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评互赏,共同促进
2019-10-21杜静
杜静
摘 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语文 课程标准 课例研究
[课例背景]
背景一:高段的语文老师最怕改作文了,因为评改的工作量实在太大了。拿一个学期8次的习作训练来算,一个班级 60 人,每人每篇平均 350 字,那么一个语文老师一个学期
要阅读大概 17 万字的学生作文了。另外,几天之内及时反馈给学生却是非常的难。老师们“精批细改”“眉批旁批”“点面俱到”,期望着“好作文”因此出炉。当改好之后反馈时,大多学生接到批改后的作文本只“瞥一下等级”,教师的繁忙工作成了“无用功”。
背景二:随着年级的升高,高段的小学生自主能力明显提高。他们喜欢自己处理事情,宁愿私下解决,也不愿意老师参与解决;他们渴望成为老师的助手,并尽力做好它;他们还很乐于改别人的作业,而且比老师改得还要认真。
针对以上问题,我采取了学生互评的形式——四人小组相互阅读组内成员的作文,并且有针对性的对同学的作文作出评价。在阅读同学作文的过程中,既要发现别人写作的优点,又要帮助同学找出写作中的不足,并将这些意见和建议端正地写在评价栏里,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这种作文的评价形式,学生们不仅在及时的反馈中学习、借鉴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同时,还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如此循环往复,从而尽可能地达到让“学生自主读书,不待教师讲,自主作文,不待教师改”的境界。
[课例]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第十册第八单元《自由作文》互评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对第八单元习作《自由作文》进行评价。
2.指导学生结合同学互评的建议进行修改。
3.作文互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1.回忆本学期学习的习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
2.评价要重点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是否做到有效的修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我们要来互评第八次习作。这次习作的主题是什么呢?(自由作文)什么是自由作文?
二、回顾习作要求
1.写什么:自由作文,可以写自然风光和季节变化,可以写人、事件、物品,还可以写新闻、感受或想象。
2.写作要求:回忆本学期学习的习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3.拟题:地点命题、中心命题、有关事务命题、人物语言命题、事件命题、时间命题、用打比方命题等,但无论用什么方法命题,都要力求题目新颖,短小,语言活泼,引人入胜。
三、指导学生互评
看评改要求,读,边听边思考除了常规的评改内容外,本次的评改重点是什么。
1.课件出示同学评改内容:
(1)书写工整,无错别字,无病句,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4)回忆本学期学习的习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
评改要求:
(5)分别写出习作的优、缺点。
(6)提出具体的修改建议。
2.交流评改重点:
(1)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
(2)回忆本学期学习的习作方法,并尝试在自己的作文中使用。
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适当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写事:要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写清楚事情的经过。
写人:要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写,还要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状物:要通过对特点的描写,表达出自己对“物”的喜爱之情。
写感受:可以写自己的喜怒哀乐,梦想等内心世界。
编故事:既要有趣,又要合乎情理,把故事中所蕴含的意义表现出来。
3.掌握了本次作文評改重点,请你在评改时侧重看议论部分的感受点,注意看作者是否把本学期的一些写作表达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去了。写得好的画好词句符号,并写旁批;有问题的旁批写出来,在总评语里的建议中。
四、回顾评改方法
请按平时的“四读”法评改作文。
一读:读通习作,圈出错别字,检查有无语病。
二读:细读习作,看结构是否完整,详略是否得当,理清层次,找出重点。
三读:精读习作,揣摩思路,看作者如何落实习作要求,找出三点——成功之处、不足之处、创新之处。
四读:通读习作,总结优、缺点,写出具体修改建议。
五、同学交流
1.要向作者讲清楚作文内容好在哪里,你向他学什么。如有问题要讲清楚问题在哪里,建议怎样修改。作者要明白自己写得好的地方是什么,自己怎样修改,或者还有不同的意见,相互交流。
2.学生互评,教师随机指导。
六、现场展示
(1)请两位同学上台交流展示,谈各自的意见,以及最后达成的共识。 如有异议,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2)教师进行点评
七、学生进行自我修改
[互评展示]
《蓝色硬皮日记》作者:瀛瀛
我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她叫方媛,尽管她跟我不在一个学校,但这并不影响我俩的友谊。可是由一本蓝色硬皮日记所引发的一场误会却差点儿让我们失去那珍贵的友情,当一切都冰释前嫌后,我们的友情却变得更加坚固。
