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对于在学生之间组建帮扶对子的初步探索

2019-10-21高天娇张宏波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对子对象学困生

高天娇 张宏波

摘 要:初中地理学科会考成绩即将纳入中考,但是在此之前,地理学科一直以专科的地位存在。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地理学习效率,本人历经两个学期对于在学生之间如何组建帮扶对子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本文主要介绍了帮扶对子的组建原则及实施情况,希望能对广大一线地理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地理 地理教学 帮扶对子 师徒结对

在初中阶段,一提到地理学科,许多人的印象是专科、不参加中考的学科,这使得部分学生、家长、甚至一些班主任及学校领导不够重视,因此,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地理课堂管理问题,地理学科成绩不理想,地理会考通过率降低等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适当、有效的解决,不仅会使学生的初、高中地理学习出现困难,还会导致学生日常生活中地理常识的严重缺失。因此,为了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加强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管理、提高地理教学效率,我根据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以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在学生之间组建了帮扶对子,并历经两个学期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主要包括帮扶对子的组建原则以及实施情况,具体如下:

一、组建帮扶对子遵循的原则

在学生间组建帮扶对子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重视程度,从而提高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因此,在组建帮扶对子的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一是针对特定的帮扶对象,即地理学科的学困生,或是一个班级里地理成绩居后二分之一的学生;二是针对特定的帮扶内容,即主要针对地理学科中基础的、有用的、必会的知识;三是针对不同的学困原因选择相对应的帮扶学生。

2.自由性原则

询问帮扶对象——地理学困生的想法,了解他们是否有自己心目中的“小老师”人选,待征求对方同意后,确定帮扶对子,以保证帮扶对子间的和谐、有效。

3.全面性原则

一个班级里的每个学生都要参与到帮扶对子的组建当中,或者担任帮扶学生的角色,或者担任被帮扶学生的角色。不抛弃、不放弃,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有种被忽视的感觉,确保组建帮扶对子的全面性。

4.灵活性原则

在组建帮扶对子过程中,会出现多个学困生选择同一个帮扶学生的情况,此时,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可以在“一帮一”总体原则的前提下,根据就近原则做出适当调整,也可以“二帮一”“一帮二”“一帮多”。

5.平等性原则

帮扶学生与帮扶对象之间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平等互助是过程目标,共同提高是结果目标。

二、帮扶工作的实施

组建好帮扶对子,使学生明确具体要求后,就要进行帮扶对子的实施工作了,也是帮扶活动中关键的、至关重要的部分。以下是我的做法:

1.布置帮扶任务

(1)教师布置:帮扶任务的内容既可以是当天学完的,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重要地理知识,以纸质形式呈现,帮扶学生和帮扶对象手中各一份,讲清楚具体要求和规定的完成日期。布置任务的同时,嘱咐帮扶学生及时督促和检验帮扶对象的完成情况;

(2)学生布置:帮扶任务还可以由帮扶学生自身根据其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自行确定,例如:帮扶对象很好地完成了教師布置的帮扶任务,那么作为他的帮扶学生,可以为他布置额外的学习任务,如果帮扶对象未能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那么帮扶学生可以适当延长任务完成的时间,并做好督促和验收工作。

2.教师随机进行监督、验收

由于我所教的班级较多(6个班),周课时也较多(12课时),所以,很难做到对每个班级、每组帮扶对子都监督到位、验收到位,但是我可以在没有课的时间里对各个班级的帮扶对子进行随机检验,这样一来,即便是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也会绷紧神经,认真对待所布置的帮扶任务,可以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

同时,验收时间、验收形式均可多样化:可以在课间进行,也可以在班级的自习课进行;可以走进班级,也可以在安静、闲置的教室或办公室;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几组帮扶对子共同进行。

3.及时解决帮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1)学生解决不了的学科问题

教师要深入到学生身边,多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善于发现学生眼中的重点及难点,并且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帮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切不可忽视和拖延。

(2)“师生间”的问题

一部分学困生可能会由于教师的关注度不够而厌学、弃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能够走进学生,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人格,多多鼓励、表扬、多正面引导,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困生的恐惧心理和逆反心理。

(3)“生生间”的问题

在帮扶活动期间,我经常会收到来自帮扶学生的抱怨:某某学生自觉性较差,经常不听从安排,不能按时完成帮扶任务等情况。此时,对于那些惰性较强,且思想上有些问题的学生,只靠学生可能解决不好,教师就要去做问题学生的工作,去了解情况,发现原因,鼓励帮助。

4.恰当运用评价机制

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他们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课堂上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并尽可能多地给予积极评价,增加学困生的学习信心;单元检测、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后,对于学困生中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者,或者进步较快者,要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从中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尝试成功的喜悦。

此外,每学期末要在帮扶学生中评选出“优秀地理小老师”,在帮扶对象中评选出“最佳进步奖”,在所有帮扶对子中评选出“态度端正生”“品学兼优生”等等,予以表彰。并根据不同学生的进步程度给予加红星奖励,计入学期末星级评价汇总当中,以资鼓励。

总之,在帮扶对子的组建和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有十足的耐心,并且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努力和劳动,还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今后的教学当中,我会继续在学生之间实施帮扶活动,并及时发现问题、找到解决措施并做出调整,力求将帮扶活动做得更加完善,发挥其最大效用。

猜你喜欢

对子对象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晒晒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拟推荐对象
在上山的路上(外二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图说车事
《鲲池书院张祖培课艺》笺释及其他
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