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2019-10-21陈能飞
陈能飞
摘 要:在初中学生的学习阶段,核心素养是必不可少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健康发展。核心素养的培养要落实到道德与法治教学上,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初中生
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全面推广素质教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将课程目标转移到了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上。学校越来越注重提升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的综合素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1 核心素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
1.1 核心素养的含义及本质
核心素养被细化为六个方面:人文底蕴、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学会学习、科学精神、实践创新等。它是每个学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格和关键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适应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核心素养是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够突出全面素养。核心素养能够满足学生个体的需要,帮助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它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竞争力的高级素养。教师应当学会把握核心素养的本质,理解核心素养的内涵。
1.2 核心素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系
准确把握核心素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系能够更好的推动核心素养培育的进程,帮助教师制定有效可行的策略。第一,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综合素养的提升在这一阶段十分重要。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素养。第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内容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获得更大的提升,这一点还需要教师去用心把握。
1.3 核心素养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核心素养下的道德与法治教学符合我国的教学目标。思想道德课程能够帮助初中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思想观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核心素养是中国学生培养的一个导向,这个导向下课程目标依然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公民。其次,教学有效性能得以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提高。根据教学内容,教师选择正确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最终帮助学生学习到学科知识,同时提升道德修养。
2 核心素养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设置的策略
2.1 利用情景交融的方式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教师要学会采用生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营造情景交融的课堂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课堂效率。情景交融的方式可以吸引同学主动进行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同时,教师也可以和同学进行交互联系,对学生进行情感激励。在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中,情境的融入更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营造不同的氛围,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例如,在学习《法律保障生活》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幻灯片向学生们展示日常生活中井然有序的画面,当学生被规则的美妙之处吸引时,再放出一些与之想对比的杂乱无章的图片,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会引起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将自己得到的启示互相交流,“生活需要規则”就是学生们得出的一致答案。利用多媒体等形式营造氛围的方法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拓展学生的认知。
2.2 采用多种培养途径
在社会日益进步,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拓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不应仅仅将学生局限到课堂上,应根据学科特点,制定不同的策略。例如,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实践活动,利用课外时间帮助学生接触社会,在实际生活中体验文化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的调查,设计一些问卷并投入到人群去,既可以提升人们对法律法规的认知程度,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也可以组织不文明现象的调查,帮助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2.3 展现多彩有趣的课堂
2.4 哈哈
外墙
3 总结
对于初中生而言,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与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建立密切的联系。教师和学校都应当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生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并且采用合适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总结了一套适合推行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建设的策略,希望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芳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整合案例教学的实践尝试[J].教育现代化,2018,5(11):348-349.
[2] 向文汉.新时期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现状及完善对策[J].考试周刊,2018,(7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