那是一个下午,我去方媛家玩儿。阿姨给我开了门,让我到房间里去找她。推开门,她背对着我趴在桌子上写着什么,我轻轻地走过去,猛地拍一下他的肩膀,心里想着,肯定把她吓坏了,嘻嘻……没想到她慌忙轉身,并很快将日记本合上了。就在她合上本子的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本子上最后一行字是:“瀛瀛这次期中考试考得真烂,我跟她这种笨人没有共同语言。”我看着那本匆匆被她收进柜子里的日记,它就像一把刀子,刺痛了我的心。看着方媛慌乱的神情,我忽然觉得她好陌生。我随便跟她聊了几句,方媛的目光总是躲躲闪闪,双手不停地拉扯着衣角,整个身子好像硬了似的,俨然一副受审犯人的模样。她有一搭没一搭地应付着我的话。我们各怀心事,在这种氛围下,我有些窒息,便向她道别,离开了。星期天,我来到奥数班,期待着和我一起上课的方媛跟我说这一切都只是个误会,那天其实……正当我思绪万千时,方媛出现在我面前,“我的日记本丢了,我猜是……你……”“不,怎么可能是我?”我的声音颤抖了。我真没想到方媛还会怀疑我。方媛的声音好冷淡:“到底是怎样的,你心里最清楚。”“我清楚什么,你的日记本我动都没动过。”我转过身,泪眼婆娑。
一连几天,我都没有再见到方媛。夜色笼罩着大地,我昏昏沉沉地倒在床上,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难道我连邀请她的机会都没有了吗?我缩在被窝里,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枕边,就这样,不知什么时候竟睡着了。
隔天,一切如旧。我睁开眼睛,天色还是朦胧一片。我的手机震了一下,收到一条短信。我伸手拿起手机,是她,是方媛。
“瀛瀛,我是方媛。我向你承认我在日记本里写了你的坏话,可是你相信吗?当我得知你期中考试没考好的时候,我急坏了,真不知道怎么帮你才好,只想借写日记发泄一下。对不起,那里写的都是气话呀!瀛瀛,我的日记本找到了,我真的不该怀疑你的,对不起,对不起……明天是你的生日,真心的祝你生日快乐!”我握着手机,百感交集。我要感谢那本蓝色硬皮日记,尽管它差点儿令我和方媛从此形同陌路,但她更多的是让我懂得了珍惜。抬起头,天完全亮了。晨曦的空气是那么清新,明媚的阳光使人豁然开朗。当所有的阴霾都散去之后,我们的友情,安然无恙。
[学生评语]
1.字里行间流露出你的真情实感,特别是和朋友争吵的心神不宁刻画得活灵活现。这简直就是一篇描写友情的小说嘛,读后让人感同身受,你太厉害了!
2.你的作文有条理、思路明确,不错!特别是人物 心理、语言描写得细致、到位,读来令人颇有感触。
3.心理活动刻画得入神,最后提炼的时候,与环境描写结合起来,变现了自己当时的心理状态。“抬起头,天完全亮了。晨曦的空气是那么清新,明媚的阳光使人豁然开朗。当所有的阴霾都散去之后,我们的友情,安然无恙。”写得真好!
[反思]
八、互评,在示范中学习起步
“互评互助”,不等于把作文的批改完全交给学生,如果这样学生会很盲目,批改的效果也不会理想。教师每学期初应示范性的给每位学生批改一次作文,做好批改的实例,然后再教给批改方法。学生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就可以以老师的评价为例学习一些评价的基本方法和要领,使学生之间的评价更科学、更客观、更全面。
如学生刚接触到对作文的评价时,仅仅会用“写得好”“写得具体”之类的语言进行评价。评价起来有难度,不知道从何入手。于是,我利用专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评价方面的指导,注重教给学生评价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对作文的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明确对象和目的,中心明确,观点前后一致。2、紧扣中心,能自圆其说,信息和细节与主题有关。3、简洁得体,句子富有变化,能运用想象和联想,表达方式恰当。4、有头有尾,条理清晰,有逻辑顺序。5、书写整洁端正,行款合乎规范,标点符号正确。6、感情真实,有自己的体验和独立见解,有个性特征,表达有创意。对一篇作文的评价只需抓其中感悟最深的一两个点进行评价,不必面面俱到等等。经过这样的指导,学生的评价明显有了进步。
九、互评,在反馈中自主学习
评价小学生写完自己的作文,老师往往不能及时反馈给学生,学生也不能及时发现自己作品的优缺点。互评从小孩子好奇心特别强,总喜欢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喜欢挑剔同学的毛病心性出发,让学生亲自参与批改活动,同伴之间互相评价,互相观摩,取长补短,从自身的角度评判文章优劣,不仅培养自主能力,而且能及时反馈信息;这不仅可以增强其写作的责任感,激发其写作的兴趣,而且给学生的思想多了一个相互交流,开放的机会,也让学生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快乐,并提高了自身的写作水平。
“在与同学互评作文中,我不仅学会修改别人的文章,而且有机会欣赏更多的优秀作文,又可以在评析、欣赏别人文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积累写作心得,真是一举多得。”
“做同学的老师对我来说是个挑战,我非常认真,因为万一批改不恰当或错别字没有找出来,同学会有意见,说不定还会被人小看呢。好词好句我还记录下来,以后自己也可以用。”
十、互评,在交流中互相促进
每一个孩子都有表现的机会和获得成功的可能,都想得到自尊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在互相评价的激励与鼓舞中,学生不仅获得了参与学习的信心和力量,而且架起同学间情感的桥梁。
克林伯格的“教学对话原理”指出:“在所有的教学之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这种相互作用的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的标识。”这种理念同样适合于作文评价,每一次的作文互评将会成为与同学们间的平等对话和诚恳交流。作文互评形式的开展,开放了评价过程,改变了评价方式,设计了评价语言,把作文评价变成为激发情趣、沟通交流、促进发展的过程,使我们的作文教学别有洞天,充满盎然的生机。我们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点亮孩子的心灵,帮助他们燃起创作的火花,我们一起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