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19-10-21黄霞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2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黄霞

摘 要:自从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越来越重视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应用。在小学阶段,小学数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教师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能够促进良好的教学效果。基于此,以下对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课堂 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 教学质量

引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找对正确的教学方法,所以,教师要了解和研究学生,根据自己班级的学生情况,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要优化课堂教学,然后为学生打造一个非常高效的课堂,并且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是课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他们把控这个课堂的节奏,控制课堂的进展,对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把控,为学生设计良好的学习方案,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成绩,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设定良好的教学方案对学生展开教学,就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导致教学质量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也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由此,教师要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改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将数学课堂的教学原则进行良好的把握,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并且方式过于死板,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不能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且不能够较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导致小学生对数学学习不能够产生较大的兴趣,导致学生能力的培养受到影响。因此,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将传统教学的观念进行改革和创新,借助多媒体对小学数学展开教学,更好地提高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1]

二、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对策

1.采取趣味性的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

引进课堂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效果。教师必须使用有趣的输入方法,使情感教育与有趣教育有效结合,才能实现两种相互宣传、相互补充和相互渗透。为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有趣的导入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激发学生潜在的探究情感。例如,老师谈论“少数”的内容时,可以通过有趣的问题场景来引进,激发学生的思维热情。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各写一个数字1,10,100,让学生们绞尽脑汁,看看这三个数字在什么情况下能成为同样的数字。这时学生会想知道这三个数字分别是不同数量的倍数或十分之一,这三个不同的大数字是怎样的呢?此时,部分同学会说,长度单位1米= 10分米= 100厘米,可以在这三个数字后面各加一个单位。这时老师可以再问一次问题,如果长度单位相同,这三个数不是等式吗?这导致知识点“少数”知识。老师解释了知识点后,学生们就明白了如何使这三个数字等式化。换句话说,1米= 1 . 0米= 1 . 00米、厘米和分米是同样的方式。通过这种引进兴趣的方法,教师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学生会具有强烈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可以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2]

2.联系实际生活,提高课堂效率

新课程改革要求小学数学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生的小学数学问题与课堂教学内容联系起来,以数学知识解决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加强学生生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教学内容的首要课题。数学是一门抽象的、理论性很强的学问,但小学数学的知识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一般问题的抽象和总结。数学源于生活,必须再次回到生活。心理学表明,学生学习的内容越接近熟悉的生活背景,学生探索知识的意志和接受度就越高。教师在数学教育过程中,要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经历和背景为起点,在抽象的数学问题和学生日常生活中众所周知的事物之间架起桥梁,使学生能够在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问题情景之间灵活地切换。教师使学生们意识到自己学到的知识实际上来自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形成生活化问题的情况。这样学生们才能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兴趣和能力,使学生们积极学习,思考问题,保持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和兴趣。[3]

3.优化师生关系,营造探究氛围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老师都是居高临下的权威者,学生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这也就导致了许多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矛盾,使师生关系比较紧张。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关系得到了优化。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老师不再是课堂中的权威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获得全面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老师要明确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自己只能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其中,指导学生。老师通过优化师生关系,就能营造良好的探究氛围,促进数学教学的高效开展。比如,在教学“从结绳计数说起”这一课时,老师可以先请学生讲讲自己对结绳计数的理解,让学生先说出自己的想法。随后,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这样就能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使学生感受到师生之间是平等的。然后,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平时大家是怎么计算时间的”,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尝试用结绳计算时间,让学生自己研究计算时间的方法,探究结绳计数。

结语

通过借助创新型的教学方式展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成绩和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赛芳.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5.

[2]朱永涛.探究小学數学教学游戏化教学的应用[J].才智,2019(24):107.

[3]廖水清.农村小学优化数学课堂提高教学质量之我见[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2):84.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学方法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谈如何提高初中历史线上直播的教学质量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英语教学有效性缺失的原因调查及对策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