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四肢创伤及骨折术后早期采用冰囊冷敷对减轻疼痛、肿胀及对促进愈合的影响

2019-10-21葛海艳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冷敷患处四肢

葛海艳

【摘  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四肢创伤及骨折术后早期采用冰囊冷敷对减轻疼痛、肿胀及对促进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及骨折患者展开本次研究;将100例患者采用硬币投掷法分成各5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提供冰囊冷敷处理;对比两组患者处理后的疼痛程度以患处肿胀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冰囊冷敷处理后1天、2天、3天的疼痛程度分别为(3.02±0.75)、(2.22±0.57)、(1.69±0.66);肿胀程度分别为(2.12±0.28)、(1.47±0.21)、(1.19±0.18);均显著低于未接受冰囊冷敷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冰囊冷敷为四肢创伤及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处理,有助于患者镇痛消肿,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术后的尽快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96-01

引言:

剧烈疼痛、肿胀是四肢创伤及骨折患者术后早期表现的最明显的症状,镇痛处理也是此时患者最需要的处理干预。采用镇痛剂的方法,尽管能够帮助患者降低疼痛折磨,但是其副作用可能会对康复造成不利影响。有研究表明,冰囊冷敷能够通过抑制收缩毛细血管和微血管,降低神经传导能力,抑制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1]。这对于有效避免镇痛剂的副作用,促进患处尽快愈合都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就这一结论有更加确切的认识,我院展开此次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之间我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及骨折患者展开本次研究。100例患者中,男性和女性分别有64例和36例,年龄在16岁到6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6±7.1)岁;其中,胫腓骨骨折患者有23例,股骨干骨折患者21例,踝关节骨折19例,髌骨骨折患者14例子,前臂创伤与骨折患者12例,肱骨干与上臂创伤或骨折患者11例。采用硬币投掷法分成各5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一般资料、创伤类型与位置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在伤后24内送院接受治疗;(2)所有患者均具有正常的精神意识和沟通能力;(2)所有患者均完全了解本次研究并自愿参加。

排除标准:(1)研究对象中不包括合并血管损伤患者;(2)研究对象中不包括对本次研究可能造成干扰的合并疾病患者,如高血压、肾功能障碍、淋巴疾病等等。

1.3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立刻接受常规护理以及相应处理,为患者实施合理的固定措施,提供针对性的防感染治疗,为患者提供必要的补液等等。

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并囊冷敷处理。所使用的冰囊(网上自购冰囊)的具体规格,依据患者的受伤位置选择合适的大小,要求冰囊至少能够覆盖患者患处附近5cm范围;从患者外伤入院,或者术后开始,持续冰敷72h。治疗过程中,观察患处平复颜色,保持与患者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患处感受。

1.4 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处理后1天、2天以及3天,分别对比患者的疼痛感受、肿胀程度。患者的疼痛感受按照语言分级评分(VRS)量表来评估[2],VRS将疼痛分为6个级,分别为0级,无痛感;1级,轻微痛感,但对生活睡眠没有影响;2级,中度痛感,对睡眠有一定影响;3级,重度痛感,对睡眠有较大影响,需要服用止痛药物;4级,剧烈痛感,难以忍受且有其他表现出现,需要以麻醉剂镇痛;5级,无法忍受,出现被动体位表现。另外,测量患处周径,与健肢同一位置对比获取增加尺寸评估肿胀程度。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对研究中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展开统计分析,计量数据运用t检验,计数数据运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

2 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接受相应的护理处理以后,其疼痛程度、肿胀程度在处理后1天、2天、3天,均有不同程度的减轻;但是,观察组患者在冰囊冷敷处理后1天、2天、3天的疼痛程度分别为(3.02±0.75)、(2.22±0.57)、(1.69±0.66);肿胀程度分别为(2.12±0.28)、(1.47±0.21)、(1.19±0.18);均显著低于未接受冰囊冷敷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当患者的四肢受到创伤以后,会造成创伤部位以周边部位的毛细血管破裂,进而使得血管通透性进一步提升,这样血管内液体会逐步向组织中渗透,进而引发了局部肢体的肿胀表现。因为创伤的原因,血管发生一定的损伤造成了扩张充血,进而产生另一些非常细微的血栓,这就会导致血液微循环受到一定的制约,畅通性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以各种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为代表的炎性细胞,在局部浸润,进而进一步提升血管壁通透性。这样发生损伤的部位的周围,就会逐渐被血浆、纤维蛋白等物质所聚集,这些原本属于血管内容物的物质会造成组织肿胀,甚至会引发张力性水泡的出现。在这个过程中,创伤组织受到血肿的压迫,同时末梢神经被炎性物质刺激,因此产生了剧烈的痛感[3]。对于骨折手术患者来说,手术也是一种特殊的创伤,对于患者的影响是相同的。这种剧烈疼痛,会使得患者产生恐惧、烦躁、不安等不良心理,这不仅不利于预后,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

采用冰囊冷敷能够通过抑制收缩毛细血管和微血管,降低神经传导能力,抑制细胞新陈代谢,进而达到止痛消肿的效果。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在冰囊冷敷处理后1天、2天、3天的疼痛程度分别为(3.02±0.75)、(2.22±0.57)、(1.69±0.66);腫胀程度分别为(2.12±0.28)、(1.47±0.21)、(1.19±0.18);均显著低于未接受冰囊冷敷的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充分说明了冰囊冷敷的确能够很好发挥止痛消肿的作用。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尽管冰囊冷敷效果显著,而且应用也较为方便,但是在治疗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预防冻伤,以及出现冷过敏现象。在本次研究中,50名接受冰囊冷敷处理的研究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有轻微冻伤症状,另外有1例患者表现出关节疼痛、寒战的冷过敏症状;对冰敷温度适当调节以后,这些症状均消失了,未造成特别影响。所以在冰敷过程中,务必要与患者做好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患处感受,如果发生不适感,及时对温度实施调整。

综上所述,以冰囊冷敷为四肢创伤及骨折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处理,有助于患者镇痛消肿,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促进术后的尽快康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江颖,杨娉婷,许有银.冷敷治疗在骨科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2,26(03):178-179+186.

[2]陈佩.冰囊冷敷在四肢创伤及骨折术后早期的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07):67-68.

[3]莫淑娟.中药冷敷对下肢骨折早期肿胀疼痛的疗效观察[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10):48-50.

猜你喜欢

冷敷患处四肢
跟踪导练(四)
何时冷敷何时热敷
跟踪导练(四)
鼻舒朗冷敷凝露
冷敷热敷,各有奇效
治疥疮
跟踪导练(四)
治斑秃
没有四肢的生命
合理应用冷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