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椎间桥带样表现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诊断中的价值
2019-10-21高正义陈秀丽刘庆伟
高正义 陈秀丽 刘庆伟
摘要:目的 探讨MRI椎间桥带样表现对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搜集整理39例(共47个椎间隙受累)经临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临床与MRI资料,分析椎间桥带样表现的影像学特征和发生率,探讨其形成原因,同时整理结核性脊椎炎18例(共19个椎间隙受累)、化脓性脊椎炎2例(共3个椎间隙受累)进行对照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结核性脊椎炎出现椎间桥带样表现的发生率分别为34.0%(16/47)、10.5%(2/19),化脓性脊椎炎未见该征象出现。结论MRI椎间桥带样表现是脊柱感染性病变较特异性的征象之一,尤其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发生率最高,其病理学基础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脊椎炎;布氏杆菌;磁共振成像
【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9)04-074-02
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变态反应性传染性疾病,近年来内地发病率明显增高,但由于临床医生对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表现等认识普遍不足,导致延诊、误诊率均较高。MRI是目前诊断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早期显示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信号异常及椎体、椎旁、椎管的受累情况,笔者发现相当一部分该病患者可见MRI椎间桥带样表现,遂对该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其发生率,推测其病理基础,以提高对该征象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9例均为农民,男32例,女7例,年龄38~79岁,平均57岁。39例中,家庭饲养羊者35例,从事羊内脏相关餐饮业者3例,从事母羊接生者1例。临床表现为间断发热、出汗、乏力并腰背部或颈部疼痛、脊柱活动受限,多数患者呈慢性消耗面容。所有病例标准血清试管凝集法(SAT)实验滴度均大于1:160,琥红平板凝集试验(RBP)呈阳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特异性抗体IgM(和)或IgM阳性,血沉增快35例,C-反应蛋白增高34例。有2例患者行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术、3例患者行腰大肌脓
肿穿刺引流术,经术后病理及病原学检查进一步证实诊断。18例结核性脊椎炎和2例化脓性脊椎炎均经临床或手术病理确诊。
1.2 成像设备及方法
18例采用Philips Multiva 1.5T 磁共振扫描仪,椎体线圈,行矢状位FSE T1WI(TR400ms,TE8ms),FSE T2WI(TR2500ms,TE100ms)加脂肪抑制序列,轴位FSE T2WI(TR2000ms,TE120ms)。21例采用万东i-open 0.36T磁共振扫描仪,体线圈,矢状位T1WI(TR660ms,TE23ms),T2WI(TR3700ms,TE115ms)加脂肪抑制序列,轴位FSE T2WI(TR4000ms,TE125ms)。本组患者均未行增强扫描。
1.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检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9例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均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相邻椎体受累,其中相邻两个椎体受累者34例,相邻3个椎体受累者3例,相邻4个椎体受累者1例,相邻5个椎体受累者1例。发病部位颈椎1例,胸椎2例,其余均发生于腰骶椎,均有相应椎间盘受累,本组合计受累椎间盘47个,以L4/5发病率最高,为27.7%(13/47),其次为L3/4,占17.0%(8/47),颈椎、胸椎发病率明显低于腰椎。
