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学生共同创造感心动耳的演奏之旅

2019-10-21马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竖笛器乐非洲

马琳

音乐是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演奏教学(我们一般说的器乐教学),是《新课标》中“表现”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众所周知,在器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对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这段时间我在器乐教学尤其是器乐教学的难点解决的实践中,从教学策略的研究入手,力图更好、更高效的达器乐成难点的教学。

比如在中音竖笛教吹4、5、6三个音的吹奏时,原来普通的难点解决流程都是:(1)教师示范。(2)唱乐谱。(3)学生练习。(4)抽查评价并纠正问题。这样的讲授练习的教学策略的选择往往会造成:练习时间花费太多,教学效率低:练习和抽查的过程生硬,不能让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 。

为了让课堂活跃起来,针对课堂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我做了如下尝试:

新设计流程:

(1)复习4、5、6的吹奏指法。

(2)师:拿出非洲鼓并提问,这是什么乐器?

生:非洲鼓。

师:用中音竖笛吹奏欢快的非洲音乐小片段并提问这个音乐小片段的乐谱是什么?

生:聆听并回答。

《非洲音乐小曲》

1=C 2/4

4 4  5 5. |6 — |6 6  5 5.|4— ‖

(3)师:让我们一齐吹奏,我们一起连续来5遍。生:一齐吹奏。

(4)师:老师用非洲鼓和你们的竖笛合作:请连续演奏《非洲音乐小曲》,老师没叫停就请重复演奏,请跟随老师鼓点的快慢变化演奏哦。

生:在老师非洲鼓的伴奏中连续演奏。慢   稍快   稍慢   快。

(5)师:(PPT出示非洲歌舞场景)下面就让我们用竖笛描绘一场热闹的非洲歌曲场景。

要求:继续做上面的连续演奏,老师带着非洲鼓奏到哪位同学那停下来,其他人就停下演奏,倾听这位同学的演奏,鼓励同学4、5、6这三个音和2/4拍的节奏即兴创作。一位同学结束,在还没找到下一位之前,请大家继续在非洲鼓的伴奏下连续演奏。

这次设计我巧妙地选用了情境教学的教学策略,用游戏和合作排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我国古代经典《大学》中有关教育的一句话:“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看着教室里摆放的非洲鼓,我突然想到:何不利用非洲鼓和学生一起在情境中解决这个难点环节呢?

首先,在练习内容的设计上,我根据非洲音乐简单重复的旋律和节奏型这一特点,用4、5、6三个音创作了简单的带有非洲风格的小乐曲让学生一起吹奏,明确了练习内容。这样避免了一部分学生在接龙游戏中编创不出曲调的尴尬,让练习内容变得更具体而有效。

第二、在练习形式上:

1.我并没有让学生单独练习《非洲风格小曲》,而只是带着学生吹奏5遍之后就直接用非洲鼓敲奏出不同速度的鼓点让学生和我的非洲鼓合作吹奏小练习曲。在快慢中,学生没有感觉到重复数次的枯燥,而是很认真的配合鼓点和节奏进行了充分的练习。

2.利用学生喜欢新鲜事物和热闹的特点,用图片和非洲鼓的伴奏,创设了非洲歌舞的场景。配合游戏和合作教学法让种音、形、情融于一体的模式中。学生们都很活跃,跟随非洲鼓的节奏投入的吹奏。不仅让枯燥的练习变得有趣,还感受到了非洲音乐的魅力,将音乐的审美寓于其中。

第三、在反馈的形式上:

1.竖笛课上普通的反馈模式(在全班面前单独吹奏)不仅让会让学生感觉到很大的压力,还会拉远师生间的距离。而本次设计中,单独点到的学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伴奏下表演的形式让“被检查者”的角色产生了变化。学生不再怯场,都很自信地作为“狂欢”的一员参与。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到了学生学习的情况、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第四、由于练习内容的明确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从带吹到跟随鼓点练习到演绎歌舞场景,只花费了原来一半的时间。这个情景的设置达到了省时、高效,气氛好的多重效果。

在这次难点解决的设计中,我经过多次的反思和尝试,最终让原本枯燥的难点练习变得生动、有美感而高效。我也对器乐技能中“难点练习”的教学方法的选择及流程的设计有了一些心得:

一、围绕“审美”核心,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难点”练习的同时体验音乐之美

我国情境教学的创始人李吉林老师说:“缺乏美感的教学,会使课堂教学变成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我们的教育倘能让学生获得一种美的享受,这对其明天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而音乐课本身就是以“审美”为核心,是一门引领学生“审美”的课程。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少用死板单一的讲解、练习等教学方法,多用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和练习,不仅能让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又能促进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

二、遵循“生本”原则,在选择“难点”练习的教学方法时争取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发展

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任务,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终中受益。因此,我们在运用教学方法的时候应该首先要考虑学生整体学习音乐的习惯、兴趣、基础等特点。而不是只面向音乐基础好、技能学习快速的学生。只有面向全体学生选择的教学方法才是让器乐教学课“良性循环”成为人人高效的法宝。

三、遵循創造性原则,用多元而灵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难点练习时有不同的体验

创造即想出新方法、做出新东西。创造性原则可以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敢于创新的老师也能带出敢于创新的学生。比如第三次的设计中,我打破了单一的教学法的选择,结合了情境教学的策略,融情境、游戏、练习、合作为一体,用“景”推“练”的达成,用“练”推“景”的生成,不仅在短时间内很好地解决了难点的练习,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验了非洲风情,过了一把“非洲歌舞瘾”。

目前,江苏省初中艺术测评已经拉开大幕,音乐已经成了中考中正式考核的科目。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高效课堂”已经成为音乐教学研究中时髦而重要的词汇。就让我们从演奏课的每个难点解决所选择的教学方法开始,做一个细致、认真、善研究、敢创新的有心人。让我们用我们对音乐教育事业的热爱指引每个孩子演奏、享受、体验、热爱音乐!在器乐演奏教学中和学生共度感心动耳的课堂旅程!

猜你喜欢

竖笛器乐非洲
An Uncommon Trip
非洲村庄
中国家猫起源于非洲
如何提高竖笛教学的质量
“意”在器乐演奏中的作用分析
新媒体视角下的中国民族器乐文化传播
我们班的小能人
成功的背后
马达加斯加2:逃往非洲
大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