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概念教学多一点快乐
2019-10-21贺仲旋
贺仲旋
摘 要:美国布鲁纳认为,任何学科都涉及学科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的问题,主张“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提出了在学习中通过学科知识结构的掌握加深学习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问题。
关键词:概念教学 高中 政治课堂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少教师把课堂教学的重心放在重要原理或典型例题的分析上,没有意识到弄清概念其实是深入理解和运用原理的基础。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概念的教学也不够重视,通常让学生看一看,读一读,划一划就过了。就算注重概念,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常用的方式是分析的方法。解析概念中的关键词与要素是基本环节。总之,关于概念的教学通常是教师讲得枯燥,学生听得乏味。
一、学生对概念的掌握依然没有得到质的改变的主要原因
1.对概念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概念的识记属于浅层次的学习,而对概念的理解与运用,特别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的理解属于深层次的学习,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没有直接涉及和运用到概念,这让学生产生了概念对解题不重要的错误认识。相比而言,学生更加注重直接的解题步骤和技巧的识记与掌握,因为这能够让学生直接有效地提高解题的速度与准度,而通过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和对概念间关系的有效构建而产生的提高解题效率的作用往往被学生所忽視。
2.对概念的学习方法比较单一
对概念的学习通常是通过对概念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分析,整个认识和理解的过程比较抽象,学生认为概念的学习太枯燥,而且往往只停留在对字词的解读,甚至是识记,并没有深入地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更不注重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无法有效地建立知识网络与结构,从而在进行知识检测的时候无法快速、有效地提取与运用知识。
3.概念本身的知识特征比较适合自主学习,不宜开展小组合作
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通常属于抽象思维范畴,如果缺乏具体生动的情境和载体,单纯就概念本身的文字进行讨论比较枯燥。对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基于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和知识积累,学习基础和学习素养不同,对概念的理解也会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虽然学生的差异性可以作为课堂生成性资源进行挖掘,但只是针对概念本身的差异性理解并不能有效地调动小组学习的兴趣。另外,概念学习效果的评价除了背诵或默写外也缺乏直接而有效的检测手段,跟当前所倡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有些格格不入。
二、课堂教学中借鉴一些电视综艺节目的形式,设计活动
1.猜谜语
活动规则:给出3~4个关键词信息,猜猜看是什么名词或概念。比如:谜面为“有用、交换、劳动、价值”四个关键词,要求猜两个字的经济生活概念。(答案:商品)
以上活动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比较适合于新知课的概念教学。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一段时间,然后小组交流有哪些主要概念,每个概念的关键词是什么,然后每组派出选手参与竞赛,结果计入小组成绩。
活动目的: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对概念的敏感度以及对概念之中关键词的提炼能力,也有助于活跃课堂氛围。
2.一站到底
活动规则:以课本上对概念的阐述为题干对概念进行答题竞赛。比如:“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答案:使用价值)
此项活动可以通过个人,也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进行,具体操作如下:每个小组由4~6名选手组成,依次派一名选手站上讲台答题,答错则被淘汰,在规定时间内哪个小组的选手剩余的人数最多,此项比赛也可以通过延续累计的方法,把答对次数最多的选手选出作为“战神”。
活动目的:此项活动可以在新知课作为学习检测,也可以作为单元复习课中一种训练方式采用。偏重于考察对概念的熟悉程度,容易体现小组整体实力和个人实力,竞争激烈,课堂气氛活跃。
3.你说我猜
活动规则:通过投影展示一些基本概念和名词,然后选出两位学生,一个负责表达,一个负责猜,要求在表达中不能使用题目中已经出现的字词,在规定时间完成数量多者为优胜。
活动目的:此项活动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要求对概念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和对概念的内涵及关键词有比较清晰的记忆,带着很强的娱乐性与竞争性,而且对负责“说”与“猜”的学生的默契程度也有一定要求,比较适合单元或阶段复习,也适合开展小组合作。
4.概念导学
活动规则:通过投影展示若干概念或名词(通常是一个框题中的4~6个概念),让学生任意调整顺序,通过自己的语言,将上述名词全部串联起来。看谁能够讲得流畅、合理,当然这种串词活动也可以通过小组的各个选手共同合作来完成。
活动目的:促进学生找到概念之间的联系,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串联,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比较适合作为进行课堂小结的形式。
5.概念拼图
活动规则:将一个单元或一个专题的知识网络中的若干概念拿出来,让学生结合整个知识网络的情况填出相应的概念。比如: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知识体系中的具体知识板块或具体的原理、方法论拿出来让学生填空补充,考查学生对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和掌握情况。
活动目的:有助于促使学生重视知识网络的构建,帮助学生在知识网络中掌握基本概念。
三、情景创设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娱乐性的活动设计是为了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
让学生从被动听到自主去学习与分析,从教师讲授变为学生自己表达。不仅是为了提高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更要体现知识与能力的提高。因此要在概念和题目的选择上要精心设计,要有所取舍,要突出对重点或核心概念的学习,不是对所有的概念都要进行设计与挖掘。
2.要将具体概念与知识结构相结合
概念的教学不能只强调具体概念的突破,忽视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因此,要在单元或阶段性复习时培养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要把新知课与复习课结合起来,通过不同的形式突破基本和核心概念,构建整体知识网络。
3.竞赛性活动要有相关的活动规则和评价制度作保障
开展各种竞赛活动必须制定出清晰简明的相关规则,让大家有一个统一的尺度,可操作性要比较强,获得最后优胜的团队与个人的表彰与奖励办法要提前公布,公布之后就一定要兑现。
结语
通过竞赛和小组合作的形式对概念进行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思维习惯,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意识,把枯燥的概念教学变得轻松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