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化初中生生物认知理解,落实核心素养

2019-10-21金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生物学初中生物核心素养

金珍

摘 要: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未来的优秀人才,核心素养是个人发展与适应社会的重要能力与必备品质。生物学的核心素养建立在生物学科特征之上,生物学科是生物核心素养的基础,而生物教学是培养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笔者通过对生物课程的深入研究,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教育意义,并提出了一些积极有效的解决办法,希望对相关行业的工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初中生物 生物学 核心素养

初中生的核心素养是知识、能力、态度等综合因素的综合表现。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让学生了解了生物学基本观点以及基础的生命观。教学过程中,既要让学生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又要让学生理解生命,在科学实践探索的基础上,体验着生物学知识,感悟着生物学思想,建立起生物学构想。那么,初中生物教学如何落实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呢?

一、理解生命的特征,解读生命的含义

生命现象、探索生命规律是生物学研究的对象,物质是生命的基础,生命也是以物质的形式表现出来,然而生命又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存在形式与其他物质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懂得生命只有一次,从呱呱坠地、生长发育,到生儿育女、衰老死亡,让学生彻底了解生命的珍贵性。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思想,珍爱自己的同时也要珍爱他人,珍爱周围环境中一切以生命体形式存在的生命体[1]。

1.感受生命的奇妙,观察生命的现象

在现实生活中,生物现象四处可见,只要教师能对学生合理的引导,比如观察植物的发芽、开花、传粉、结果等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奇妙的生命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动手种下种子,观察种子从发芽到幼苗的生长过程,体验植物生命活动轨迹与奇妙的生长发育过程。再比如,蝴蝶飞舞、蜘蛛结网、蜜蜂采蜜、蚂蚁筑巢,都可以作为学生的观察对象,通过设计疑问的方式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观察解决问题,只要静下心来认真观察,就会发现生命的美妙与惊喜。

2.体会生命的完整性,感受生命系统的统一性

在自然界中,生物体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无论是植物体还是动物体,都具有完善的结构层次。学生通过对植物体细胞、组织、器官的认真观察,感受到了生命的严谨性与完整性。学生通过对动物体细胞、组织、器官的观察,感受到了生命系统的和谐性与统一性。尤其是对单细胞生物的结构与生命活动观察,让学生理解细胞是生活结构与功能的基础单位,也是生命构成的最小单元。

3.发现生物与环境的联系,理解生命与环境的独立统一

生物在適应的环境中生活着,环境对生物产生巨大的影响,而适应环境的生物又在影响着环境。所以,不能对生物与环境进行分割,因为它们是独立而又统一的整体。教师通过提出疑问的方式鼓励学生去发现问题,比如生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环境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的?如果将环境与生物分割的话,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呢?引导学生设计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探索生物物种在不同生活环境下所发生的形态变化,理解生物的进化与变异等生物反应[2]。

二、鼓励学生课后探究,引导学生参加实验活动

随着中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实验题多以分析实验结果与实验现象、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答案趋向于开放性与创新性等方面为主。因此,生物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动手实验与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教学重点,进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与创造力。然而,仅仅通过课堂实验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该布置学生进行课外探究,定时定期的同步于课本内容,通过小组合作模式设计探究实验,亲身感受实验的过程,引导独立思考的能力,理解实验误差形成原因。

这样的实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主观的学习意愿,更是将课堂搬到了户外,更充裕的学习时间,可以对探究内容进行质疑与讨论,让智慧的火花四射,让创造力空间无限地放大。例如,小鼠走迷宫的实验,可以让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充分的利用课后时间进行探究,简单的实验器材,方便的实验步骤,在学生多次实验与反复思考的过程中得出结论,既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也拓展了学生的认知能力,更为生物学习提供过了更多的能动性[3]。

三、通过教师的自身魅力,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仅次于家庭教育中父母的影响,但是教师口头说教对学生的教育效果不大,甚至有时候会引起青春期学生的叛逆心理。因此,针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这就是所谓言传身教,除了对学生每天课上的渗透外,还要做到潜移默化,让学生通过耳濡目染的方式学习,这才是教育的最好方式。教师作为灵魂的工程师,对学生传播积极的正能量,照亮自己的同时也滋养了学生,所以,通过“瓜熟落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4]。

例如,如果教师对学生课堂上的过错不进行苛刻的惩罚,而是给予充分的理解,对于课堂上不听话的学生给予特殊的方式进行智慧式教育,或者用诙谐幽默的方式化解,相信学生能感受到教师对生活的热爱,对周围生物的关爱。他们在面对同学之间矛盾的时候,不是一言不合就剑拔弩张,更不是无休止的职责,而是通过正确的方式平和的态度去处理与解决事情,用客观与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结语

教育的目的不应该仅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而是要向更高的精神层面发展,尽管我国受限于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社会因素等影响,使得教育还达不到更高的发展,但现状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要阶段,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政策所能改变的,而是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的努力才能实现。生物教学明确了培养核心素养的积极影响,作为新一代教师,我们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努力让我们的生物课堂成为从知识教育转向综合教育的圣殿。

参考文献

[1]张登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优化研究[J].时代教育,2018(8):105-105.

[2]洑涛.聚焦学生活动,加强初中生生物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生物学教学,2017,42(5):15-16.

[3]金明明.例谈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8,v.19;No.71(1):77-79.

[4]邢红军,刘烁,张抗抗.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生物理能力表现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7(8):63-68.

猜你喜欢

生物学初中生物核心素养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生物学概念教学研究
初中生物学纠错本的建立与使用
高中生物学中“一半”的涵义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