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意农业旅游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开发

2019-10-21祁玲朱自强

度假旅游 2019年2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祁玲 朱自强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作为乡村旅游载体的田园综合体,在建设理念和建设模式等方面形成了一定共识,同时也表现出了特色不足,内涵不够等问题,只有基于保护乡村生态本底的原则和前提下,强调规划引领,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将创意农业旅游项目与农村环境、农产品开发、旅游产业服务融合发展,才能让全国各地田园综合体旅游项目建设有模式可循,有特色可言。

关键词:农旅融合;农耕文明;本土特色;乡村振兴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517(2019)02-0006-02

随着中央对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重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也备受大家关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模式已形成共识,不断推动着农业的转型发展,在此背景下,中央于2007年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出了“田园综合体”概念。

1 田园综合体概述

1.1 含义

田园综合体是以农业为主导,以农民充分参与和受益为前提,是以农业合作社为主要建设主体,以农村用地为载体,融合工业、旅游、创意、地产、会展、博览、文化、商贸、娱乐等相关产业与支持产业,形成多功能、复合型、创新性的地域经济综合体。

1.2 国内外发展情况概述

(1)国内田园综合体发展概况

我国从2010年开始逐渐探索田园综合体发展模式,以无锡田园东方为引领,浙江也开始了对田园综合体的不断探索,至此,江浙发展模式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样板。

2012 年,内地第一个田园综合体项目——无锡田园东方落地实践。它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等产业为一体,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融与可持续发展,通过“三生”(生产、生活、生态)、“三产”(农业、加工业、服务业)的有机结合与关联共生,实现生态农业、休闲旅游、田园居住等复合功能,因此也成为目前国内田园综合体项目的典范。

(2)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

国外的休闲农业起步较早,对乡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利用意识和做法都比较成熟,如法国的普罗旺斯素有法国农场之美称,其花卉的种植不仅吸引了世人的目光,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良好互动的典范;纳帕是美国著名的葡萄酒产区,形成以葡萄酒产业为核心的主题庄园,依托葡萄的种植与酿造,将产业链延伸到制造业、医药业、房地产业、旅游业等全产业链的集合,给我国发展田园综合体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2 田园综合体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田园综合体作为乡村振兴的副产物,发展时间短,还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全国各地陆续开发中暴露出以下常见问题:

2.1 基础设施薄弱

田园综合体所在乡村大多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但道路交通、能源、网络、厕所等基础设施条件较差,有的通往田园综合体的道路没有铺设水泥路,严重影响了可进入性;有的没有4G网络覆盖,影响了游客的出行体验,厕所等基础设施配备不足,男女蹲位比不够,缺少第三卫生间配备,都是目前存在的比较明显的问题。

2.2 产业体系不全

田园综合体提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将农产品、自然风光、乡土文化、劳动力,甚至返乡农民等多种资源进行整合,既要满足农业观光,又要实现农事体验,还要深度开发农产品,充分解决农村劳动力过剩问题,目前的田园综合体开发中,大多仅仅是把原有的农村土地变成了农业观光园,解决了一部分就业,但是产品的链条还不够完整,尤其是在农产品的深度加工,民宿的开发等方面还未成形。

2.3 特色创新不足

美国的玉米迷宫、西班牙的番茄大战都是充分利用地形和特色农产品进行开发,增加游客体验和参与度的成功范例,而我国大多数田园综合体建设时,并没有找到自己清晰的定位和地方特色乡土文化,只是一味地模仿。

2.4 文化内涵不丰富

田园综合体作为农旅融合项目,既要充分利用鄉村美丽自然环境,也要有效传承和发扬农耕文明和地方文化。大部分建设成熟的田园综合体采用专门修建农耕文化博物馆的形式,展示农耕文明,这样可以集中展示乡土文化,不过耗资较高,很多田园综合体并未意识到文化融入建设中的重要性,仍然以自然观光为主,或者文化融入运用不恰当,尤其是与地方文化联系不紧密,不能与游客形成情感共鸣。

3 创意农业典型案例分析

国外的创意农业在较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多模式,以德国、荷兰、日本、英国和美国模式为代表。

德国模式是将休闲创意农业选址在城市或近郊区,以发展市民农院和休闲农庄为主,主要为城市生活人口服务,突出生活服务功能,并宣传科普环保知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典型范例。

日本模式将蔬菜、水果、多作物、多品种的农产品进行深度加工,并突出产业融合功能,开发多功能致富型产品,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多样化农业。

英国模式有近四分之一的农场在发展农业旅游,由农场主直接开展,按照旅游环保型、景点小型化的发展模式,让旅游与文化紧密结合,开展乡村生产生活体验,设立农业展览馆,开发农场特有的手工艺品、餐饮和住宿、儿童娱乐等产品。

