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之作文教学
2019-10-21周午南
周午南
摘 要:小学生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作文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知识储备都可以在一篇习作中展现出来。
关键词: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新课程
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开始重视学生的作文教学,力求摆脱套路,真正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作文不是中高年级学生的“特权”,事实上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写小作文的能力。如何加以引导,发挥小学生的真正实力,产出精彩的语文作文正是笔者在本文中所要深入探讨的。
引言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经常停留在教师课堂上“一家之言”的情况,语文教师花费很多时间进行语文写作技巧的讲解,甚至规划出一些写作的套路让学生进行背诵,这样往往会导致小学生进行僵化的写作,产出的文章是没有自我思考灵魂的。
一、传统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死记硬背
为了追求语文成绩的高分,语文教师经常要求学生积累好词好句,甚至会进行考察,以能背诵熟记越多的精美词句为荣。不可否认,积累好词好句的方法对于学生写作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然而当这样良好的初衷被当成常规任务“逼迫”学生完成时,会导致一些学生的消极行为。教师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的本意是鼓励阅读,从阅读当中吸取素材和灵感,并感受美好的语言魅力,而非套路化地使用华丽词句。尚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词句的理解和判断有局限,在缺乏上下文辅助理解的情况下,容易陷入错用好词、乱用好句的情况。有些教师甚至会进行好词好句加分制度——多使用一个成语或者名言警句,作文会有额外的加分。久而久之,为了追求高分,学生会一味追求成语名言名句的引用,甚至不管是否贴合作文表达的本意,使得文章的逻辑和情感受到极大的挑战。
2.课堂上教师拥有绝对的发言权
许多语文教师都明白阅读课对于帮助学生锻炼写作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解说名篇、指导孩子阅读理解时,老师们容易落入“答案唯一性”的陷阱——热衷于对人物性格特点、文章写作技巧进行解读,将标准答案灌输给学生,却忽视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听取学生的想法。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若经常以绝对权威的姿态面对学生,容易使他们丧失阅读兴趣,甚至打击写作积极性。教师只是自顾自地在讲台上讲课,会让学生缺乏“参与感”,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并且希望自己的想法被倾听。教师应该创造更多的互动机会,让学生发言。学生在阅读课上的发言,其实也是训练自己作文思维的方式之一。
3.过分强调“技巧写作”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其中一项内容,不可避免地就需要被纳入考试范围,为了获取高分,有些语文教师经常会指导学生套用“作文公式”进行写作。作文有一套评价标准,为了满足这套评分标准,语文老师便针对性地进行作文指导,只教如何写出高分作文,而不是优秀作文。在考试这个单一的评价体系里,高分作文常常等同于优秀作文。但在漫长的学习和成长道路上,能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才能、表达学生真实情感的文章才是优秀作文。
传统作文教学大多是这么进行的:老师们从解题技巧开始,给学生限定一些条条框框。要求学生尽可能运用素材,使用好词好句,尽可能用修辞手法来表达每一句话。然而,过多的规则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太多的高分写作技巧,正在阻碍学生们体会写作的快乐,最终我们会看到学生千人,作文却只有一面,他们学会了说空话和套话,丧失了个人的写作风格和特色。
二、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将从想象力、表达力、文化修养等各个方面影响学生的成长。每一次写作不仅是个人情感和思考的输出,也是学生自我完善的重要一步。语文作文是最能体现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内容。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对小学生而言,经常会遇到想象类的题目,例如“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神笔”“如果我有一双翅膀”……这类题目是基于想象力而出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能够结合实际生活,发挥自己无边无际的想象进行创作。教师可以引入“头脑风暴法”,利用小组讨论的形式,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展开联想。通过这样的办法学习写作,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相关性思考,活跃大脑思维,完成创造力的训练。但是想象力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依然需要现实的基础观察。写作的好處在于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发挥自我特色的机会,并不局限于某一种话题,让学生能够最大程度进行创作,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善于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创作出充满童真童趣的文章,这些文章趣味性和可读性极高。
2.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
作文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方式[1]。语文作文的写作本质是将自我的想法通过整理、汇总、集中输出的过程。面对一道全新的作文题目,从分析题意到整理素材,罗列提纲,都需要“整合思维”围绕着题目的中心,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如何将相关的素材进行梳理,善于捕捉不同事物之间的相关性,从而联系起来组合成文章。如何描述一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如何表达一个观点,这些都能在写作中完成训练,尤其是刚接触写作的小学生,对他们而言每一次写作都是成长机会。教师要鼓励孩子敢于自我表达。
3.提升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初级阶段的作文,要求学生能够观察生活,将生活中的所见描述出来。写作训练,不但能让学生慢慢熟练地在文章中表现生活,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能锻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行云流水的文章,不仅仅在于遣词造句的精美和恰到好处,更在于全文的布局、脉络。小学作文教学的基础语言表达能力,有助于他们的逻辑分析能力的提高,孩子们通过逻辑思考从中获得感想和启发。
三、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1.从选题技巧激发小学生的写作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生体会到一门课程的趣味时,他们的主动性和注意力自然也会提高,这就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们的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要与时俱进,有所改变。“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积极展开写作活动的主要动力[2]”根据笔者的观察发现,善于写作的学生往往也是喜欢写作的,喜欢和兴趣成为他们写作的正向动力,促使他们的写作能力越来越突出。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最基本的一点是不要把写作营造成为一种“压力”,尤其是对于刚刚起步作文学习的低年级学生来讲,过大的压力很容易消磨学生的热情。
