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

2019-10-21邬春晶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邬春晶

摘 要:在初中教育體系中,历史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被纳入高考体系之中,这极大地提高了历史学科的地位。但是,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打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影响了学生历史学习成绩的提升。本文主要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 学习兴趣 培养策略

在以往的历史教学中,教师更重视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这导致学生没有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许多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照本宣科的进行讲解,这就使得课堂的气氛较为沉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基于此,围绕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现如今,在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主要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他们不断地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然后分析历年中考试卷的考点,找出历年考试的重点,再重点讲述这些知识点。当然,这种教学方式确实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但是由于忽视了学生的性格特点,没有突出历史学科的魅力,所以学生也就感受不到历史学习的趣味性,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2.师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

虽然中考已经将历史、地理等学科纳入考试体系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些学科的地位。但是,与语数英等学科的中考分值相比,历史学科的分值要更低,所以一些学生仍然将其当作是副科,并没有予以高度的重视。此外,由于课时主要被语数英等学科所瓜分,使得历史、地理等学科的课时较少,这样也不利于教师的知识讲解[1]。在这种背景下,整个班级的历史学习氛围都不够浓厚,那么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也就很难得到提升。

二、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主要策略分析

1.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要认识到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辅助者与引导者。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许多历史教师不得不加快教学进度,整堂课都在对照教材讲述知识点,以期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只能够坐在讲台下面静静地聆听,而没有多余的时间思考,这极大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例如,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某个历史事件进行讨论与分析,鼓励学生对某个人物进行评价等等。这些都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度,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2]。

2.重视课堂导入环节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许多学生都将主要精力用于语数英等学科的学习上,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所以学习兴趣不高,这样学生很难学好历史。因此,教师可以重视课堂导入环节,通过一些趣味化的故事或者游戏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就会发现原来历史课也如此的有趣。例如,在“春秋战国的纷争”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定的历史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讲述“围魏救赵”的故事,或者是讲述“长平之战”的故事等等,通过这种趣味性的故事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大多数青少年都非常喜欢听故事,教师通过故事导入的做法符合他们的性格特点,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故事导入环节,教师除了通过口头讲述之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导入。多媒体能够将一些历史故事再现到人们的眼前,使人们对历史知识点一目了然[3]。现如今,许多古装片就是围绕历史题材进行拍摄的,虽然其中有许多题材不符合历史现实,但是也有一些剧情比较客观地再现了历史事件。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三国鼎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赤壁之战”的影视片段,通过该片段来帮助学生了解赤壁之战的主要内容。当然,为了防止部分古装剧对学生的误导,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某古装片,然后让学生去找出其中与历史事件不符合的地方,这样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为学生创设讨论平台

在历史教学中,若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得到提升,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增强。为此,教师不妨为学生创设讨论平台,鼓励学生围绕某个历史事件来进行讨论,那么在这个互相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也会更加的深入。例如,在可以让学生围绕秦始皇的功过进行辩论,将学生分为正反两组,让学生利用课外事件搜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正方就会通过自己搜集的资料表明秦始皇功大于过,当属千古一帝。而反方则通过资料表明秦始皇过大于功,尤其是“焚书坑儒”的举措,将我国灿烂的古文明毁之一炬,乃是民族的罪人,即便他实现了六国的统一,统一了度量衡等,也很难弥补他对历史文明的损坏。那么通过正反两方面的辩论,就会使学生对秦始皇的功过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能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历史学习水平。

结语

综上,初中历史教学中,一些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再加上历史学科的分值较低,所以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就需要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具体而言,教师应当尽可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采用故事导入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以为学生创设讨论平台,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感受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鲁德文.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17:85-86.

[2]李晓宁.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培养策略分析[J].亚太教育,2015,13:56.

[3]于立军.探究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7,02:64-65.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学习兴趣培养策略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历史反思性教学思考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