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中数学教师的修养刍议

2019-10-21虞晓珍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
关键词:人格魅力专业素养教学理念

虞晓珍

摘 要: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数学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分析与研究,通过在人格魅力、先进的教学理念、专业素养三个方面分析了数学教师需要改进和加强的地方,以便适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课程改革 人格魅力 教学理念 专业素养

进入21世纪之后,科技的进步使得对高素质的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基础教育科目,数学的学习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数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又有赖于教师素质和水平的提高。因此,新一轮课程改革展开后,对高中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在三个方面取得突破:新课程在内容上进行重大调整,力求改变之前数学复杂、困难、片面、陈旧的局面,重建对新“数学基础”的要求;新课程结构多样化、选择性强。在开设必修课的基础上,开设不同要求、不同内容的选修课(模块),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使不同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数学课程。新课程注重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

高中数学课程改革艰难,更是长期的工作,作为一线教师更应该尽快适应改革的浪潮,用課程改革的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接下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教师要有独特的人格魅力

作为“人师”,他们的道德行为和渗透其中的道德观念构成了学生道德教育的一个生动的主导因素,使学生能够自觉地意识到,应该根据教师所表现出的具体而合理的道德规范来纠正自己的道德行为。教师的人格美对学生的学业发展具有激励作用。教师崇高的理想精神、敬业精神和为实现教育目标而表现出的强烈的求知欲,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不断进步的强烈呼唤。

师德要求我们要公平、宽厚、仁爱,以宽广无私的胸怀去关心、理解、尊重、爱护每一个学生。这种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是师生心灵的桥梁。教师的人格体系构成了一股巨大的教育力量,以其独特的魅力发挥着书面教材和显性课程所不能替代的潜在教育价值。在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主动发展具有根本的意义。

二、教师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

传统的和陈旧的教育观的最大缺点是把学生置于从属和被动的地位,这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新课标使自己对新的教育理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教学评价以促进全体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个新理念,符合客观实际,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人格发展也不同,各种潜能未挖掘,如果只关注少数人的能力培养,放弃对大多数学生的培养,阻碍学生个性发展,这与国家的发展,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和科学素养的国策不相符。

因此,我们的教学应该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建和谐的气氛,尽量让学生在一个自由广泛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与学生密切合作,可以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实践证明,只有长期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学生才能成为自己独特的个体,成为适应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以及我校学生的现状,我们应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老师有时不放手,不敢让学生独立学习,只是因为不相信学生的能力,所以要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学好。很多老师只喜欢满堂灌,就是怕讲不详细,学生不懂。考试不及格,传统的观点总是认为老师讲的少,是老师不负责任,希望老师多讲。这些都不是方法的问题,而是思想观念问题,归根到底是对学生们不放心。除非观念改变,否则教学改革永远不会进行到底。

三、教师要有专业的学科素养

数学这门学科具有抽象性、严谨性、辩证性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无论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提出很高的要求。而高中阶段正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特殊阶段,高中数学的学科教育尤为重要。在现如今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必须要全面了解教师专业素养,深入分析,并切合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发挥数学教育的特殊作用,推动高中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加强自身的修养。这种修养既包括学识方面,也包括道德方面。教师的学科知识素养是教师胜任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育应该发挥自己的作用,创造现代社会需要的新一代,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有良好的素养。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果自身修养欠缺,何谈对学生进行更高的要求。数学老师相对于其他学科老师来说,知识要涉及面更广,要多读书,多思考,多实践,要让自己显得更有见识,更有涵养。同时,数学教师在道德方面也要以身作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其次教师要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专业技能包括教学设计,应变课堂的能力等。专业技能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面,实践是提高技能的必由之路,在实践中不断充电不断提高。这样就能使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有“法”。如何让自己的教学达到完美的境地,如何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是每位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技能提升了,教学水平也就提高了,学生也就能乐学,易学了。

最后数学教师要成为自觉的教育研究者。教师不仅是教材的实施者,还是一个开发者,这就要求教师努力提高专业素养,成为教学的研究者,而不是一个教书匠。教师的知识和经验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教学的最高层次是科研,善于思考,思考是提高教学水平,进入高素质教师行列的关键一步。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我们的教师关注课堂教学领域,学习、实践、构建生命化、生活化、主体化、互动性课堂。为服务于课堂,我们教师要树立反思意识,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与学生共同成长。

结语

数学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根据数学的固有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激发学生的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的心理和智慧,激发他们的悟性,促进他们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就必须借助史实渗透素质教育。展示数学之美,激发求知欲;教师应该不断提升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我们深信,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和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素质教育必将产出丰硕的成果。

猜你喜欢

人格魅力专业素养教学理念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彰显“人格魅力”,提升班主任素养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浅谈中学数学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