美国发展创意农业以休闲观光农业为主,开展骑马、采摘、观鸟等特色活动,并以博览会的形式吸引游客,最有特色的便是玉米迷宫了,美国创意农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4 创意农业旅游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开发路径探索

针对目前我国田园综合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创意农业发展的典型案例,可以看出,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需要创意思维,根据我国国情和地方文化本底进行合理开发。

4.1 规划引领,科学构建开发格局

田园综合体属于大型的农旅融合实体,需要由专业机构对田园综合体的建设选址进行实地考察,对供地情况进行全面了解,选择满足供地条件且面积适合的区域是首要前提,在保护乡村自然环境的前提下,把保护环境知识、农业科普教育、地方文化传承的理念融入规划设计中,多规合一,科学规划出乡村风貌观光区、农旅融合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区、农事休闲体验区、康养度假疗养区、农产品加工销售区、乡村特色食宿区。

在乡村风貌观光区,要在坚持将保护生态本底原则下,充分挖掘地方文化,将乡村风貌和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无法复制的风光景观,以都江堰为例,其水利工程便是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结合水利工程的整体形象,可以在田园综合体区域打造水利工程的大地景观。

在农耕文化展示区,可结合乡村景观开辟专门区域展示农耕文明。以都江堰为例,现正在建设的“灌区映像”项目,便充分展示了稻虫共生的自然生态环境,揭示了最本质的生态文明现象,于无形中普及了农业知识,也加强了保护环境的理念共识。

4.2 融合三产,积极营造旅游氛围

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再深挖地方文化特色,从农产品加工、生态食品包装、特色民宿打造等方面进行创意设计,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

在农旅融合示范区,打造乡村旅游特色产品,或花卉、或树木、或养殖、或采摘,形成静可观花观鸟,动可爬山采摘。以都江堰为例,天府源田园综合体具有大面积猕猴桃种植园,既可开展园林观光,又可开展猕猴桃采摘,同时还可以开设猕猴桃课堂,并将猕猴桃进行深加工,改变目前只卖初级产品,技术含量低且经济效益不理想的现状,将猕猴桃产业链逐渐从一产扩大到二产和三产融合发展。

在康养度假疗养区,尽可能保持原生态环境不变,加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建设,将通景路贯通,新修或改建符合标准的旅游厕所,提升整体环境的服务功能,针对都江堰而言,可以针对高端客户或老年群体开发养生课堂,提供高端或私人定制服务,打造养生天堂。

在乡村特色食宿区,用最原生态的食品吸引游客,用最原滋原味的加工打动游客。民宿建造上,尽量使用生态材料建造和装修,体现浓郁的乡土风情。以都江堰为例,有特色的林盘民居,民居掩映在林盘中,别有一番风味,在林盘中开发民宿,又是一大亮点。

4.3 发动农民,努力振兴乡村风貌

开发田园综合体,需要发动当地农民积极参与,一方面,开发田园综合体是带动当地农民将农村土地资源盘活,进行农业供给测改革,促进农业转型升级发展,既美了乡村,也富了农民。另外一方面,不能盲目开发,不能以牺牲环境、破坏生态作为发展旅游的代价,要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理念。除了发动当地农民,还要想办法吸引在外务工的青年返乡,将他们培育为新型职业现代农民,爱农业、懂技术、会经营,振兴乡村风貌。

田园综合体的建设归根结底是在保护乡村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通过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和农耕文明,发展创意农业,积极鼓励农民和返乡青年参与,使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旅游氛围,达到既改善当地农民居住環境,也给城里人提供休闲娱乐、旅游度假、健康疗养的良好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统一,建设具有浓郁本土特色的美丽乡村。

参考文献:

[1] 轰伟. 创意乡村 4.0 视角下的田园综合体建设[J].视点,2017(8).

[2] 孙学立.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组织模式及路径创新[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

[3] 史云,杨相合,谢海英,等.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实现形式—田园综合体[J].江苏农业科学,2017,45(24).

[4] 张海东,徐小俊,曾小红,等.世界创意农业模式在海南省全域旅游田园综合体建构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农业学报,2017,29(11).

[5] 张泽林,陈祖贵,任旭东.顺应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探索建设独具特色的田园综合体[J].发展,2017,7.

[6] 罗向明.都江堰玫瑰花溪谷项目致力打造城乡统筹发展典范—四川首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初步呈现[N].四川日报,2018,1.

[7] 杨新立.安吉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美丽经济—田园鲁家“无中生有”日日兴[N].浙江日报,2017,12.

[8] 白春明,尹衍雨,柴多梅,等.我国田园综合体发展概述[J].业界观察,2018,2.

【通联编辑:代影】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