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你了解重症中暑吗?

2019-10-21蔡舒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2期
关键词:劳力先兆降温

蔡舒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01-01

中暑不仅指因夏天酷热的天气,高热、高湿环境下均可引发中暑情况,发病后会发生中枢神经障碍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因此不能小瞧中暑这件“小事”。根据中暑后临床轻重表现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是最严重的类型。那么中暑是怎么发生的?重症中暑是怎么回事?发生重症中暑后应该如何治疗?如何预防中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中暑是怎么发生的?

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后,若没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仍在高温下进行劳动、运动等增加自身产热的活动,可影響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汗腺功能异常,丢失过多的水电解质,可引发中暑;若在相对密闭的高温度的环境劳动或者静止,均会影响汗腺功能,引发中暑症状;产褥期女性、高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度疲劳者,机体对外界热适应能力下降,更易发生中暑情况。

重症中暑是怎么回事?

根据中暑症状可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口渴、多汗、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体温可能处于正常水平或者略微升高。轻症中暑在出现先兆中暑症状的基础上,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体温会升至38℃以上,并且同时会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症状,或者出现四肢发冷、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症状。而重症中暑是最严重、最危险的类型。

重症中暑根据发生后的先后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

热痉挛:属于热射病的早期表现,一般在活动中或者活动后会突然出现肌肉痉挛,并伴有痛感,一般发生痉挛的部位多为跟腱、腓肠肌等下肢背面肌肉群,有时也可发生在腹部。发生原因可能与因大量出汗饮用没有钠盐的饮品引起的体内钠盐严重丢失,以及过度通气有关。

热衰竭:是发生热射病的中期阶段,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量出汗、体内钠盐丢失引起,多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运动但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人群中,也可发生在不能适应潮湿、高热环境的人群。发病后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非常口渴、没有力气等现象,并且出现体温升高,可伴有因缺水引发的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情况,甚至发生晕厥,但是此时没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损伤,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很多次热射病,仅通过描述已经能够了解热射病的严重程度。热射病是重症中暑中最严重的发展阶段,属于致命性急症,临床上根据患者发病机制及患者状态,将热射病分为非劳力性热射病以及劳力性热射病。其中非劳力性热射病主要为在高热环境下体温调节中枢出现障碍,引发自身散热减少,如体质较差并且在相对密闭环境中生存的人群,一般在此种情况下数天后发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高热(直肠温度可升至41℃以上),并出现意识模糊情况,伴有惊厥状态,出现多循环衰竭甚至休克;劳力性热射病主要是在高热环境下自身产热过多引起的病症,一般多发生在年轻健康人群,包括炎热天气中体力劳动、体育运动、军训等,可出现高热、心跳加快、昏迷、抽搐等症状,有时可大量出汗,有时没有出汗症状,可迅速发生,并且极易发生肝脏衰竭、急性肾衰竭、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相对于非劳力性热射病而言,死亡率更高。

发生重症中暑后应该如何治疗?

对于重症中暑患者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快速降温,包括对于患者体内、外降温,药物降温。在发生重症中暑后,首要做的就是将患者从高热环境中转移,将其置于通风阴凉处,平卧后将其全身衣物全部去除,并通过对其皮肤按摩帮助皮肤散热。如果患者此时没有出现循环障碍,可以用冰水对患者进行擦拭降温,或者将其身体浸泡在微凉的水浴中,温度以27~30℃为宜。如果出现循环障碍,可用凉水进行皮肤的擦拭,并且打开空调或者电风扇进行蒸发散热,以上操作方式均为体外降温。体内降温的实施是在体外降温无效的基础上开展的,可以用冰盐水进行胃肠道灌洗或者直肠灌洗,同时也可以用生理盐水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以及腹膜腔灌洗治疗,或者可以将患者血液引流至体外降温冷却后再输回体内进行降温处理。药物降温指患者出现寒战症状时可进行药物降温治疗,治疗方式为静脉注射氯丙嗪,同时需要进行血压水平的监测。

在积极进行降温治疗的基础上,对于患者发生的不同症状均应该及时处理:昏迷: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及时予以吸氧处理,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脱水:及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并稳定患者体内酸碱水平,但补液时不宜过快,避免引起心力衰竭,一旦出现心力衰竭征兆应该快速使用洋地黄制剂进行抗心衰治疗;休克:发生休克后,应该在及时补液的同时,采用升压药物进行抗休克治疗;脑水肿:疑似发生脑水肿患者应该及时予以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降低颅脑压力,避免持续性损伤;急性肾衰竭:发生急性肾衰竭患者可以及时开展血液透析进行治疗,保证肾脏功能;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根据情况选择肝素用量,若需要可增加抗纤维蛋白溶解的药物进行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可治疗高温引起的肺水肿、脑水肿情况,但用量、治疗时间需要斟酌,避免引发继发性感染,同时需要积极进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工作。

在治疗的同时,要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包括体温、排尿量、凝血功能等,可通过以上指标进行患者治疗情况的监测及并发症的预防。

如何预防重症中暑呢?

对于重症中暑的预防,实际上也是对先兆中暑情况的防治。在环境高热时,体质较弱的人群尽量避免长时间在炎热温度下长时间劳作,如果不能有效缩短劳作时间,也应该每隔一段时间休息一下,在通风阴凉处降温,同时可喝一些含有钠盐的饮品。如果已经出现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等先兆中暑症状,应该立即去空气流通且凉爽的地方休息并进行降温处理。如果在居家环境中空气过热,应该及时开窗通风,使空气流通带走过高的温度,可避免发生中暑,并且避免中暑症状加重至重症中暑,威胁生命安全。

猜你喜欢

劳力先兆降温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观察
警惕!这8种梦境可能是重大疾病的先兆
整体性护理配合心理干预在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做第四种人
降温的办法
一起来消消暑 盛夏降温美妆品清单
小老鼠降温
课堂教学的劳心与劳力
读一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