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光不语 静待花开

2019-10-21梁爱群

关键词:思想教育城市化农村小学

梁爱群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越来越多的农村走向城市化,本文针对走向城市化的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行为,探讨思想教育工作方法。

关键词:城市化;农村小学;行为散慢;思想教育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进一步扩大,地处五象新区核心区的龙岗村大量土地、山林被征用,周围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使得龙岗村从一个普通的农村行政村变成了繁华热闹的开发区。经济的富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电脑的普及让学生们的眼界更开阔,见识更广。然而,许多农村家庭也已经无地可种,传统农村孩子刻苦学习脱离农田的学习动力渐渐消退。相较于十年前,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要求有了很大改变。结合多年来在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摸索、探究,笔者就高年级学生懒散、不守纪律的行为现象提供以下思想教育方法。

一、谈话遵循三“不”原则,找准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一)不在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候谈话

高年级的孩子正处于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有未成年孩子的幼稚行为、情感,又有青春期孩子的叛逆。当他与同学或老师有激烈冲突的时候,往往表现得很激动的,对情绪的反映强烈。在情绪化心理的驱使下,这样的孩子容易对同学采取骂人、动手打人等过激行为,对老师的劝导容易产生对抗心理。这时以硬碰硬,只会造成矛盾的进一步激化。所以,当学生处于矛盾冲突激烈的时候,老师先制止学生的过激行为,让学生独处,待其冷静之后再进行谈话。

(二)不在有外人围观的时候找学生谈话

学生也是人,也有面子和自尊心,往往当有同班同学或其他外人围观的时候,不愿意与老师坦诚沟通交流,将造成思想教育的收效甚微。因此,避其锋芒,退而改为从旁深入,则是更有效的方法。与学生交谈的最好时机,应在学生情绪平和,没有他人围观的时候,这将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尊重。

(三)谈话不轻易找家长介入

人非完人,孰能无过,学生也是如此。在学生犯错的处理方法上,有些班主任无论事情大小,均会找家长交谈。高频率的家长谈话,一方面容易让家长产生厌烦心理,出现家长不敢接或是不想接老师电话,另一方面容易让学生滋生“老师除了会向家长告状,也没什么招数”的心理,对老师教育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应掌握度。笔者只在触及原则性的大错时才会主动联系家长,给学生以回旋余地,有时还会征求学生的意见,让学生自己来决定是否让家长知道事件,从而引导学生正视错误,并明白“犯了错能有一个好态度并及时改正”更重要,这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沟通遵循平等原则,铺垫公平沟通的桥梁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师生沟通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切不能以老师高高在上的姿态去指责或训斥。与高年级孩子的沟通,必须放低身姿,放下成人的高度,站在孩子的角度去交流。当学生逃学、旷课、打架、欺负人……请先放下身姿,先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弄清楚,理清前因后果,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不偏袒,不误解,有理有据,以理服人,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执教以来,至今有一个案例让笔者印象深刻:

小C是一名学习、纪律都不如人意的六年级(3)班男孩子。刚开学一个星期,就对家人和同学说不读书了。之后,无论家长、老师、同学怎么劝说,他也不愿意来学校上学,问其为什么不愿意上学,他闭口不言。老师天天去家访,家访时无论他与家长、老师如何约定,甚至承诺第二天早上就去学校,可是第二天,家长亲自送到学校门口,他一转头的功夫就没影了。如此来回几次,最后干脆失踪,白天连人都找不着了。小C在班里有几个好朋友,有些家长、老师不知道的事情,孩子之间可能会知道。笔者去找那几名孩子谈话,最后从他们口中得知,小C暑假期间都在一个大排档帮忙端菜洗碗,大排档老板管吃,一天还给30块的工钱(小C人长得高高大大,咋一看就像十八岁的人)。这一个多月下来,小C也挣了一千多块钱,他觉得自己也能挣钱养家了,所以不想来上学了。再深入了解,笔者才知道小C是想挣钱给妈妈治病!由于小C的爸爸常年在外,家里家外都是妈妈一个人在操持,积劳成疾,腰腿一直不好。为了生计,小C 的妈妈只能拖着病痛的身体上班挣钱养家。当笔者把这个情况告诉小C的妈妈时,他的妈妈哭得泣不成声。接下来,小C的妈妈找了大排档的老板,断了小C打工的后路。而笔者一连几天在小C可能出现的地方晃悠,终于有一天早上在学校路口的小商店见到了小C,拉着他的手,把他带回了学校。没有责骂,没有训斥,设身处地站在小C的立场,站在家长的角度,从现实生活出发,分析利弊。经过一番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交谈之后,小C回归了正常的学校生活。

