,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分析:石油资源的开发使中东地区人们的生活发生了什么变化?中东的国家发生了什么变化?石油资源不可再生,未来没有石油了,人们该怎么生活?

学生根据PPT提供的图片材料进行分析、讨论: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人们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产方式也逐渐由游牧向石油生产改变,很多国家也因此富裕起来。但是石油资源不可再生,用完了就没有了,所以产油国必须考虑未来经济的发展问题,比如实施经济发展多样化战略。

学生在理解人类活动影响自然环境的不同方式、强度和后果之后将“人地关系”思想内化到自己的意识中,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有用性”及“有用”的地理在生活中的“有效性”,体会到地理与现实世界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在活动情境中践行地理实践力

地理实践是进行地理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也是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核心体现。地理实践素养的培养关键是让学生可以熟练地应用地理知识和技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1)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营造一些活动情境,将地理知识和技能延伸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例如:中东地区石油产量远大于本地区的消费量,在此设计了“我为中东石油找市场”和“我为中东石油外运设计航线”两个活动,给学生提供“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石油产量、消费量比较图”和“中东石油外运航线图”,学生分组抽取任务信封,利用导学案和图表合作完成小组活动任务:中东的石油通过什么方式向外输出?主要输往哪些地区?找到三条重要的输出路线,看看这三条线路都经过哪些海洋、海峡和运河?同时给各小组布置课后活动“调查贵阳有什么重要资源?给当地经济带来什么影响?”对完成活动任务的同学给予奖励。

潜能在活动中发展,智慧在感悟中生成,活动体验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亲身经历和感悟,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培养地理实践素养的有效手段。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主阵地在课堂,让地理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发展的奠基石。

参考文献

[1]刘志林,角媛梅,丁银平,韩静.新课改视野下地理核心素养的再认识.中学地理教学参考(下半月),2016(11)

猜你喜欢

石油资源中东地区中东
中东政治伊斯兰运动与教派权力冲突
中东地区未来商业航空领域缺口巨大
基于边际机会成本的石油定价模型研究
基于证据理论的中东地区油气投资环境演化分析
现代石油钻井技术50年进展和发展趋势
现代石油钻井技术50年进展和发展趋势
中东地区当前的宗派地缘政治格局与冲突
中东政治景观——阿伦德
叙危机诱发“中东大混战”
拉登攻击奥巴马中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