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

2019-10-21李斌兰莉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渗透高中物理

李斌 兰莉萍

摘 要:物理科目能够促进学生逻辑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新课改的高速推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还促进了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进与创新,由此促进了人文精神的渗透。本文将探讨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情况,并以此探索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物理 课堂教学 人文精神 渗透

作为自然学科,高中物理就表面而言好似与人文精神没有关系,然而,就实际发展层面来说渗透人文精神直接关系着物理学科的长远发展。渗透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于发展物理学科,古今中外所有的物理学家,如爱因斯坦、张衡等他们所具备的人文素养都是非常浓厚的,因此,只有两者相融,才能够展现物理的实用性。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期间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通过渗透人文精神必然能够拉近师生距离,激发学生兴趣和潜能,优化和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效率。

一、人文精神渗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要性

1.有助于满足全新的物理教学理念

基于教育改革下,高中物理教学目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其一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其二包含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其三即是价值观念与情感态度的形成与培养。由此可见,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是新形势下高中物理的教学要求之一,这也是满足教学理念的主体内容所在。要求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意识,能够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形成科学态度、质疑精神,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由此实现贡献社会的目的。由此都对渗透人文精神提出了要求,其中,合作意识、奉献精神、质疑精神也属于人文精神之列[1]。

2.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得各级院校开始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更加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实现。其中,人文精神的渗透便源自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也是满足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人文教育而言,可以表现为价值体系,通过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地树立。作为自然学科,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符合素质教育理念,通过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培养,能够促进新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需求。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策略

1.创设情境教学,渗透人文精神

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求知欲的前提,人文精神则是引导学生有效学习的基础。人文精神的渗透情况和学生的兴趣会直接影响高中物理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高中生仍处于发展过程中,思维方式尚未系统化的形成,就知识的理解掌握、接受能力来说还没有达到信手拈来的程度,相对来说,高中物理知识更为复杂,其中难免存在晦涩难懂的知识点,如果一贯采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必然无法吸引学生关注,使得教学过程过于形式化。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体,理论联系实践展开物理知识的教学。

例如: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出发创设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回想坐公交车的情景,公交车启动过程中,我们的身体是向前倾、向后倾,还是静止不动呢?当汽车突然停止的时候,我们的身体又会进行什么样的运动呢?引发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由此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畅谈想法,引出本节内容——牛顿第一定律。由此展开课堂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知识,还能够提高学生时间操作能力[2]。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渗透。

2.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

新背景下,运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模式能够促进人文精神的渗透,同时能够促使学生形成科学观念和科学意识,这也是顺应新课改的重要途径。就高中物理教学而言,初期知识相对于更贴近学生生活,对此学生具备良好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也比较显著。伴随高中物理教学步伐的推进,物理知识的内容不断增多、难度也不断加大,同时,知识也表现出理论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并且越来越偏离学生生活实际,以至于学生无法获取有效学习的途径,直接影响了物理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学效果整体欠佳。其中,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也包含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人文气息。

首先,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做好课堂教学的服务者、引导者、组织者,为学生营造自由自在、大胆创造的学习空间,鼓励学生自主参与教学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3]。其次,从学生出发,因材施教,尊重个体差异,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密切关注教学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及时予以解答。发现学生的可取之处与不足之处,予以有效指导,展现人文关怀,促使学生能够形成尊重科学的观念。

3.贴近生活挖掘教材内容

教材是展开教学的基础,就物理教材来说,其中许多的知识点都渗入了人文精神,对此,教师应该从生活出发,有效挖掘教材内容,联系人文精神整合与优化教材内容和生活素材,强化学生情感体验,渗透人文精神。

例如:在《超重与失重》的教学中,对于“完全失重”的内容,教师可以以宇航员为例,让学生感知科技的力量,从而促进爱国情怀的形成与培养。再者,如在“惯性”相關内容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车辆相撞的情境,由此解释“惯性”引发的原因,由此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形成安全意识。

结语

人文精神的渗透对于高中物理教学来说,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人文素质,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物理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人文精神的渗透,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进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升,从而达到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琴,任如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的研究与实践[J].祖国, 2017(15):261-261.

[2]徐松婷.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思想方法的渗透策略研究[J].新课程(下), 2019(4).

[3]钟小宁.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能力的实践研究[J].新课程(下), 2019(4).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渗透高中物理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背负十字架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