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
2019-10-21黄爱美
黄爱美
摘 要: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当中与现代信息技术高效融合,能够全面创新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且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之下,可视作为数学问题的分析解决有效工作。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中去掌握更加科学的应用手段,发挥出信息技术的优势,助力教学实效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 信息技术 教学 融合
在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趋势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也逐渐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得到具象体现,大大简化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因此,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也促使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改变,身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去积极探索在信息技术融合环境下的有效教学手段,文章便针对这一内容展开深入研究。
一、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融合的优势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也即表明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获得更多知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口述与板书会耗费大量时间,所以教学效率的提升很难实现,而信息技术的融合能够让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将要讲到的公式、定理等课件,在课堂中用多媒体设备呈现出来,大大节省了板书时间,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相融合,能够有效改变过去教学手段过于单一的弊病,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丰富呈现,各种重难点知识与抽象概念都能很好地被学生吸收,并且在学习中学生的注意力也会因为感官与思维的双重刺激而高度集中,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二、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策略
1.融合于导入处,营造良好氛围
很多初中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会感到非常的枯燥,尤其是面对大量抽象的定理与公式,很难从学习中去感知到快乐,这种“迫不得已”的学习根本无法带来良好效果。而信息技术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将其与教学活动相融合,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当中,将丰富的图文资源与较为抽象的教材知识进行融合,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去引导学生在情境当中去展开新知学习,如此一来不但能够营造出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能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学习的状态当中[1]。比如,在讲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相关内容时,教师便可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显示出5只燕子与6只鸽子,同时将其他已知条件注明:①总重量为500g;②燕子的总重量要大于鸽子的总重量。然后教师将图片进行变换,交换1只燕子与1只鸽子,此时两者的总重量刚好相等,在这一问题情境中要求学生去算出每只燕子与鸽子的重量。在信息技术所呈现出的形象画面与新奇问题之后,学生的探究兴趣得到激发,从而更加投入于新知的学习当中。
2.融合于细节处,拓展思维空间
在过去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往往要在讲课、板书等环节耗费大量时间,所以留给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机会则非常少,所以只能对教师的知识讲授被动接收。而通过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接收到的数学知识总量有所增多,扩充课堂信息量,而且也能够更好地掌控知识呈现的节奏,通过大屏幕多次呈现,让学生能够深入琢磨与分析,从而在头脑中形成知识构架,有效拓展思维空间[2]。比如,在讲解“几何体三视图”相关内容时,倘若教师一味地依靠口头讲解和学生自己想象的方式去展开教学活动,预期教学效果将难以达成。而利用信息技术中的相关软件其制作出几何物体的三维图像,引导学生去探究“如果一个几何体从水平面去看是一个圆形,那么它有可能是哪些图形呢?”学生结合思考与观察,在多媒体的展示下輕松验证自己的想法,在巩固三视图知识的同时,也能训练其空间想象能力与拓展思维能力。
3.融合于关键处,突破教学重难点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尚在发展阶段,对于许多过于抽象的数学概念存在理解困难。倘若将这类知识与信息技术相融合,以动态形式去呈现抽象概念,更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想象,对于重难点知识也会有更高效的掌握[3]。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存疑处、概念模糊处,在这一环节利用信息技术去形象表达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完成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变。比如,在讲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相关内容时,教师可通过信息技术去展示出圆和直线存在的相离、相交、相切三种位置关系,在大屏幕的展示下学生能够非常轻松地理解。紧接着教师便可在信息技术的运用下去引导学生探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圆的半径存在的数量关系,假设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在圆与直线的三种位置关系中,d与r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呢?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这一原本较为抽象的概念得到具象呈现,教学重难点则轻松得到突破。
4.融合于互动处,实现自主学习
对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尤为重要,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引导,经过长期积累才能得以养成。而信息技术具有典型的互动性,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方面有着先天优势。将信息技术与教学互动相融合,不仅能够让学生在线上平台去展开学习、检测,及时知晓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而且能够利用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去进行学习,与老师和同学在网络上及时交流,随时随地解决自学中遇到的难题。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教育教学手段的创新,将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进行高效融合,也成为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立足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学情,合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提高初中数学教学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郭玉芳.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31):166-167.
[2]魏玲.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2):36.
[3]牛小雄.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7):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