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写作变成一件轻松、有趣的活动,让学生意识到作文是可以表达自我想法的。因此平时的作文训练,要留意选题的技巧,尽可能选择学生有话说、好玩的题目进行训练。另外,不论是作文技巧的讲解,还是阅读课的设置,都要尽可能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完成,让学生产生这样的潜意识——写作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2.利用多种条件开展特色阅读课
阅读教学要改变以往的机械讲解,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实现个性化阅读,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理解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情感与技能的全面发展[3]。阅读并非只能就着课文进行讲解,新媒体技术大可以被应用到课堂上。例如文章篇目是有关科幻类的小说,对于小学生而言科幻类的文章阅读难度相对较大,那么教师可以考虑播放相关的科幻视频。小学生容易被精彩的画面吸引,视频不仅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能够最大程度帮助他们认识世界、感受世界的精彩。丰富的知识背景有利于日后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肚子里有足够的墨水”。因此,语文教师进行阅读课时,配合生动的影像资料来激发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是尤为必要的。
除了教师发言的阅读课,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室外进行阅读,可以是操场上,也可以是走廊上,开阔的环境更能让学生进入阅读的世界中。利用课堂时间鼓励学生在校园的各个角落进行自发地阅读,这种特殊的体验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阅读的热爱。下课前十分钟再把学生们召集起来,进行课堂阅读感想的分享,彼此之间交流表达,将是十分美好的阅读体验课。
3.营造学生参与感,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要注意营造学生的参与感,让学生体验课堂的“主人翁意识”,这也是激发学生写作主动性的方法之一。例如,教师在讲解人物性格之前,应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分享观点,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善于发掘学生角度的精彩言论。而非局限于自我的演讲,再眉飞色舞的授课激情,也不如与学生之间热烈的互动。让学生体会到被尊重,体会到他们的意见也是值得表达的,是有被重视的价值的。当学生的作文表达成为一种被认可的行为,他们也会更乐于在写作中表达自己。
4.革新自我的教学理念
语文教师要抛弃以往为了作文高分作为唯一目的的作文教学,而是要引导学生表达自我。小学生的课业压力相对较轻,如果教师太早对他们采取“应试教育”,以“一切为了高分”的态度进行教学,长远来看,对于学生而言并非好事。对他们而言。教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反思落后的教学方式,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最大程度保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作文是考试的内容之一,但不是考试目的。因此,要求学校语文教师要明确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和意义,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5.善于发现学生写作优点
鼓励式教育对小学生而言十分受用,在语文作文教学中也是如此。写作本来就是主观性极高的活动,教师在点评学生作文时,切忌用套话和一般化的语言进行点评。根据观察,小学阶段的孩子十分重视落在他们作文本上的教师点评,个性化的点评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尊重,更是一种认可。
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的尊重,鼓励其积极表达,哪怕他们的毛病或者一些缺点教师都可以以包容的态度予以支持,尤其令其学生戴着一种自信大胆来写作[4]。纵使文章会有语法的错误,逻辑不通顺等问题,每一篇文章也都有其难能可贵的闪光点。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一闪光点,在作文点评中指出来,这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大的鼓励。当自己的作文得到表扬和认可,学生们会更喜欢写作本身。抛弃以往用简单的分数论英雄的做法,认真的点评和鼓励,对学生的写作而言是极大的肯定,针对性的评语和指导对他们的作文进步帮助会更大。
6.推动图书漂流活动的开展
许多的班级都会设立图书角,但如果没有一套完善的鼓励机制,图书角很大可能会变成落灰的一个小角落而已。配合图书角的建立,语文教师可以开展图书漂流活动,让好书在学生当中进行“流动”。教师可以带头推荐一些好书,给到班级的学生进行分享,这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某些片段或者篇章有感想的,可以写在纸条上,夹在书中相应的地方。这样,下一位阅读的同学就可以看到别人分享的感想和观点,也可以在此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想法。流动图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分享观点的行为,阅读不能急于一時,它需要足够的耐心来完成,因为每一次阅读都伴随着思考。对于积极留下阅读感想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到一定的奖励,也可以将这些感想,定期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的分享,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
7.科学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写作源于生活,因此对于生活的洞察和关心也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生活,因为学生们遇到的人事物都可能成为写作的素材。生活是最好的作文老师,作文中的素材不仅仅来自阅读摘抄,生活更是丰富的素材库。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小作文”任务,例如每天完成五十字的小日记,记录这一天发生了什么。时间一长,这样的“五十字”小日记本将会成为学生们写作的宝贵源泉。并且往往由于学生们自发记录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素材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那么写作这件事情对他们而言,也不至于再感到恐惧,对写作的压力也会转变成喜好和乐趣。
结语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对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语文教师们不应该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方法,而要进行自我观念的革新,善于利用新兴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语文教师就是要帮助学生领悟语文的魅力,充分挖掘他们的写作实力从而培养学生从小的写作兴趣,让他们未来的语文学习之路更加顺畅。因此,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小学语文教师们,也要砥砺前行,利用正确的方法才能引导学生交出满意的答卷,提升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郑颖.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87.
[2]杜红霞.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J].科技资讯,2019,17(17):96+98.
[3]陆春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浅析[J].学周刊,2016(25):176-177.
[4]高京友.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方法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0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