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2019-10-21林俊成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3期
关键词:教学问题语文教学小学

林俊成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目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部分问题,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本文首先分析了语文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关改善建议,以此供相关人士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教学问题

引言:

语文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有重要影响。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仍存在部分教学问题,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体现出语文教学的不足之处。要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首先应分析当前教学中的问题,要以学生為本,积极改进,以下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分析

1.1教学方法缺乏针对性

教师应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实行针对性教学,让不同水平、能力的学生都有所进步。然而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习惯对全体学生采取相同的教学标准,导致部分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进步迟缓、一些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很难有突破。比如在写作教学中,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质量,会让学生套用范文的格式进行模仿。这种方法虽能在短时间内使学生写作质量有所提高,但是缺乏实践性,一旦超出常用的写作范畴,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出现退步,并不能体现学生真正的写作水平[1]。

1.2多媒体工具运用问题

多媒体能辅助教学,帮助教师打造适宜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体验到课文中的情境,具有促进教学的作用。但教学中往往存在应用不当的问题,教学时会过于依赖多媒体。一方面教师会在设计电子课件时过于重视观赏性,设计了很多生动的图片和效果,导致学生精力分散,不利于教学;另一方面,教师会提前将重点知识进行总结,在教学时本该是提问的环节却直接展示出了答案。比如启发学生思考与木字旁有关的生字时,教师直接展示了生字内容,导致学生缺乏思考过程,师生互动效果不佳。

1.3忽视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语文学科是一门实用的语言类课程,教师不仅要重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现实教学中,教师会要求学生熟读课文、背诵课文,却疏于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即便能熟练背诵古诗词,却不能流利地与人交谈,不懂如何组织语言,对成语、词汇的使用也不恰当。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时期,应在语文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让语文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

2.改善语文教学问题的相关建议

2.1因材施教,完善教学方法

教师要正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差异性,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获得进步。比如上文中提到的写作教学,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语文能力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要求学生仿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要求能力较强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仿写一段新的语句,对于仿写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套用教材中的例句,换上新的词语。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与自身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相符的教学要求,有助于学生积极学习,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也会逐渐增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用千篇一律的教学面对所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并根据教学进度不断调整策略。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分享微课视频、翻转课堂等形式完善教学,针对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实施针对性的教学[3]。

2.2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应认真分析多媒体对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并合理运用,避免让多媒体喧宾夺主,影响师生互动。第一,要合理设计课件。课件内容应避免杂乱、奇特的设计,以免学生注意力分散影响教学;第二,要合理创设教学氛围。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像、视频、音频,烘托教学氛围,使学生感受到课文描述的情境;第三,要熟练运用课件。教师应提前设计课件,根据教学计划做好电子课件的展示设计,避免出现提前公布答案或陈述内容过多,无法突出重点的问题。如教学二年级下册《绝句》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与诗句内容相符的短片和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古诗描述的自然环境,促进学生对诗句内容和内涵的理解。总之,应合理应用多媒体,以师生互动为课堂上的主要教学手段,使多媒体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4]。

2.3重视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锻炼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使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写作教学为基础,让学生将一段内容记录在本上,进而要求学生大声朗诵自己的作文。对了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也应在教学中多提问、多启发,使学生养成逻辑思维,能做到条理清晰地表达。比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秋天的感悟。启发学生思考“你在秋天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对秋天的气候有什么感受?”通过巧妙的引导能给学生新的启发,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逐渐能学着自己思考问题,组织语言。应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美,让学生通过阅读、写作、演讲体会语言的魅力,激发学生的热情,从而强化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结束语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创新和探索,一方面要传授基础知识,另一方面也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应以学生为核心,相信只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不断调整策略,一定能促进学生的语文水平提高,改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郭美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7,10(3):129-130.

[2]  席煜,席贵丽.浅析新课改下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9(13):78-78.

[3]  周胜华.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神州,2017,16(7):105-105.

[4]  何东艺.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外语文,2018,8(12):141-141.

猜你喜欢

教学问题语文教学小学
硬笔书法教学问题及解决对策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给排水工程课程教学设计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