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两拨千斤,用有效的问题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

2019-10-21袁雪梅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47期
关键词:问题设计小学美术有效性

袁雪梅

摘要:在今年的研修学习中,我学习了“课堂观察”的有关知识,并借助四节优课的观评课进行实践与分析,收获不小。观课时,我首先确立了“课堂提问有效性”的观察主题,并从中选择了“问题设计与学习目标达成的关联度”做为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认知,从“有效问题设计促进教学目标达成”教学策略的角度对四节观课结果做个浅显的分析与小结。

关键词:小学美术;问题设计;目标达成;有效性

一、研究学情,问题设计要易难有度。

问题的易难程度度直接关系着问题是否有效,从而影响着教学目标的达成。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面向全体学生,设计问题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这样才能满足不同阶段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的需求,就不致于课堂上只有個别学生能回答,甚至无从回答。

在《各种各样的水果》一课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可以说出你喜欢的水果,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告诉别人你喜欢水果的模样?”,问题提出之后学生一直答非所问,老师也是一遍遍地强调学生要听好问题再答,可学生还是答不上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问题的提出与表述都有问题,一是表述不严谨,二是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讲偏难,这样的问题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肯定是不利的。而在《飞天》一课中,老师则考虑到了孩子们的认知水平,他是这样提问的:“想一想什么样的线条适合表现飞天的裙带呢?”线条有很多种,相信中上游的学生能答出“曲线”来,但宋老师考虑到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将问题简单化了。他在屏幕中给出三种线条,让学生从中选择适合的线条,在有限的范围内更多的学生都能回答正确,而且通过屏幕对线条的再现,更直观更深入地理解“为什么曲线能表现飞的裙带”。

二、析透教材,问题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既然问题设计是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那么在课前设计问题时就应该充分地解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及重难点,针对教学目标来设计问题,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以利于突出重点、攻克难点,让问题设计更好地服务教学目标。

《飞天》一课的教学目标准确、清晰,教师设计的所有主要问题,都能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来完成。根据教学重点,设计了一个问题链:“你是如何感受到她们在天空中飞舞的?”“想一想什么样的线条适合表现飞天的裙带呢?”“当飞天往上飞,飘带往哪里飞?”三个问题层层深入,循序渐进,指向明确,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思路,引动学生长时间的深层次的课堂学习活动,容量很大。虽然分了三个问题,但这三个问题同属于一个整体的框架,避免了碎问碎答,课堂节奏明快、清晰,学生对重点的理解水到渠成。而问题“飞天的动势与飘带有什么关系?”则是针对教学难点而提出来的,他用了相对较长的时间,让学生观察图片、学生上台表演动势、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充分地去探究“动势”与“飘带”的关系,难点也不再难了。

三、明确目的,问题设计要指向具体。

在我们的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过大、过宽,或者问题指向不明确的问题。这种问题,让学生不知道从何答起,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挫伤学习积极性,自然也就达不到教学目标。

《各种各样的水果》一课用一个“你说我猜”的游戏导入,我想它的目的是调动手眼的感官让学生感受水果的特点,激发本课的学习兴趣吧。活动设计得非常好,但我认为问题指令下达不够明确。老师是这样下达指令的:

师:“我这里有一个黑色的袋子,找同学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你摸到一个,然后其他同学猜猜它的名字是什么。”这个问题指令有三处不合理的地方。第一,问题指向很含糊,从中看不出这个环节要求摸的学生“干什么”,学生也不知道我到底要“做什么”让别的同学猜;第二,课堂实录中学生在摸的时候并没有按照指令先看水果后摸再说,而是直接摸,实际上也没有先看后摸的必要,问题表述不准确。第三,“东西”的范围太大,学生不易猜到。

如果改成这样:

师:“老师今天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它们想跟大家玩个你说我猜的游戏,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摸一摸袋子里的东西,给同学们说一说它的形状或者触摸的感觉,看看谁能说出它是什么东西。”这样,学生就知道了我该从“形状”“触摸感觉”等角度来进行描述,那么,在摸的过程中也会专心地从这两个角度去认知去感受,目的与指向性都很明确具体,目标就容易达成。

四、目标引领,问题设计要有生成。

我们课前设计的问题再全再好,可在实践的课堂中还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很多生成的问题,在面对这些生成问题时,不要急促,始终以最初设计问题时的目标为引领,通过生成问题,慢慢引导主要问题的解答,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例:(接上)当一个摸的学生说出“椭圆形”时,老师就着急让学生猜是什么东西。我不禁思考:“椭圆形”的东西太多太多,鸡蛋、鸭蛋、瓶子……学生没有范围地漫无边际地去猜,凭一个“椭圆形”能猜出火龙果,这个学生真是太幸运了。不如让学生调动更多的感官,多说出一些特征。

例如:

生:椭圆形

师(生成):再说一说,摸到手里是什么感觉?

生:表面带有一些小叶子,润润的,感觉像个水果。

生:……

如果学生还是猜不出,还可以请摸的同学比划一下它的大小,或者让摸的学生看看里面东西的颜色,再告诉大家,难的问题在一步步的引领下就变得简单了。

一个好的问题设计往往能 “四两拨千斤”,高效达成目标,优化课堂教学。每一节课都有它的优缺点,我相信只要观课者发现了、思考了、理解了,不管是优点还是缺点,都将会为自己的教学实践带来经验与改变。在本次的观评课中我发现的这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提问的策略,它将引领我继续围绕本课题学习、思考、实践,寻求更多促进教学目标达成的有效提问的策略和方法,促进自已的业务发展。

猜你喜欢

问题设计小学美术有效性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精设计,巧提问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