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思考

2019-10-21陈鑫鑫

锦绣·上旬刊 2019年8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高中学生互联网+

陈鑫鑫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促使广大教师对“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进行思考。比如,教师要更新教学方法和观念,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本文从“互联网+”的角度阐述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提出了新形势下高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包括了设置情境任务驱动、优质输入缓解教学压力、小组协作演练增加课堂交际活动、主题作文输出、多元评价等,并做了案例设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高中学生;信息技术课程

1、及时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和相关信息课程内容

“互联网+”应用于教学领域,要求教师重视新知识、新观念的重要影响。而且,信息技术课程的理论内容是抽象的,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效率。高中有很多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相对较新的教学理念。同时,教师应选择合适的课程教材,加大信息技术技能的培养和应用。然而,在运用创新的教学理念时,教师不仅要做好教材知识的教学,还要善于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包括更多的技能培训。要改变一些错误的教育观念,如,“只用互联网教学手段摒弃传统教学手段”等等。只有将互联网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实现二者优势互补,才能更好地发挥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作用,对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由于每个老师对信息技术水平的熟练程度各不相同,对接受信息技术知识的水平也是有所不同的,为了使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能够有所提升,学校要完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做好相关学科的教学设计,可以适当在教学过程中搭配一些动画、视频、图像等,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加强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培训

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知识和综合技能,才能进行有效的教学。因此,学校应该建立优秀的教师队伍。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技能。在加大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机会的同时,在培训当中,培训部门要着重考虑每所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每个教师的学科背景等,设计符合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自身实际的培训活动,从而调动教师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要充分发挥好培训的作用,在培训过程中要以实践性为主,理论的东西不要说太多。尤其是信息类教师,对专业技能的要求更高。而且,信息技术的发展越快,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是否与当前的发展相适应进行评价。同时,学校要做好教师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教师要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使学生和教师能够实现良好的沟通和交流。

3、转变观念重视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

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尚未普及。很多人不太重视信息技术素养教育。新课程改革后,要转变最先进的观念,认清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培养理念,在教育过程中正确命名信息技术素质教育。信息技术素养教育不能单靠一门学科,应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改变现有的基础课程结构,采取更加新颖、独特的手段,将信息技术素养培养的关键融入其中,使普通高中生具备更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观念上改变原有的素质教育和培养观念,加强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宣传,引起各有关部门对信息技术素质教育的重视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认可。近年来,政府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生怕失衡,政府不断采取措施,使投资各方面均衡发展。

4、加强学科整合与信息技术素质教育

在网络时代,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我们可以在网上找到与本课程相关的优质资料,以便更好地了解本课程的知识点。信息技术素养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紧密结合,全面培养普通高中學习信息的获取、分析、处理和利用能力。信息技术素养与普通学科各学科的学习相结合,对每门学科的学习起着指导和辅助作用。最终目的是使整个教学系统高度协调,保持整个操作过程或结果的一致性,最终产生聚焦效果。从课堂上获取信息技术素养仍是当前高中生获取信息技术素养的主要途径。纵观整个教学活动,仍需优化课堂教学的信息传递过程,增强高中生的信息意识,培养高中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批判能力。我国高中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育应多样化,不能仅仅依靠信息技术学科。我们应该把信息技术的研究作为跳板,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效合理利用结合起来,进行多学科教育。它可以成为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本课程采用网络教学。在教师的帮助下,可以获得多学科的知识。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教育相结合,激活普通学生的课堂气氛,高效、快速、灵活、生动地向普通学生传递知识。事实上,信息技术素养是高中生有效获取知识的工具。三。转变学校管理体制制约信息技术素质教育普通高中教育应是一个灵活、高质量、多样化的管理体制,而不是一个僵化、束缚的学校管理体制,盲目追求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成绩。在信息学习的大环境下,普通高中管理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普通高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未来的教育提供尽可能多的可能性。学校管理体制和环境建设是我国发展的催化剂。

结束语

“互联网+”新时代背景下对于高中教师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能力要求正在不断地提高。本文通过对对“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研究,目的是为了了解对“互联网+”时代高中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从而提升互联网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作用,并且给出相关的解决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1]郝鹏飞.“互联网+”时代下,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高中信息技术教育影响效果分析[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18(03):77-78

[2]王晓龙.“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35):158-159

[3]李晓艳.“互联网+”背景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发展探讨[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02):188-190

[4]赵蓉芳.“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术教育[J].发展.2016(10):8-9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课程高中学生互联网+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浅谈新课程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法简析
如何将教改精神与创新信息教学融合在高中教学中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