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思考研究
2019-10-21沈维刚
沈维刚
摘 要:数学教学是小学教学中最基础的学科,也是较为重要的学科,应该引起我们大家的重视。但是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性与抽象性,在小学教学中常出现学生不理解、学不透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使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亟须解决。针对这个问题,笔者对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进行了全面的思考与分析,旨在通过思考研究,为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找到发展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教学 数学教学
引言
数学源自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小学数学更是如此。小学数学所教授的基础知识均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数学知识。如果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密切联系生活,带来的教学效果一定是超出想象的。“回归教学、贴近生活”不仅能使小学学生更好地接受数学知识,还能让数学学科焕发新的生机,为小学数学教学探寻发展的新方向、新目标。
一、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必要性
1.有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所学知识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师都了解,小学生有着接受知识的能力较弱,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较短、对抽象化知识接受能力差几个学习弱点。而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运用生活情境创设教学问题,使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知识日常化,有利于小学生更好更快地吸收 知识、理解知识,从而教师可以更轻松地达到教学目标,学生也能够在生活中获取知识,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2.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
近年来国家一直在大力推行新课标改革,提倡对传统教学进行改革创新。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许多小学数学教师一直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而小徐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则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新课标下,教师需要合理利用生活场景来创设数学问题,为学生营造生活化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结合实际的学习能力,这些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更是对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有利于教师探索新式教学方法,建立新型课堂,不断改革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为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3.改变传统数学抽象性高的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对于数学来说,很多学生家长的刻板印象即数学朝向性高、概括性高、与生活相差甚远。这些刻板印象不仅不利于数学学科的继续发展,还会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畏惧心理,从而抵触数学、厌烦数学。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可以是数学知识更具生活特点,使抽象的知识具像话,有利于改变其在人们心中负面的刻板印象,也有利于学生树立良好心态,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探索数学。
二、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
1.随着近几年新课标改革的不断推进,许多小学数学老师正在积极地推进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使之更贴近生活,然而客观来讲,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仍然存在着一些误区。
2.教学生活化素材选择不当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是一项重要的任務,许多老师对此热情很高,干劲十足。然而只有热情并不能使小学数学教学更贴近生活,加上很多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对教学贴近生活没有深入的研究探讨,因此很多老师选择的生活化素材存在不当的现象[1]。如在归纳总结数学规律时盲目使用生活素材,使学生的知识仅仅停留在生活素材,忽视了真正的数学规律,从而产生不当的联想,造成学习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
3.教学生活化方式错误
部分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贴近生活,忘了回归本源。如在课堂上为了加深学生理解让学生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这一部分占用的教学时间过长,一节数学课反而成为一堂讨论举例的课,甚至出现学生借此机会闲谈、聊天等想象。这就输入教学生活化方式错误,错误的生活化不仅不能加深学习印象,反而会使整堂课程核心偏离。
4.生活化仅流于课堂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生活”。这也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利用生活素材进行课堂教学,还要加大学生在日常中进行数学学习的力度。然而现阶段中,很多教师为了应付检查,并没有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仅仅是在课堂上随便举几个例子,也没有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方式,本质上还是传统教学课堂。
三、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仍然任重而道远,现阶段要及时解决出现的误区和问题,结合个人教学经验,笔者提出的策略如下:
1.改变教学观念,积极推进教学贴近生活
推进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中最大的拦路虎就是教师观念陈旧,没有接受新型教学观念。因此要想推进教学生活化,首先要求各位教师树立创新的教学观念。坚决反对一味使用传统填鸭式方法进行数学教学,要在数学教学中积极联想生活、联系生活实际,从根本上解决生活化难的问题。
2.积极联系生活,设计合理教学方案
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要合理设计教学方案,选择适当的生活素材去进行生活化教学对达到教学目标至关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生活实际选择素材。在进行教学之前,反复推敲论证素材的合理性,保证生活素材是合理的、贴近实际的、同时又是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为学生数学学习提供保障。[1]
3.重视课下数学生活教学
教师要采用将生活化教学延续到课下的策略,利用多种方式敦促学生进行课下数学学习与应用。如教师可以布置适当的课下实践作业,也可以通过家长反馈等形式进行监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使数学教学真正贴近生活。
结语
小学是学生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树立正确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不仅有利于学生成长,更能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最终达到教师教学灵活、学生学习灵活的目的,为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实现“以数学知识为本、生活经验为辅”[2]的教学理念,开拓学生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爽.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和对策[J].才智,2018(26):124.
[2]吴明福.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16(68):8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