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如何在作业中生根发芽
2019-10-21傅晓露谢燕
傅晓露 谢燕
摘 要:在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了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及目标。本文站在核心素养的视阈下,简单阐述了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作业中的体现,重点讨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作业体系的构建,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生物 作业体系 构建
一、核心素养在高中生物作业中的体现
1.作业应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
从本质上来看,生物学科的学习就是研究生命的变化规律及生命系统的,故而生命观作为核心素养在生物方面的核心内容,必须在作业中体现出来,而作业也应帮助学生形成生命观念。当学生具备了正确的生命观念时,他们会对生命产生敬畏、珍惜之感,从而学会爱护生命,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抑制校园凌霸事件的发生。
2.作业应促进学生理性思维发展
我们可以将生物看作是一门科学课,学生在研究生物科学的过程中,通过对感性材料的整理、分析与概括,从而获得对生命基本规律的认识,让自己的理性思维得到发展。而这种过程常以作业作为载体进行,那么对于教师而言,必须在作业中体现出理性色彩,以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
3.作业应提升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生物科学,说白了是实验的科学,大多知识的获得都是以生物实验为基础的,而经过实验的验证知识才具有了准确性。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经历科学家所经历的探究过程,理解他们的科研探索精神,并获得相应的生物知识,这对提升他们的生物素养是很有帮助的。因此,应当在作业中体现出科学探究,以提升学生相关能力的发展[1]。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作业体系的构建
1.合理选取作业内容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作业分为课前作业、当堂作业及课后作业,它们在学生的生物学习中有着不同的功能与作用。课前作业能够帮助学生熟悉课堂上的主体知识,让学生不至于在课堂学习中抓瞎。当堂作业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知识,使其明确知识的实际运用。而课后作业则有助于巩固学生基础,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而这些功能及作用的实现,都是要以作业内容的合理性为前提条件的。所以,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生物作业体系,必须要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的选取。以细胞器为例,这节课的课前作业主要是让学生对细胞器有大致的认识,不过分追求作业的难度。作业设计中,可以学习任务单为主要形式,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搜集不同生物细胞器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了解科学家研究细胞器的过程、合作制作细胞器结构模型、回答关于细胞器的基本问题。至于当堂作业的设计,内容则需倾向于细胞器知识的重、难点,而课后作业的设计则侧重知识总结,前者可以问题串的你问我答、我说你问形式呈现,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而后者则以学习小报或者是观察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发展,而不是将作业禁锢在传统的填写类问题解决形式上。
2.科学设计作业类型
不同学生对作业的适应性是不同的,如习题类生物作业,基础扎实的学生对其适应性较好,而基础薄弱的学生乃至是学困生对其适应性却存在不足的情况。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作业体系的构建,是很有必要对作业类型进行科学设计的。笔者认为,课前作业、课后作业可偏向于观察、实验、问题探索、资料搜集、模型制作、小报绘制、思维导图、绘制等类型,而当堂作业可偏向于分类、讨论、抢答、听写等类型。以有丝分裂为例,这部分知识的重难点知识在于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量及形态的变化,以图画、视频的形式学习更好一些。那么,在这部分知识的课前作业设计上,可选择视频学习加问题探索的形式,向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不同的课前学习视频,并在視频后附加与其层次相同的问题,同时,告知其认真观看,自己可能会在课堂上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提问。在课后作业的设计上,可选择思维导图绘制类型,要求学生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这既能帮助学生形成相关的知识结构,还能促进其理性思维的发展[2]。
3.创新作业评价方式
从当前高中生物作业评价情况来看,大多教师仍以口头评优劣为主,有的教师甚至并不在意作业评价。实际上,作业评价是教师了解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把握他们学习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是作业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对作业设计的优化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作业体系的构建,必须要对作业评价方式作出创新。当前,信息化的手段已经引入到了高中生物教学中,那么教师就可以在它的支持下,实施“自评”、“互评”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例如,利用多媒体展示某学生的作业。为了保护该学生的自尊心及学习信心,使用马赛克或者空白图片对其姓名进行遮盖。然后,请其他学生指出该学生的错误,并说明原因,同时给出正确的方案或结果,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
4.加强作业校本研究
作业校本研究是作业体系构建的核心部分,是指导学生自我学习、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有力武器,对实现教学及时反馈和动态管理作业有重要作用。因此,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作业体系构建,必须要加强作业校本研究。作业校本研究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内容,分别为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评价。在实际的作业校本研究前期,通过查阅文献了解校本生物作业开发的信息,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同时针对学生生物学情设计问卷调查,根据对问卷结果的分析了解学生对生物作业目标、作业内容、作业形式及作业评价的看法。在研究中期,通过经验交流、案例分析、读书笔记撰写等手段探索校本生物作业开发的方式与策略。在研究后期,完善策略实施记录册、生物作业分析报表,并对研究成果进行推广。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核心素养构建高中生物作业体系,应当合理选取作业内容,科学设计作业类型,创新作业评价方式,同时,加强作业校本研究,探索出适合学生实际生物学情、学校生物课程发展且师生喜欢的生物作业体系。
参考文献
[1]关慧.基于科学思维的高中生物作业设计与评价[J].名师在线,2019(03):41-42.
[2]石丹花.基于高中生物学科素养的作业设计[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