三、设立成长档案,使之成为成长岁月中的助力机、矫正器

为表现比较突出的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卡,与学生本人商量,制定小目标,每天按自己制定的小目标去约束自己的行为。由各班主任、科任老师记录学生在一节课中的表现,学生看看自己能做到哪几点,每天下午放学前拿给笔者看。笔者根据学生一天中的表现,或表扬或指导。开始时老师一定要一个一个跟踪指导,实现小目标时给予小小的奖励,或一颗糖,或一张卡片,或一本小笔记等等。因为这些学生,在班上很少甚至从来没有得到过老师同学的表扬,更不要说奖励了。当他们因为自己小目标的实现得到表扬、奖励时,内心往往会被触动,从而也促进了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转变。

四、给予信任,适当“示弱”

对于纪律散慢的学生,除了多关注,更应该给予更多的信任,甚至“示弱”激发孩子善良的本性。笔者曾经接触过一名学生,爸爸好赌,妈妈在他们两兄弟年小的时候就离家出走,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着家。爷爷总觉得家庭的不和亏欠了孙子,对两个孙子溺爱有加。孩子犯了错,被老师批评后爬墙逃课,在外晃荡不回家、不到校。班主任将爷爷请到学校,他进门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的孙子不做作业,你们老师都批评他、骂他,搞得我的孙子都怕老师,都不愿意来学校了,我要到校长那里跟校长反映,告你们老师。好不容易老师将爸爸请来学校,爸爸一见孩子,就想动手,并严厉地训斥孩子。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要深入了解孩子。笔者通过多种方式去了解这个孩子的家庭背景,有意无意地接触他,比如,请他帮忙拿作业,到办公室拿杯水,发作业等等。在他对笔者不反感、没有戒备心之后,慢慢找各种话题跟他聊天。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虽然这个孩子纪律散慢,无心学习,他在家里却很孝顺爷爷,很讲义气。虽然有爷爷,但他更渴望得到爸爸妈妈的爱。当笔者和他谈起他的父母时,他在笔者面前流下了眼泪。他不羁的外表下埋藏着一颗脆弱的心。父爱母爱的缺失,让他把对父爱母爱的渴望变成了在学校的种种不良表现。深思熟虑之后,笔者决定投其所好,开始在班上表扬他,如他的衣服鞋子干净,夸他;他把课桌收拾得整整齐齐,夸他……为了让他每天按时到校,笔者故意跟他诉苦,说早上来学校路远,没有时间买早餐,有时连早餐都吃不上。然后跟他商量,问他能不能每天早晨上学的时候顺路带一份早餐。他高兴地答应了。笔者把一个星期的早餐费都交给他,让他早上随便买点东西来当早餐(其实很多时候笔者是吃了早餐才来的),告诉他,要是他不给带早餐,笔者那个早上可就得饿着肚子给大家上课了。他很认真负责,每天下午放学都会过来问:“老师,明天你想吃什么?”然后第二天早上笔者来到教室,总能看到他准备的营养早餐。其他老师曾问:“你给钱给他,不怕他拿了你的钱就花了,或者拿去上网了吗?”但是,这个孩子用他的行动向老师们证明,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事实证明,给予充分的信任,必要的时候示弱,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时候还是很有效果的。

五、耐心守候,静待花开

梦情在《将青春活成传奇》里说“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心平气和,淡泊流年。”“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一年四季开放的时间不同。”当春天到来,你的花还没开放,不要急,也许她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那也不要着急,因为他可能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用爱浇灌,用心守候,德育繁花终将绽放。

猜你喜欢

思想教育城市化农村小学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关于高中班主任思想教育的创新方式摭谈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