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2019-10-21周帅男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渗透教育国学经典传统文化

周帅男

摘 要: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需要教师的创新教育方法,以此为长期课题,挖掘国学经典的文学价值,合理地融入语言课堂教学,满足素质教育改革的需要。通过国学进行经典教育,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确立正确的三观,帮助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国学经典 传统文化 渗透教育

引言

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为背景,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物质方面的需求也越来越满意,但文化教育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重视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育是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初期阶段,必须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同时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将国学经典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的价值、人生观和世界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心,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育水平。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的意义

其一,能够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教学国学经典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人生的价值与快乐有新的体会,还能够使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迸发出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其二,能够对学生思想境界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在当前的社会中,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严重,为了使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引导,而国学经典则可以起到辅助作用。其三,能够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与发展。国学经典中蕴含丰富的民族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其进行渗透,能够使这些文化得到有效的传承。[1]

二、国学经典的特点

国学经典在中国教育中的渗透是有启发性的、有趣的、开放的和渐进的。第一,在学生启蒙的关键阶段,国家的经典包含了许多优良传统,改善了学生的文学,开阔了视野,受到了民族经典良好文化的影响,促进了心情的提升。第二,新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汉语教材融入了更有趣的图画中,运用中国古典文学来诠释汉语课程中的图画,提高了对语言教学的兴趣,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情感体验,增强了学生对国内古典学习的智力热情。第三,国歌经典中包含的内容丰富多彩,在语言的语言寓言和教科书中被用来充实教师。小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学校分类的开放性,考虑到学校教育、学习方法、认知能力、兴趣和多方面的要求,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理念,改变课程和教育方式。第四,民族古典主义的经典运用结合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注重将古典主义学校理念逐步融入学生的发展阶段,有助于学生从直觉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满足不同学习阶段的学习需求。[2]

三、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加强国学经典的朗读训练

在进行国学经典的朗读训练时,教师要把握学生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合理选择国学经典进行朗读,保证国学经典在学生学习能力的范畴,并鼓励学生进行朗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学生的记忆能力及思维方式存在一定差异,对国学经典的学习效果也会有所差别。例如在进行《三字经》朗读的时候,有些学生能够快速、通畅的背诵出来,有些学生无法在短时间做到熟读,这就需要合理调整学生的学习要求,在学生学习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可以将学习任务从背诵转为熟读,从熟读转为跟读,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国学朗读中,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有些学生对国学朗读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国学经典的朗读要做到文言文与白话文之间的顺畅转换,这显然会失去国学经典的朗读乐趣,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学习压力。

2.采用情境化的教学方式

对于学生而言,国学经典其实是比较抽象的,他们对此没有什么明确的概念。由此,教师在渗透国学经典的时候,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者是思想意境的创设,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特定的语境之中对这些知识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以《夜书所见》一诗的教学为例,在教学这一国学经典内容的时候,首先,教師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吟诵,并且在吟诵的过程中播放一段乐曲,比如《秋思》,让国学经典能够与音乐相融合。借由这样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从整体感知入手,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在音乐与文字的配合下对其中的字句或者是故事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其次,可以先由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如“同学们,假设你现在正在一个秋天的晚上散步,此时你看见了这样一幅画面……”,将学生引入这样的生活化情境之中,使学生能够与诗人的内心情感产生共鸣。这样一来,便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3.活跃课堂气氛

部分教师必须将国学经典严格视为非物质文化之一,因此一眼就能看出融入语言教室的国学经典,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据教育心理学家称,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性和记忆效果最佳,因此中国学经典的渗透应该营造语言教师舒适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国学经典学习中感到乐趣。如果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在语言学习中积累了词汇,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参与成语接触活动,让小学生已经巩固知识,学习更多新的成语,提高学生在语言课堂上的参与度,增加小学生的情感体验。[3]

4.注重应用趣味性教学

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对某一事物进行积极的探索。教师在教学国学经典的时候,不论是带领学生诵读,还是引导学生赏析,都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进行激发。只有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才能够让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一定的满足,进而促使他们对国学经典进行深入的探究。由此,在这里,教师便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来进行国学经典的渗透。

结语

总的来说,对于我国而言,国学经典是很重要的文化财富,为了能够让这笔文化财富传承与发展下去,教师要担负起责任,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有效渗透,使得学生能够在国学经典的熏陶下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阳.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教研论丛,2019(03):45.

[2]钱存喜.小学语文教学中国学经典的渗透思路[J].名师在线,2018(31):11-12.

[3]陈小梅.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甘肃教育,2018(21):98.

猜你喜欢

渗透教育国学经典传统文化
吟诵国学经典,提升语文素养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实践探索
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方式的研究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浅谈国学经典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整合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根植经典固本培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