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相思江蒋家坝地段滨水公园景观设计前期调研
2019-10-21梁添凯
梁添凯
摘要:城市的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此空间区域的景观设计愈来引起人们的重视,其独特的地位成为城市的一道亮丽风景線,也给人们提供了不一样的休闲场所。本次考察为未来开发滨水公园为目的,基址位于桂林相思江蒋家坝地段,预计为此地进行滨水景观改造。
关键词:景观设计;滨水景观;在地性;文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153-01
1研究意义
在相思江蒋家坝地段打造滨水公园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首先,就目前国内的河流与滨水地貌况来看,许多河流生态景观资源遭到破坏,生态、景观多样性受到威胁;由于河流滨水地开发过度以及某些人为的因素,许多原生态的自然形式标志遭到破坏,损害了河流生态景观的健康程度。
其次,雁山区的地理环境及条件优良,运输交通等各方面较为便利,拥有成为一处优秀旅游胜地的资质。而近年来桂林市委、市政府的有关政策也引导雁山区主动融入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建设并规划“三区两带”(科教园区、低碳经济产业示范园区、桂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桂阳公路黄金旅游带、漓江东西岸生态休闲旅游带)为目标,使雁山的旅游优势更好地体现出来。
2 基址调查分析
2.1 交通道路分析
基址区域人烟稀少,除了一条人造环河步道外,交通设施基本上处于未开发状态。交通现状混乱,唯一步道为混凝土砖铺成,由于人少,使用率低,步道某些地方已经被杂草掩盖,给行走的人增添了麻烦。
目前此步道的宽度为3米,水面与步道的垂直距离为0.5米,步道与岸堤的垂直距离为2.8米,因为步道环河而建,且河的两岸均有设置,所以项目区域内步道总长大约为730米,除此不到外,其余地区基本上没有可以行走的正常通道。
2.2 周边现状分析
目前设计区域内部陆地是由农田、荒地、步道组成,加以一座烂尾桥墩,西北部的陆地则有农民开垦种植农作物。北部是广西师范大学,北部偏西为广西师范大学四期学生宿舍,与之相隔一条机动车道,机动车道两旁辅有人行道并种植乔木;东北部是广西师范大学教职工小区;东部为泥土荒地;南部则是奇峰河段;北部是一驾驶学校,主要培训的是师大的大学生。
2.3地形植物分析
地形岸堤上为平原,基本上没有起伏,岸堤高于步道,与步道之间形成大约二十五度的坡度,之间高差大约2.8米,步道与水面的高差大约0.5米。土地利用则大多数为荒草地、黄泥地,西北部的陆地目前被农民开垦用来种植农作物,水土类型与周围类似。
现阶段项目区域内的植物基本上是杂草丛生,毫无规划状态,唯独在西部偏北的陆地有农民开垦,其他区域的植物系统杂乱无章,分布混乱。
3 在地性文化
桂林位于广西北部,文化上融合岭南、西南、壮族各种文化,且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拥有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是广西文化的代表。雁山作为桂林的一个辖区,各种文化可谓是与桂林文化一脉相承的。
笔者的方案必定得融合当地的文化,在设计中表现出当地文化元素,必须得了解雁山的传统建筑文化与形式。本次考察的地方主要以桂林阳朔为主。阳朔与雁山相隔十几公里,语言文化基本一致,所以打算结合阳朔的建筑景观元素来对此地进行设计。
阳朔西街的建筑目前大体留下了曾经的传统形式,与骑楼有几分相似,吸收了各种文化,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阳朔风格。西街传统建筑屋面大多数使用小青瓦,民居主要以两层建筑为主,而商业功能的建筑多数为三层。古建筑基本上以木结构为主,功能的设计以防雨、防晒遮阳为主,设计严谨,这能更好地保护外墙,维持其美观和保持质量,看得出古代建筑师对建筑设计的要求之高;披檐的应用也显得非常巧妙,让传统的西街民居的建筑越发亮丽。西街的传统民居、建筑的墙身有两种类型:一是木质、木结构的暗红色墙身,二是砖木为结构的白粉墙墙身。在门、窗、装饰等物件上,均使用西街传统的风格,既木花格门窗。以上风格元素,建筑墙身的“西街风格”就形成了。
4 结语
本设计为了建设一个更美好的雁山,本着为雁山的建设做贡献,不怕辛苦地实地考察,刻苦钻研知识设计,希望最终的方案能达到优良的水平,在美丽的雁山画卷上再添一处点睛之笔。在中国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景观设计必定要跟进时代的步伐,紧跟最先进、最科学的理念,努力钻研,结合传统并加强创新,响应国家的号召,及时了解新走向、跟进新走向。为景观设计在中国的发展铺好路,让景观设计的未来充满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向荣.西方现代景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成玉宁.湿地公园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3] 蔡梁峰,吴晓华.景观设计之曲线之美[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5.
【通联编辑:唐一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