受累椎体无明显变形或塌陷,边缘可见增生骨赘,椎体炎症范围不一,早期多局限于椎体前上缘或下缘,随着病情进展累及椎体部分或全部,呈长或混杂T1、T2信号。全部病例均有椎旁软组织受累,表现为椎旁软组织增厚及小脓肿形成,主要分布在椎前外缘,腰大肌脓肿形成4例,硬膜外脓肿形成6例。全部病例均有终板及椎间盘的受累,表现为椎间隙变窄36个,椎间盘内长T2信号42个,终板骨质破坏或变薄34个。
椎間桥带样表现是相邻椎间隙略呈后上-前下或垂直于椎体上下缘走行的条带状等T1、等T2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影,于矢状位显示最佳,多位于椎间隙中后部,其上下极附着点处终板骨质信号缺损,邻近椎体通常可见炎症信号。本组47个受累椎间隙中,有16个可见椎间桥带样表现。本组18例脊柱结核共累及椎间隙19个,有该表现者2个。2例化脓性脊椎炎共累及2个椎间隙,均未见该表现。
3 讨论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以腰椎发生率最高、颈椎发生率最低,本组39例中36例腰椎受累,占92.3%,与文献报道相符[1]。炎症经终板、椎间盘累及相邻椎体和突破骨膜及前后纵韧带向椎旁、椎管扩展是其扩展的主要途径,受累的椎间隙多变窄,但椎间骨性融合极少见。
MRI是诊断该病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早期显示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信号异常及椎旁、椎管的受累情况[2]。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在MRI矢状位上可见椎间纵行的条带状等信号,垂直于椎缘或略呈后上-前下走行,多位于椎体后半部,于矢状位显示最佳,多与邻近椎体呈等信号或稍长T1、稍长T2信号,其上下极附着点处终板骨皮质信号缺损,笔者将其命名为“椎间桥带样表现”,该表现在文献中尚无描述。本组47个受累椎间隙中,有16个可见椎间桥带样表现。为了研究该表现在其他脊椎炎性病变中的发生率,笔者搜集了18例经临床证实的脊柱结核的MRI资料,19个受累椎间隙中,仅有2例有此表现,而2例化脓性脊椎炎均未见该表现,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笔者认为椎间桥带样表现为炎症经椎间盘蔓延并机体修复所形成,在布氏杆菌性脊椎炎急性期(病程<3个月),感染以椎体炎性充血、水肿和炎细胞浸润为主,终板和椎间盘受侵蚀尚属早期,以水肿、液化、坏死为主,尚未出现纤维组织增生和修复。随着时间推移,机体对破坏的修复活动越来越活跃,不但骨质出现增生、硬化,椎间盘也出现沿着侵蚀路径的纤维组织增生,从而形成上述表现,其附着区域正是椎体终板的薄弱点,上一椎体的炎性组织突破终板,穿越椎间盘髓核侵蚀下一椎体的终板,加上机体修复,形成了该表现。本组出现该表现者病程均超过3个月,半数以上在半年左右,也支持这个推测。
椎间桥带样表现大部分分布于椎体后半部,特别是后1/2-1/3处,笔者认为受脊椎力学及发育因素影响,该处终板薄弱,椎体炎容易从该处突破终板而侵犯椎间盘及下一椎体终板,该部位与许莫氏结节的好发部位相吻合[3]。
5例表现为椎间桥带样表现的病例进行了CT三维重建,显示了相邻椎体终板骨质破坏,而MRI上所示的椎间桥带表现为低密度。
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的修复能力比较强,椎体塌陷、变形少见,很难看到死骨,骨质硬化和骨赘形成多见,而结核菌对椎体的破坏力更显优势,所以脊柱结核容易形成死骨,椎体塌陷、变形明显多于前者,可短期内出现脊椎后凸、成角畸形。同样,脊柱结核对终板和椎间盘的破坏力较大,修复力相对弱小,所以难以形成椎间桥带状连接表现,而主要表现为终板和椎间盘破坏、椎间隙变窄。而化脓性脊椎炎由于快速进展的椎体、椎间盘破坏,根本没有修复机会,所以不会出现椎间桥带样连接。
笔者认为椎间桥带样表现最常见于布氏杆菌性脊椎炎,结合其他影像学表现和临床资料,对该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晶,张继军,张建.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与脊椎结核的MRI表现及鉴别诊断[J].新疆医学, 2017, 47(2):135-139
[2]刘会娜,高菲菲,卫淑芳,等.布鲁菌性脊柱炎影像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9,53(1):40-45
[3]张云亭,徐文坚,白人驹,等.许莫结节的MRI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7, 31(7):754-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