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

2019-10-21刘燕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35期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

刘燕

摘 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历经数千年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智慧的结晶,有着丰富多彩的思想与内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充分挖掘出教学内容中蕴藏的思想内涵,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促进其爱国情怀、民族意识以及文化认同感。基于此文章将主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展开研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初中语文 渗透

语文学科所蕴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且具有典型的人文特性,所以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只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势必无法保证学生形成独立思想,甚至会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的建立产生负面影响。[1]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去适当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对民族传统文化产生认同的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初中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黄金期,其人生观与价值观会在这一阶段逐渐建立,通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传统文化去感染学生,促进其高尚道德品质的养成,助力其健全独立人格,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

2.强化学生社会适应能力

现在的初中学生大多家庭条件优越,所以在生活中往往会表现出责任感缺失,作为培养与教育的关键时期,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渗透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这些良好品质对其今后适应社会有着很大的帮助。

3.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当前初中学生接触的文化来源极广且多种多样,但是对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却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将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进行相互渗透,能够让学生从小接触到传统文化,在充分感染下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与弘扬者。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对策

1.积极转变语文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标的提出与实施,教师也应当认识到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应积极创设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2]所以,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不仅要对传统文化知识内容予以引入,还需对落后的教学理念积极转变,具体来讲教师需要改变过去在课堂教学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其心理需求及思维发展提高重视,为学生提供充分表现个性与想法的机会,从而由过去单向传输向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

比如,在讲解《出师表》相关内容时,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扮演的引导者角色,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去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如教师可提出探究性问题“文章中写道的‘亲小人,远贤臣这句话在三国时代有哪些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能够体现”等等,从而促使各小组学生能够通过翻阅各类资料去寻求答案,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了解。此外,在讲解到“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时,教师可将“三顾茅庐”的典故向学生介绍,让学生根据典故去自主分析刘备与诸葛亮的人物品质,同时进一步引导學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去体会真诚待人的处世道理。

2.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

从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所用的教材来看,尽管其中蕴含了大量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设置上主要以应试为主,导致过于看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中的人文性。具体来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仅仅关注教材意思的解释,却甚少利用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对学生形成培养,所以要想实现传统文化的良好渗透,还要把握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文特性,才能够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实效。此外,通过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让学生对优秀思想文化知识深刻了解的同时,也能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在初中语文教学当中便能够从教材中找到许多既富有人生哲理,同时也蕴含爱国思想的诗文,如杜甫在《春望》中写道“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充分体现出了诗人的家国情怀,类似于这样的教材内容众多,教师应当对此充分挖掘以及深入讲解,力求传统文化的有效渗透。又如,在学习孟子的《鱼我所欲也》这篇文章时,教师应当深入讲解孟子以鱼和熊掌的取舍引申出对生与死的取舍,进而提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对孟子的主张讲述清楚,向学生传达“人应当保持善良本性,加强平日的自身修养,不做有悖礼仪道德之事”的思想,进而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去助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创新语文实践活动教学模式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于传统文化直接接触的机会并不多,但是在我们的身边传统文化随处可见,只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不易察觉,所以身为语文教师可以借助实践活动去深化学生对学习中习得的传统文化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凸显出传统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比如,在讲解《论语》这类文言文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论语》所蕴含的儒家文化有更为深刻的理解,教师便可对实践活动教学进行优化创新,利用课外节假日时间带领学生去参观孔庙、孔子博物馆等,深化学生对孔子这一人物的认知以及对古代科举制度、阶级划分等知识有所了解,从而对《论语》中所表达的内容产生深刻感悟。此外,部分学生对古诗词、文言文这类教材的理解较为吃力,教师同样可通过创新实践活动,开展古诗词朗诵大赛去吸引学生分组竞争,并且对所选择朗诵文本的个人理解进行表达,最终由教师与学生评审团进行点评。如此一来,在种种创新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促进传统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建设的栋梁之材,在教育教学中要针对其文化素养及道德品质进行正向引导。其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情感与文明,初中语文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将传统文化渗透其中,不仅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能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熏陶中去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维维.传统文化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31+33.

[2]牛红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对策[J].学周刊,2019(24):58.

猜你喜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机制研究
关于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