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2019-10-21朱慧梅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朱慧梅

摘 要:从目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来讲,不少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了很强的依赖性,尤其是在解决一些思考问題的时候,在课堂上依赖教师或其他学生,在课后依赖家长父母,这种依赖性的存在,让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薄弱,在面对数学问题时难以依靠个人能力有效解决。基于此,以下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策略

引言

基于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现下在具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理应对有效提高各环节教学的效率及质量提起高度重视,不仅需要不断促进自身的专业能力提升,积极树立起现代化的教学理念,也应注重探寻和了解多种可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以促进教学的实效性提升。

一、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积极作用

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不管是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还是对于数学教学,都可以起到多方面的积极作用。首先,可以促进教学活动的创新优化。在以往的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学活动局限在课本理论知识的讲解中,这就导致教学流程较为固化,时间一长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不高。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就需要对教学流程进行重构革新,这就让教学活动得到了优化。其次,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新时期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个共识,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等方面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就可以促进学生相关方面的核心素养的实现强化。最后,可以推动小学生的成长发展。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其作用并不仅仅是体现在数学教学中,在学生的成长发展中,都会体现出积极的价值。当学生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在其他课程的学习中,也就可以凭借自己的能力展开思考,将相关理论知识投入到实践应用当中,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成长发展。[1]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策略

1.积极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

兴趣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有效培养学生兴趣,对促进其独立思考意识及能力提升均存在积极影响。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具体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理应重视积极应用多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更好地参与到教师教学的过程中,经由自主实践、思考的方式,进行更有效的学习,对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整体质量及效率均存在积极影响。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学生对游戏的热情和兴趣都极大,多元化的游戏对其具有的吸引力非同寻常,且多数学生愿意为了游戏而花费大量的时间。从教师和学生家长的角度来看,由于过度迷恋玩游戏导致部分学生没有多余的精力经营学习,从而出现成绩下滑、学习状态萎靡等问题的频率越来越高。但实际上,倘若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学生、孩子对游戏的喜爱,却可以收获到令人惊喜的效果,此便为课堂游戏理念的由来。[2]

2.选取新颖别致的教学内容

因为数学较强的逻辑性,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较难产生热情,此时,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选取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内容的选取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通过教师以趣味性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对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时分秒”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钟表,加深学生对于表盘和表针的认知,使学生直观地看到时针和分针的关系,意识到时间的重要性。在这种实践过程中,抽象的知识在学生的亲自操作中变成了直接可感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

3.融入生活基本元素,引发学生答题兴趣

小学数学都是最简单的算术题,许多都可以进行口头计算,而看似简单的数学习题却难倒了不少学生。在小学生的眼里,数学是一门比较复杂的学科,不能直接背诵,也没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很多算术题拥有几种解题方法,而最佳的解题方法才是小学生需要掌握的核心知识点,这也是由数学注重解题的时效性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对于贴近生活的知识内容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进行相结合,变枯燥的知识点为生动形象的内容,从而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加减法”时,数学教师融入生活基本元素,引发学生答题兴趣,让学生观察身边的能用加减法解决的问题,并以“摆火柴”的方式表示,锻炼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活跃课堂气氛,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再比如:在讲解“混合运算”时,教师可以创设“组织学生参观古寺庙”生活情境,预收30位学生的花费为1800元,车费12元/人,伙食费13元/人,门票22元/人,试问预收费用够不够花?如果够花,能余多少钱?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有助于提升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3]

4.加强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习的自主思考在得到教师的肯定与鼓励后会更加快速地发展。教师对教学理念的持续更新以及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转变都能有力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实现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比如,在进行“认识图形”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基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掌握,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周围的事物来加深对图形的思考,鼓励学生尽可能多地发表思考的结果,使数学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得到了更好地培养。

结语

作为教育人才的重要基地,学校肩负着学生心智培养的重任,尤其是小学阶段更要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在各学科中,数学习题本身就具有较强的逻辑关系,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绝对优势,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从教学内容出发,科学地制定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模式,激发他们的认知风格、情感体验,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玲瑶,许红梅.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独立思考的思维习惯[J].职业技术,2018,17(02):91-93.

[2]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07):84-85.

[3]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5):14.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