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语言学习到情感体验

2019-10-21吴世富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吴世富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发展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正在大力地开展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情感教育深化学生的情感体会,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新途径,本文就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情感教育做出了简单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在现代教育中的小学教学过程中,为了切实地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養,帮助学生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各位语文教师就要将培养学生的情感思想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进行。因为小学生刚步入校园,对于事物的理解和辨别能力比较差,通过情感教育可以让学生真实地体会到语文教育中的魅力,加深他们对知识的印象,激发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能力。为了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就要积极地分析学生的学习状况,仔细研究教学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选择合适的情感教学方法和素材,保证小学生可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充分地感受到不同的情感体验。

一、情感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1.可以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于新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若是一味地面对枯燥乏味的文字性知识,学生很容易就会降低自身的学习兴趣,分散注意力。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采用情感教育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引导小学生正确的定义语文学习,帮助小学生端正自身的学习态度,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情感教育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魅力,积极参加到课堂活动之中,与老师一起感受教学内容。情感教育方法的出现,能够将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话语层面上升到思想层面,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逐渐降低对老师的恐惧心理,提升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升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2.提升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除了要提升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同时还要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思维能力, 保证小学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已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灵活的应用。而情感教育的引入,可以帮助小学生在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的同时,激发自身的主观能动意识,提升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语文情感教育的实施,帮助小学生深刻的分析语文知识的思想情感,再结合自身在生活中的经验,对知识进行探索、对问题进行分析。情感教学为小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创新的氛围, 学生在这种环境之下会逐渐的感知到自主学习对自身发展的意义,养成好问、好学、好思考的学习习惯,增强语文学习的动力。

二、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小学生的思想情感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深入地实施情感教育教学模式,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教师就必须先激发起小学生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学感情的引导之下展开语文学习的探索。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教学情景,将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通过丰富、有趣的词汇和语言表现出来。或者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教学内容以视频、音频等形式展现出来, 让学生在视觉、听觉的双重感受下体会知识的思想感情。而且,小学生对于趣味性事物的好奇心强,若是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一教学特点,为学生进行教学情境的渲染, 那么就会显著的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降低他们理解知识的难度,感悟语文知识的情感[1]。

例如,教师在进行《大禹治水》这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直观的体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奉献精神,教师可以以动画、视频等形式,将文章内容通过信息化教学设备展示出来,让学生在这种生动直观的氛围下体会文章的情感。当学生情不自禁,能够将自己带入到课文描述的故事中时,教师就要抓住机会,将课本中的重难点知识引出,帮助学生理解。

2.注重课堂导入,提升学生的学习创新意识

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情感教育模式的引入,教师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艺术性,以科学合理的方法将教学内容和情感教育融合在一起,让语文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学习规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集中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就应该注重课堂导入环节,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鲜明的情感主旨拉开课堂教学的帷幕。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需要教师注重其与教学内容的相关联,不仅要明确地向学生表述出本节课的主旨,还要激发起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创新意识,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地表达和质疑,以多元化的思维看待问题[2]。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让学生联系自身平时在生活中与妈妈之间的互动以及自己对妈妈的感情。然后向学生说明本文中“小蝌蚪找妈妈”的主要情节,即为课堂教学埋下了伏笔,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在课堂的最开始,以明确的态度和情感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具有很显著的作用。

3.注重合作交流,丰富教学活动

情感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在知识方面的体会和感受,同时对于学生在人际交往以及思维观念方面的发展要求也比较高。对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体会到集体的力量,提升人与人交往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以积极、热情的心态对待他人,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让他们逐渐的打开心扉,互相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借助语文教学机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交流探讨,为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题目,让他们通过合作交流寻找最终的答案。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位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和需求,对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设计。以科学有效的方法,让学生在情感教育之下开动脑筋、开放思维,提升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意识,让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更乐于自主地去分析、感受,从而提升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尚景峰.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4

(31):111+107.

[2]刘国军.论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学周刊,2019

(05):82-83.

猜你喜欢

情感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