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审计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2019-10-21安海彦
安海彦
摘 要:绿色审计是国家治理污染的有效手段,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在绿色审计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充分发挥绿色审计层面的监督作用,通过对污染性企业生产和销售行为的有效监督、规范和管控,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本文基于绿色审计的视角,探究绿色审计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对绿色审计视角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重点探索。
关键词:绿色审计;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监督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要求必须在充分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采取有效途径实现人类进步与自然生态处于和谐状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一般而言,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以及资源节约等方面内容。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绿色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监控、预警、揭示、纠偏及修复等层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依然是党和政府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在此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绿色审计的重要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一、绿色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绿色审计作为国家治理的有效手段,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如下。
(一)有助于提升环境管理水平
绿色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对企业环境相关行为予以规范,确保其能够履行应有的自然保护责任和环境责任,并对其具体的环境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等予以鉴定。通过实施绿色审计,一方面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发展予以考量,另一方面可以客观评价企业在环境保护层面是否履行了相关政策和应有的责任。简而言之,实施绿色审计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制度层面为切实推进“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二)有助于增强生态文明意识
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项重要议题。绿色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监督和控制手段,能够促进民众的生态文明意识显著增强,提高社会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总之,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要秉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挥绿色审计作为重要审计手段的重要作用,不断提升企业及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建设合理地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
二、绿色审计视角下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
在绿色审计视角下,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充分发挥绿色审计层面的监督作用,实现对污染性企业生产和销售行为的有效监督、规范和控制,最终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本文以下部分对绿色审计视角下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进行重点探索。
(一)完善绿色审计的配套法律法规
为充分发挥绿色审计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必须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予以执行。目前,国内关于生态文明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够细化,生态文明审计工作需要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因此,应适时对生态文明审计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条例等予以合理的补充和注释,增强对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指导性和参考性。同时,通过合理地制定生态文明准则,也可以唤醒全民关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带动他们参与环境治理和管理活动,推动生态文明审计不断进步,并且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合理地确定绿色审计的框架体系,包括规制合法性审计、规范合法性审计以及认知合法性审计等。
(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审计主体
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审计主体涉及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三个方面。其中,政府审计是主导,而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则作为彼此间相互独立的补充审计,共同构成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审计主体体系。
具体来說,政府审计作为绿色审计主导力量,应高度重视和有效制定适宜的环境政策,既要关注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实施情况,也要重视履职和绩效的效果。社会审计作为政府审计理论主导外的有效补充力量,其审计重点应侧重各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绿色发展项目获得的实际环境效益以及实际运营效果等。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的审计,要推动企业健康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紧密结合。
(三)合理构建绿色审计评价指标体系
要想合理地构建绿色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发挥绿色审计的重要监督和规制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必须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基于经济责任侧重可操作性。
具体来说,一是依据区域绿色发展目标合理地进行发展指标的分解。这要求政府部门依据区域各版块的地理位置、环境情况等结合总体布局的要求合理进行分解。二是根据不同的发展任务、审计事项等建立起对应的绿色审计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的设定要涉及经济发展指标与社会发展指标、微观指标与宏观指标、任期内经济指标与可持续发展指标。三是绿色审计理念下评价指标体系还应涉及一些重要的监督指标,包括环保投资指数、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度、环境事故发生频率等,将其以合理权重纳入评价体系。总之,要建立起科学、合理、全面的评价指标体系,注重绿色绩效指标与财务指标的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的结合,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四)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绿色审计信息平台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类先进的技术逐步被引入到绿色审计工作中,对提升绿色审计工作效率及工作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时代下,要充分结合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和区域异质性发展的特点,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搭建绿色审计信息共享平台,基于绿色信息的有效采集,为绿色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技术基础和平台支持。
目前,遥感技术、传感器等技术在环境监测等领域广泛应用,为绿色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巨大便利。因此,在开展绿色审计工作时,必须建立在绿色审计信息平台基础上,实现对环境资源变化的实时监测,对自然资源的统一调查、分类和计量。同时,基于信息平台,准确地掌握自然资源的现实状况,为绿色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重要的基础。此外,数据挖掘技术也可以在绿色审计中有效运用,以有效提升绿色审计质量。总之,要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大数据技术搭建起完善的绿色审计信息共享平台,为识别绿色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发现问题和寻找审计线索提供有力支撑。
(五)加强绿色审计队伍建设和审计人才培养
高素质、高水平的审计队伍是绿色审计工作有序开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在我国经济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经济发展正从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在此背景下,对审计队伍建设以及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进一步加强绿色审计队伍建设和复合型审计人才培养。
具体来说,一是加强绿色审计队伍建设。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审计部门要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组建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水平的生态文明绿色队伍,要求审计队伍既要具备财会专业人才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和能力,也要对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有清晰和深入的理解。对审计部门而言,其可以通过与审计相关部门和单位进行深入合作,组建生态文明专业的审计联合会,全面负责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审计工作,并确保团队成员的专业性。同时,针对绿色审计队伍的定期、专业化的职业培训也是不可或缺的。要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绿色队伍建设,切实提升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
二是加强复合型绿色审计人才的培养。在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绿色审计本身具有经济责任、环境责任的双重审计特征,在这种需求下,对绿色审计人才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一是从审计部门角度来讲,其除要注重机构内人才的职业培训,也要重视与高校、第三方审计组织等的紧密合作,切实提升绿色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确保审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二是从高校角度而言,其应立足生态文明建设下绿色审计人才的现实需求,既要注重对审计人才的审计知识、环境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培养,也要注重提升大数据审计人才的培养质量,培养契合审计工作现实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绿色审计人才,为绿色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培育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三是从审计人才自身角度来讲,其要加强自主学习,提升综合素养,并积极参与到职业培训中,切实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
三、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绿色审计的审计监督和规范作用。在实行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审计时,既要高度重视对企业经济业务状况的有效评价,也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大数据平台和工具,对环境治理投资和污染治理资金使用情况的真实性予以客观评价和准确考察,确保充分发挥绿色审计应有的监管职能,促进各项环境政策有效落实,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毕秀玲,拾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理论分析与路径选择[J].山东财经大学学报,2019(5):112-120.
[2]赵存丽,刘明辉.改革开放40年我国生态文明审计的发展与建设路径[J].财务与会计,2019(8):33-36.
[3]叶青.政府生态审计问题研究——从过程控制到绩效评价[J].财会通訊,2019(4):85-89.
[4]王爱国,张志.环境审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讨[J].审计研究,2019(2):43-47.
[5]张翔.绿色审计促进珠海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之路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18(14):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