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
2019-10-21杨德秋
杨德秋
摘 要:阅读能力不仅是学生理解文本语言知识的重要能力,也是未来的关键技能。在这方面,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需求,采用更加科学合理的方法培养和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和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应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技巧;培养策略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内容,阅读教学是理解、吸收书面信息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教学的不断优化,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能力的不断提升。对此,作为各项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充分尊重、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阅读兴趣、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培养和指导,从整体上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积累更多适合自己的阅读技巧。
一、重视预习活动的优化设计
为了确保不同层次学生的阅读能力都能够得到科学的培养与提升,获得更高的学习效率,教师应结合其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与需求,设计更具针对性的预习活动。作为阅读技巧的关键组成部分,预习活动的多样化,也有助于从不同层面来帮助学生积累并丰富阅读技巧。在每一次开展阅读教学之前,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自学,标注好文章中的重点词句,对存在疑惑的地方进行深入思考,并尝试着运用自己的方法来有效解决各类问题,这样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也可以进一步完善其阅读思维。
例如,某教师在讲解文章时,就设置了这样的方案:首先,认真阅读全文;其次,将文章中的生字词标注出来,并通过各种工具书来学习并掌握;再者,针对文章中存在的有疑问的内容,通过反复阅读思考来尝试解决;最后,将自主学习探究无法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预习布置,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自主预习中准确把握学习重、难点,也能够为课堂各项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不仅是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重要动力,也是快速、准确掌握各项阅读技巧的重要前提。对此,教师在传授阅读技巧的过程中,应重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鼓励小学生参与到开发阅读技巧当中去,并在此过程中轻松掌握各项阅读技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加强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诵读与默读习惯。熟读成诵不仅有助于语感培养,也能够加强相关知识的衔接。要想获得更广阔的语文天地,还需要不断加强课外阅读的学习,经常阅读一些报刊,以此来不断扩大、视野,积累更新颖、多样化的阅读与写作技巧,促进其语文综合素养的不断提升。
2.积累整体习惯。语文教材中经常会提供一些学习例文,其中涉及到很多生字词、修辞用法等基础知识。对此,教师应积极督促学生善于归纳整理,更系统化、规律化的积累知识,也在此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阅读水平。
3.提问答疑习惯。要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推测、分析和感悟,在此过程中掌握一系列阅读技巧,并通过发挥想象力,来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不断拓展语文思维能力。
四、强化多种练习,增强阅读能力
现阶段,很多小学语文教材都改变了传统的练习方式,着重强调了积累运用,而不是盲目的开展基础训练,充分体现出了教学理念的变化,充分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要想达到这些目的,仅通过教材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不断加强课外阅读来增强理解,提升综合素养。其中口语交际练习与日常课外阅读往往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在开展《怎样保护环境》的口语交际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先引导学生查阅环境保护方面的资料,让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进一步了解一些破坏自然环境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可能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見解融入其中,真正实现有目的阅读,这样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阅读学习积极性,积累阅读技巧,也有助于拓展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五、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多样性的问题,注重发散性和启发思维性问题的设置,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问题教学方法的使用并不是很充分,在对小学生阅读教学能力的培养中,要重视发挥问题教学的有效性,挖掘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阅读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阅读技巧。
六、结束语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衡量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授学生各种阅读技巧不仅可以帮助他们进一步巩固课堂知识,还可以使他们对课程有更深入的了解,真正感受到语言的魅力,逐步深入到文学作品中,促进其欣赏、综合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君.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6(20):71-72.
[2]刘羽.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7(5):143.
[3]林远梅.探寻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技巧的培养[J].小作家选刊,2017(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