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用于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中的效果探讨
2019-10-21张晋红
张晋红
摘要:目的:对护理干预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7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恶心、呕吐、头痛及生命体征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出血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患者中应用,可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止血效果显著,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产后出血;综合护理干预
产科中产后出血属于常见并发症,如果出血控制效果不佳,则直接危及产妇生命,而导致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1]。在产后出血治疗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属于常用药物,可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在止血药物使用期间,为提高止血效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还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进一步提高产妇出血救治效果。本组研究对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74例产后出血产妇进行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止血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74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中,产妇年龄最小21岁,最大43岁,平均(29.2±2.7)岁,其中24例初产妇、13例经产妇;观察组中,产妇年龄最小22岁,最大43岁,平均(29.6±2.5)岁,其中25例初产妇、12例经产妇。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产妇及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排除伴有重要脏器功能疾病者、凝血功能异常者及高血压、青光眼等前列腺素禁忌证者。一般资料对比,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产妇均给予250?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生产企业: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4183)肌注射治疗,观察10min,如果未能止血,则再次肌注射250?g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对照组 本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包含向产妇及家属说明出血的原因,告知用药方法,对用药期间患者出血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做好基础护理工作。
观察组 本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发生产后出血时,产妇对出血及治疗效果不了解,在心理上容易出现紧张、害怕、担心等负性情绪,不利于止血处理的开展[2]。因此,护理人员需给予产妇心理安抚,告知患者不必过于担心,对止血药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的治疗效果、用药方法、注意事项及治疗效果进行讲解,为进一步缓解产妇心理压力,可向产妇列举治疗成功的案例,使其治疗信息增强。对于负性情绪严重的产妇,可通过肢体接触、目光鼓励及播放轻音乐等方式缓解其负性情绪;同时与产妇进行聊天交流,以产妇感兴趣的话题为主,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在心理上能保持平和。②按摩。为促进积血排出及子宫收缩,给予产妇宫底按摩;对产妇膀胱充盈情况进行把握,防止膀胱过度充盈引起宫缩乏力,如果有需要,可给予患者导尿。③尊重隐私。产妇在用药治疗期间,对于无需暴露的身体部位,需进行遮盖,对患者的隐私给予充分尊重;协助产妇摆放舒适体位,加强保暖,对产妇的神情变化密切观察,对产妇的诉求及时询问并尽量予以满足。③预防不良反应。在用药期间,如果产妇出现恶心症状,告知产妇属于暂时性的用药反应,不用担心,指导产妇进行深呼吸,通过深呼吸缓解其症状;如果产妇出现呕吐症状,为避免其出现误吸引起窒息,协助产妇将头向一侧偏斜,并对口腔、面部呕吐物及时进行清理。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对比,护理效果评价:显效:用药10min后,产妇子宫收缩明显,出血量明显减少减慢;有效:二次用药后,产妇阴道出血减慢,子宫收缩良好;无效:重复用药后,阴道出血未减少,子宫收缩不理想。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P<0.05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为72.9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在恶心、呕吐、头痛及生命体征异常等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在宫缩性产后出血治疗中,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是常用的药物,药效显著,止血效果较好。该药物属于天然前列腺素F2α衍生物,对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强效促进作用,可使开放的宫腔血管、血窦闭合,达到快速止血的效果[3]。但由于该药物对全身平滑肌收缩均有促进作用,因此用药期间,产妇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需要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综合护理干预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中应用,通过护理宣教,向产妇讲解药物使用效果、相关不良反应,让产妇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一旦发生不良反应后,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由于出现产后出血时,产妇心理上均会出现紧张、害怕情绪,所以加强心理疏导,对产妇情绪进行调整,使其树立起治疗的信心,对止血效果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同时配合宫底按摩、产妇隐私保护及不良反应预防等措施的应用,最终实现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止血效果的目的。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护理总有效率达到94.59%,高于对照组的72.97%,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在恶心、呕吐、头痛及生命体征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综合护理干预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并促进产后出血治疗效果的提升。
综上所述,对产后出血产妇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产妇治疗效果,护理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敬莉.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护理干预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23):171-172.
[2]詹菊.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5):156+166.
[3]郑琴,林丽珠.护理干预对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产后出血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17,36(22):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