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
2019-10-21乔雪李楠
乔雪 李楠
摘要:目的:通过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患者遵医行为改善情况。方法:选取我科96例高血压患者,分别于护理干预前后填写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调查问卷,观察患者在护理意向、生活方式、态度等六个维度前后的差别。结果:护理干预后患者遵医行为总分降低,其中六个维度的得分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
高血压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病,早期常无显著症状,与年龄、遗传因素、生活习惯、精神和环境因素相关。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生活作息不规律、不按时服药、漏服药等现象较严重,影响治疗效果[1]。因此,开展高血压健康教育,宣传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改善遵医行为,对疾病的治疗和预后很重要。本研究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患者的依从性明显改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科符合纳入标准的9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或其他较严重疾病不能配合的患者。男性61例,女性35例;年龄47—72岁,平均年龄53.5±8.2岁;初中及以下学历43人,高中学历37人,大学及以上学历16人。
1.2研究方法 使用T.S.Lahdenperad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问卷包括六个维度护理意向、生活方式、态度、责任、吸烟、药物,共14道题,每题四个选项,遵医行为总分14-56分,分数越低表明患者遵医行为越好。
1.3干预措施 采用现场咨询、发放宣传材料、健康讲座、随访等方式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运动、作息习惯,改善患者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和自我管理能力[2]。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后研究对象遵医行为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其中六个维度得分均较干预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结論
本研究结果显示高血压患者干预前遵医行为较差,而高血压患者可因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引起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增加经济负担。因此,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针对性的健康干预措施,对改善患者生活方式,提高遵医行为很重要。
我科医护人员成立健康教育小组,对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和需求状况进行评估,采用多种方式宣传高血压的基本知识包括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预防措施等,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增强患者健康意识。经过6个月的行为方式干预,患者的遵医行为水平明显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经历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诚奕.社区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医药论坛杂志,2008,29(30):115-116.
[2]田凤美.护理干预对社区Ⅰ级高血压患者遵医行为的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0: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