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分段训练模式难题探讨
2019-10-21鲁靓
鲁靓
摘 要:语文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点学科,其教学一直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写作,写作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教学方式中应用的教学模式最高效的是分段训练模式。本文通过深入探究,从深入探究教材、正确看待学生差异以及强化素材积累等方面切入,得出相关结论,供其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写作教学 分段训练 实践应用
一、深入探究教材,提高写作审美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的指导意见与学生自身的写作能力相呼应,尽力做到教学相长,先引导学生从最基本的开始,再将学生写作面积拓宽,在小学阶段教师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方面产生极大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先让学生对课本进行探究,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好的作文,教师在以课本为例,讲述好作文的原因,让学生学习到写作知识。教材难度是针对小学生的,其难度也较低,适合学生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本深入,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写作,提高写作能力。[1]
例如,在学习《四季的脚步》时,这是一种诗歌体裁的文章,其中也有许多值得借鉴学习的地方,教师可以分段将这篇课文的知识让学生吸收。先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影视资料,营造课堂氛围,再将学生引入其中。教师可以这样将学生引入学习知识中,如:“这首诗歌非常美,沉博绝丽,百读不厌,来,我们大家一起来欣赏这篇课文吧。”通过这种方法先让学生熟读并理解课文,再让学生自行寻找这篇课文的美的地方,并让其展示。再将写作手法和特点给学生讲解通透,如:“同学们这篇课文里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还有刚刚我说的那两个成语,有谁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有谁知道?”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后进行展示,回答相对片面,教师可以将刚才自己所说的问题进行专业性解答:“这篇课文主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沉博绝丽的意思是指文章含义深远,文辞美妙;百读不厌的意思是形容诗文非常好,无论读多少遍都不感到厌倦。”,然后让学生写一篇文章,要求在其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运用到刚才所讲的两个成语,以训练写作,熟悉相关手法以及成语的运用。这样分段式的将学生深入教材的方式,让其对知识现学现用,能够极大程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审美能力得到提高,值得教师应用在日常教学中。
二、正确看待学生差异,合理训练写作
在小学阶段,长期的教学使得学生间差异性非常大,尤其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多数教师采用统一教学法,将全体学生当作同一学习体,尤其忽略学生个体差异性。学生在学习中,学习思维、理解能力、写作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在长期学习中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差距性,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也是推荐应用分段训练模式练习写作的原因。基于此,教师要合理看待学生间的差异,对能力不同,层次不同的学生进行带有针对性的写作教学,让学生在写作中变被动为主动,尽力让所以学生都能够有效提高写作水平,实现分段训练目标。[2]
例如,在学习《三只白鹅》时,教师要先引导让学生先通读文章、理解文章含义以及包含的寓意,之后在询问问题时要对学生有针对性,对于学习能力强,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询问一些能够有利于强化其写作水平的问题,如:“小刚,你来说一下这篇课文中主要讲了什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哪几只白鹅第二天不会找到他们的鱼?他们的做法和我们学习的哪个故事相关?”,学习能力较强学生回答:“主要讲述了三只白鹅将食物以不同的参照物放在不同的地方的故事,第一只和第二只找不到他们的鱼,因为太阳和云朵都是会动的,这个故事有些像刻舟求剑”,这是训练学生的总结能力,拓展知识面。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提问:“你能用你的方式为我们讲述这个故事吗?”,学生思考后开始结合自身想法进行回答,能够锻炼后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提高自信心。教师通过对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进行难度不一的提问,能够让学生的写作水平总体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这样的差异性会一直存在,但是,在教师正确方法引导下,差异性会越来越小。因此,教师要坚持尊重学生差异,针对性教学,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同步上升。
三、强化素材积累,奠定写作基础
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限制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写作素材不够,严重缺乏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素材可以是积累的好词好句,成语故事、名言警句以及社会新闻,也可以是丰富的生活经历,情感知识。小学生年龄较小,受心智水平以及心理年龄限制,缺乏对生活的感知,对新鲜事物的经历。写作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在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刺激各种事物的兴趣,再结合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积累素材,再将其引入到作文学习中,以各种不同教学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爱上写作,将写作生活化。
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篇《海洋馆的奇妙之旅》,这是需要学生切身实地去感受的,去见识海洋动物的,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海洋动物的视频,最好的话,是组织一次海洋馆观赏活动,让学生在海洋馆进行参观,近距离接触海洋动物,学生在极大的兴趣引导下,接触了解海洋动物后,才有更好的心情去书写海洋动物的相关文章。只有在经历过之后,才能有东西可写,海洋馆中的素材非常多,教师也可以一边带学生参观,一边给学生讲述海洋馆的優美语句,如:“美丽的淡水鱼,不咬人的扬子鳄,在水底看着像一块岩石的螈蝾,像手臂一样粗的电鳗。透明的水母在灯光的照射下,一会儿红,一会儿蓝,一会儿紫……像童话世界一样,黑的白的水母在同一个鱼缸中上下游动,像个旋转的太极。”接触如此多的素材,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下笔更加轻松,经历过后带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写出来一定是有血有肉,丰富细腻的。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阶段合理运用分段训练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综合提升,这也是推崇该训练方式的原因。教师在运用的过程中,也要注意相关事项,使该训练模式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思维导图在小学高段习作教学中应用的实验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2]韩露.探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神州,2017(30):4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