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比培养法和PCR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的比较研究

2019-10-21雷星田松娅雷英俊

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6期
关键词:生殖道例数灵敏度

雷星 田松娅 雷英俊

【摘  要】目的:比较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和培养法在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解脲脲原体检测中的诊断价值。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妇科、男性科从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间就诊的、疑似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128例,采集所有患者尿道或者是宫颈拭子同时进行解脲脲原体的液体培养和PCR法检测,评估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128例患者中,解脲脲原体真阳性患者37例,女性感染率81.1%明显高于男性感染率18.9%(P<0.05);PCR法检测的特异度98.9%、灵敏度100.0%均高于培养法的94.9%、61.2%,且灵敏度数据间的差异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R法与培养法都能用来检测解脲脲原体,但PCR法较之于培养法有更高的灵敏度。

【关键词】聚合酶链式反应;培养法;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脲原体

【中图分类号】R6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6-0060-01

解脲脲原体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和不育症、围产期感染与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生都密切联系[1],同时也是性传播疾病的一个关键病原体[2]。近些年在临床上,由于解脲脲原体所导致泌尿生殖道感染发生率愈渐提高,受到临床学者的广为关注。我们认为,对疑似患者做解脲脲原体检测意义重大。培养法是检测解脲脲原体的传统方法,随着研究的深入,PCR法也被逐渐的应用到临床检测中,本文便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1资料来源和方法

1.1标本来源

观察对象为我院妇科、男性科从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间就诊的、疑似为非淋球菌性尿道炎患者128例,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71例,患者年龄最小的是17岁、最大的是59岁,平均年龄为38.2±2.7岁,病程从1周到3周不等,平均病程为2.1±0.3周。所有男性患者皆有輕度的尿急、尿频和尿道刺痒感表现,部分患者尿道口残留有稀薄分泌物,女性患者则有外阴瘙痒、下腹不适、白带增多等症状表现。排除掉近十天内有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服用史者。

1.2方法

先进行标本的采集。叮嘱受检者于采样前2h内不能排尿。

男性:先用灭菌盐水清洁尿道口,将男性用无菌拭子伸入尿道2-3cm,用力旋转1-2圈,取出拭子;

女性:先清洁宫颈口过多的分泌物,将女性用无菌拭子伸入宫颈内2-3cm,用力旋转1-2圈,取出拭子,取出的分泌物应略带粘膜。

1.2.1PCR法

往样品收集管中加入1ml无菌生理盐水,充分震荡混匀,然后把全部液体倒入1.5ml的灭菌离心管中,棉拭子靠近离心管壁挤干后丢弃。取所得溶液,以12000rpm持续离心5分钟,除去上清液,于沉淀中掺入50ul的DNA提取液,混合均匀后,静置10分钟左右,将5ul上清液加入到含有解脲脲原体的Taq中做PCR反应。

1.2.2培养法

收集到的标本拭子插进培养瓶,于接近液面上方的瓶壁处反复挤压、旋转拭子,促使拭子中的样本有效渗入到培养瓶中。混合均匀之后,取100ul加入检测卡的各孔位中,滴2滴无菌矿物油,盖上盖,于35~37℃的环境下孵箱培养。48h后,若培养液颜色无改变,判断为阴性,若培养基颜色由黄色变至红色,判断为阳性。

1.3判断结果

①真阳性为:2种及2种以上的检测所得结果皆为阳性;②真阴性为:2种及2种以上的检测所得结果皆为阴性;③灵敏度为:真阳性例数/(真阳性例数+假阴性例数)×100.0%;④特异度为:真阴性例数/(真阴性例数+假阳性例数)×100.0%。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资料均由同一人录入到EXCEL,保证资料准确、无误。将数据建立的EXCEL数据库导入SPSS20.0软件,用±s来代表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认定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2.1检测结果分析

128例患者中,解脲脲原体真阳性患者37例,占28.9%,男7例、女30例,分别占18.9%、81.1%,两者差异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x2=28.595,P<0.05)。

2.2培养法和PCR法检测结果对比

由下表1中数据结果可见,PCR法检测的特异度98.9%、灵敏度100.0%均高于培养法的94.9%、61.2%,且灵敏度数据间的差异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培养法和PCR法都是临床检测解脲脲原体的常用方法,其中培养法的操作简单,同时还能做药敏试验,适用于基层医院,但样品中易混入其它微生物比如说念珠菌、变形杆菌等,可能会使假阳性结果提高[3]。PCR法则能快速、精准且灵敏的检出病原体中DNA,可有效避免由于污染而导致的假阳性,能更灵敏和精准的反应出病原体感染情况,有一定技术条件的医院都能开展[4、5]。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来看:PCR法检测的特异度98.9%、灵敏度100.0%均高于培养法的94.9%、61.2%,且灵敏度数据间的差异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这两种方法都能用来检测解脲脲原体,但PCR法较之于培养法有更高的灵敏度,建议在实验室条件较佳的医疗机构着重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欠欠,仵恒立,胡军婷等.荧光定量PCR检测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和解脲脲原体结果分析[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32(3):312-314.

[2]张艳,华川,李苏利等.解脲脲原体生物群分布与耐药性差异研究[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16,32(1):45-50.

[3]胡盛君.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的核酸鉴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1):53.

[4]黄会,赵香依,吴多荣等.荧光定量PCR检测女性生殖道解脲脲原体原体的应用评价[J].海南医学,2015,27(18):2720-2722.

[5]金宁,刘文力,杨琳等.泌尿生殖道炎细小脲原体PCR检测结果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14(5):304-307.

猜你喜欢

生殖道例数灵敏度
前列腺癌应用动态增强MRI联合DWI的诊断效果分析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生殖道感染是导致不孕的原因之一
阻力系数为定值时弹道参数对气动参数灵敏度分析
增强CT在结肠肿瘤诊断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研究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不同地区适龄妇女生殖道感染调查结果分析
数值越高,音箱越好?走出灵敏度与信噪比的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