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2019-10-21严昀

新智慧·上旬刊 2019年5期
关键词: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任务驱动

严昀

【摘 要】随着现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国家教育部门也开始意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在初中学生的教育中已经开设和此相关的课程,以便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信息技术,为以后的互联网技术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VB程序设计是中学信息技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探讨其教学设计方法能全方位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任务驱动

随着现在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它已经成为世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信息技术在我国的教育地位中越来越受重视,而其VB程序设计在中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是比较难的一个部分,对此教学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也將会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一、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学生一旦有了学习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的兴趣,除了会在课题之上认真听老师讲课之外,还会自己在课堂之外区思考探索,努力地去解答自己的疑惑,还会主动地去询问老师。所以,教师在设计初中信息技术的VB程序教学设计时,由于该知识点学生接触比较少,学生容易失去兴趣,教师要把提高学生的兴趣性放在教学的第一位,减少学生的抵触感,利用学生的好奇之心,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在课程开始之前,要选择合适的话题去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之心,比如,在VB程序讲解“算法的概念”时,可以利用“如果把大象放进冰箱,需要多少步呢?” 这样的一个笑话来引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对于算法的概念也会比较好理解,更不会排斥这门课程的内容。

二、将例子和课本上的具体概念相互结合

VB程序设计的许多基本概念,很多学生可能是第一次接触,难以真正地理解其含义。而且如果教师把对象、事件、控件等这些概念一下子全部讲解完,没有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每个概念进行分析,这会让很多的学生无法理解。在一定程度上,这样的情况可能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VB程序设计产生厌烦的情绪。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想让学生真正地理解课程上的知识点,就要把许多概念分开讲解。 此外,教师在对每一概念进行分析讲解的时候,都要结合具体的事例,把每一个知识点相互渗透结合进去。让学生在和老师的互动之中,可以非常容易地吸收知识点,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在VB程序的教学设计过程之中,教师要设计好合适的课时,把每一个概念都要讲解清楚,此外,对于知识的讲解顺序也是需要注意的,讲究的是循序渐进,一个知识点扣一个知识点,从难到易。

例如,教师在向学生讲解“欢迎程序”的时候,要先给学生讲解标签控件和命令按钮控件功能和使用,这样将会有利于学生在以后的“显示日期和时间程序中”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一步一步地学会程序设计的相关知识。

三、分散知识难点,从易到难

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程序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时间的积累。在学生平时学习程序设计的知识点的时候,要先易后难。对于知识点讲解的顺序和时间也是要非常注重的,要逐步地讲解其知识点。有些知识点比较简单,耗费的时间可以相对的少一些,但是也是要结合好具体的案例。而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将其分解为很多的小部分、小知识点,先讲解小的知识点,多花一些课时在难的知识点上,然后再结合具体的案例,这样才可以做到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吸收及其消化。对于很难的知识点,教师还需要及时对其进行总结和分析,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四、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学生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有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知识的快慢程度是不一样的。导致每个学生学习知识的快慢不一样是由许多方面导致的,其分别是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每个学生学习兴趣不一样,有所差异。有的学生对VB程序设计非常不感兴趣,甚至产生了厌学的情绪,这导致其根本不想去学习这门课的内容,因此对于VB程序设计的知识点也是无法吸收和理解的。而有的学生对VB程序设计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上课认真听老师的讲解,对于知识点也是非常容易听懂并且理解吸收。其次,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不一样,这也导致了学生学习成绩的差异性。学生的学习态度可以分为主动型、被动型、放任型三种类型,不同学习态度类型的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教师教导方式的要求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情况都会有所差异性。这种学习态度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多个方面,不仅仅局限在不同的班级之间,同时还表现男女性别之间。有的学生学习态度比较端正,学习的积极性比较高,其对应的学习成绩相对也是比较好的。而有的学生学习态度非常不端正,总是被动地学习,其学习成绩自然而然也会比较差。

分层次教学,就是要依据学生自身情况的不同,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其进行教学。如果教师对学习态度不一样、情感水平不一样、学习兴趣不一样的学生教授相同的教学内容,且进度和方式也是一样,这将会造成学校兴趣浓厚、态度主动性的学生受到那些学习态度不好学生的影响,慢慢就没有了学习的兴趣,其学习成绩自然就下降了。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学习态度的不同、学习基础的不同、学习兴趣的不同,做出合理的分班教学,可以将其分为一班、二班、三班,然后依据不同的班级学生情况,设计好不同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上课。比如,对应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可以使用演示性探究方法进行教学;对于基础好、自主学习能力强、学习态度好的学生来说,可以使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去鼓励他们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如果其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地解决,多和学生进行沟通讨论,对于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要及时地巩固和复习,还要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然后对学生不足之处加以总结和分析。

五、形象比喻,贴近生活

在信息技术的VB程序设计中,涉及到知识点都是比较抽象的,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比如,VB程序设计中的算法等概念,很多学生都会对此不理解。而对于教师来说,则是把复杂的知识点简单化,把里面涉及到的知识点和理念讲解得通俗易懂,这就需要教师对此进行深度的探究,多运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例子,将知识点融入学生平常的生活中去,这样学生就会比较容易理解吸收。

例如,在讲解传统的程序设计和VB程序设计之间的差异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做菜”为具体的案例,形象生动地讲解知识点,尽力做到让学生通俗易懂。多以具体的生活案例,让学生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类比,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

六、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要想上好初中信息技术VB程序设计这一方面的知识点,首先应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学习此门课的心理,要避免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同时,在上课的过程中,要将课程上的知识点和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相互结合,做到通俗易懂。教师举的案例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要形象生动。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对其进行不同的教学,针对不同学生所用的教学方式、教学进程应该有所差异。

参考文献:

[1]傅骞,解博超,郑娅峰.基于图形化工具的编程教学促进初中生计算思维发展的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9(04):122~128.

[2]沈小青.Flash情景动画制作对中学生计算思维发展探讨[J].福建电脑,2019,35(02):131~133.

[3]沈丽民.翻转课堂在《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与电信,2018(08):59~61.

[4]林秀琴.中职《VB程序设计》实施“目标倒推法”教学研究[J].黑河教育,2018(07):87~88.

猜你喜欢

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任务驱动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程序设计课程中计算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民族高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
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在电子技术课程中的应用
算法的案例教学探析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网络应用服务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艺术专业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