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诊改研究

2019-10-21林峰

青年生活 2019年21期
关键词:高职护理

林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学从生物医学范畴向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相互交叉的范畴转变。现代护理人才除了要精通专业知识、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有宽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满足新时代护理职业的要求。因此,高职护理专业进行人文课程诊改,引导护理专业学生树立坚定的专业思想和良好的人文素养,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成为当今高职护理专业课程诊改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护理 人文课程  诊改

1 高职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诊改的意义

1.1开发诊改平台,打开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状态“黑箱”

当前,生源多元化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大挑战,填鸭式、满堂灌的教法已经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唯有通过课程层面的教学诊改,树立“教是为学服务”的理念,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新模式,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转变。开发诊改平台围绕学生课程学习目标的达成度、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教师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投入等主要质量指标,自主研发了服务课程层面诊改的智能化教学诊改平台“工程云课堂”(以下简称平台),把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状态由“黑箱”变成“白箱”,使8字形质量改进螺旋在课程诊改中能够落地生根。

依托平台,实现教师教学全程记录。课前,教师通过平台进行备课,列出单元教学目标,组织单元教学内容,策划课堂教学活动,将活动与学生学习目标相关联。系统后台自动记录教师备课情况,对教师备课内容更新率进行分析统计,依托平台,实现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的过程监测。通过后台数据自动统计分析,生成学生课堂学习报告,呈现学生课前预习、课中参与、课后互动的情况,以积分的形式及时将学习目标达成度反馈给学生。同时,将教师课堂教学报告推送给授课教师,反馈学生考勤、学习目标达成度、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等情况。而教师则根据报告对自身教学方法、手段、重难点的把握进行诊断和改进,帮助教师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1.2实施课程教学诊改,保证课程建设和教学质量

基于课程建设方案,结合课程建设绩效考核开展诊改。课程团队依据课程建设方案,落实课程年度建设任务,通过编制课程建设一页纸项目管理报表,实施建设目标月度自我诊改,保证建设的进度与质量。对照建设目标和标准实施季度沟通反馈,保证年度建设任务完成。年末对照课程建设项目增量表,实施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考核诊断并与部门奖励性绩效分配挂钩。

基于课程标准,实施课堂教学适时诊改。在任课教师进行各项教学活动的同时,平台实时监测每个学生学习目标达成度,教师根据平台提供的状态数据适时调整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对于完全达标的学生课后可以给予更高难度的项目训练,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尚未达标的学生加强辅导答疑,帮助其完成学习任务,最终实现人人达标。

基于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大数据,期末结合教学考核开展课程诊改。课程团队在学期末可以根据平台提供的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质量分析报告、期末考试成绩分析报告进行自我诊断与改进。教学单位基于期末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状态数据的综合分析,进行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考核性诊断,评选二级教学单位优质课程,同时将评选结果运用于年终部门奖励性绩效分配。

2 高职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诊改的现状

2.1 人文教育理念落后

护理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由于护理学形成于西方近代科学机械决定论盛行时期,因而在其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护理学还是侧重于机械的操作,将护理对象看成有生命的机器而忽视了情感、心理、宗教信仰、社会角色等人文属性,相应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这种教育从侧面表现在目前整体护理的形式化;人文护理的口头化;护理纠纷的普遍化;护理人才的流失化;生活护理的厌烦化。

2.2 护理学人文课程设置不合理

国内各高校在人文课程设置上缺乏逻辑关系,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大多数院校,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学时数占总学时的比例不足10%。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面比较窄,内容单一。

2.3 师资力量薄弱

我国大多医学院校都存在跨学科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没有既懂医学又精通人文的专业教师队伍。

3  对高职护理专业人文课程教学诊改的思考

3.1 更新护理教育观念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先导

早在20世纪,美国医学会医学教育委员以及英国医学委员会(GMC)就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这一切都表明护士特别需要具备丰富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要提高我国护士的整体人文精神,更新教育观念是关键。在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的过程中,要渗透人文精神教育。

3.2 改革人文精神教育课程设置

护理教育可围绕专业培养目标,进行人文课程内涵的改革,适当增加一些人文课程,彻底打破原有“普通基础课、医学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的护理教育课程结构体系,使医学、护理、人文相互渗透。

3.3 加强师资队伍培养

教师是实施教学的主体,教师的言行举止、人格魅力,对护生的人文精神及未来的护理工作者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提高护理教师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专业教师的人文学科知识方面的培训,使护理专业教师不仅具有渊博的护理学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还必须相应具备教育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知识,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人文精神要求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融会贯通地运用,使学生逐步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综上所述,高职护理专业人文课程诊改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仍是护理教育的薄弱环节,加强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教育的结合渗透,是提升护理教育的当务之急和必由之路 ,只有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对原有的课程设置进行全面的改革,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另外,开展丰富的人文活动,营造浓厚的人文氛围,才能促进护理人文精神教育,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教育特点,从而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的护士,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杨小丽,刘晓村.重塑医学人文精神[J].医学教育探索,2018,5(11):1066.

[2]張运生.关于护理人文教育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4,4(2):26-27.

[3]李雪芬 现代护士素质要求及培养[J].中华国际护理杂志, 2013,2 (1) :46。

猜你喜欢

高职护理
“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护理专业医学机能实验技术课程的开设与探索
高职护理正常人体结构课改中微课应用的思考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我校高职护理专业中的实践应用
对高职护理专业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浅析高职护理教育中护士核心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职护理实训教学的现状及改革
基于职业导向性高职护理解剖学跨学科教学初探
高职护理专业生物化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课业”在高职护理专业新生认知教育活动中的应用
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