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职生数学解题中的常见错误及对策
2019-10-21武丽君
武丽君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能够对个人综合思维能力起到提升作用,也是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石。数学相对教育阶段的其他学科来说是存在很大的不同的,其特殊在数学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对中职学生来说,要用探索的心态去对待数学,从各个方面思考遇到的每一个数学问题,从而将自己在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能力提高,达到高准确率和高效率。目前中职生在完成数学解题时仍出现一些较为常见的错误,本文通过对常见问题的分析来找寻对策,以期在根本上提升中职生数学解题的能力,从而提升成绩。
关键词:中职学校;数学;解题能力;常见错误;培养对策
一、中职数学学生解题中存在问题
(一)知识内容相对单一
中职生相较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本身对学习的兴趣较小,接收知识时也是比较被动的,因此这就导致学生自身的知识量并不能很好地应对考核,没有将书本知识更好地与实际相结合。
(二)知识体系机械化
学生学习过程中,尤其是中职生所处的年龄阶段,教师对其知识的传授,如果还是采用传统方式开展,是不足以解决中职生所面临问题的。基于此,教师应该从多方面与学生进行互动。在我国应试教育影响还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教师从某种程度上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还没有科学的认识。因为学生在学习中,更多是处于被动接收知识的位置,其在学习中的能动性没有完全调动起来。在考试的要求下,学习带有了一丝功利性,一旦考试结束,所掌握的知识可能就会快速遗忘,而且概率较高。与此同时,知识的延伸性以及扩展性等都略显不足。
(三)缺乏自主学习意识
因为学习中,学生更多是被动接受的狀态,在中职阶段的知识体系中,输出要大于输入,学习心态不足,自主学习意识还不够强烈。这是因为中职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索的欲望不大,其自身也缺乏对课外阅读学习提升自我能力的认知。大部分学生有自暴自弃的心态存在。
(四)知识体系相互脱离
中职阶段的课程知识应该是互通的,虽然独立存在,但若是否认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就会使学生的知识体系彼此脱离,知识体系的图纸就变得极为空洞。知识体系被称为体系的原因就在于本身应该是立体、多元的组合形式。中职生因为所学的知识是局限性的,对知识之间的联系还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在自我结构体系的建设中也有较大困难。
二、中职生数学解题能力提升对策
(一)解题中贯穿方程的思想
在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物之间所存在的数量关系,以及我们在数学学习中的空间形式其实都在数学的研究范围内,而这些内容基本上都可以用方程来研究。当出现未知量时,而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能组成等式关系,那么我们就称这个为方程。在遇到多个未知量时,应尽量寻找相应数量的未知关系转化为熟悉的一元一次和一元二次方程,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建立有效的“错题集”
针对中职生数学解题常见的错误来看,建立“错题集”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错题集”的建立就是为了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记忆和理解的方式纠正学生错误思维,使其形成正确的逻辑思维。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中学生数学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下面方式来提高学生对错题集的使用。
1.分类整理
中职教育阶段数学题目类型更加多样化,学生在错题收录过程中,应当根据题目类型进行分门别类的收录,这样学生在复习过程中,更方便针对同一类问题进行复习和巩固。针对相同知识点的问题,学生可以收录几道重点的错误习题,加深自己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2.不断复习
温故而知新,学生时常复习对以前学的知识,来巩固自己学习成果。“错题集”建立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让学生不在重复的一个地方犯错误,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经常回头看,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不要忽略原来的错误,实时更新自己的数学思维。
3.编制习题
为了帮助学生不再重复犯错误,可以在“错题集”中选择重点的习题,进行重新编排,在不改变知识点的情况下,变换题目内容,让学生进行解答,从而考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是否对原来的错误思维有所改正,考核“错题集”使用效果。
4.定期交流
每个人所犯的错误可能不尽相同,但是由于中职生以及同一班级的学生都是在同一个教师的授课指导下,因此往往他们所犯的错误具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定期检查或让做的较好的学生分享解题心得,从而达到减少学生出现错误的目的。
(三)加强针对指导训练
对于一些常见错误,教师应当加强针对性指导训练,这就需要教师课堂教学结束后,于课后的辅导中,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辅导,按照学生实际所犯错误的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指导。在因材施教的过程中,不但要能够对学生的能力进行深入的剖析,还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且要在实践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部分学生典型的薄弱环节,教师要尽可能进行一对一的指导。例如,从形式上来说,一元二次不等式“aх2+bх+c>0”,不过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成立是附带一定条件的,即二次项系数不为零。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也是需要一定的条件,这能够让学生通过课后针对性的指导训练,巩固自身的薄弱环节,进而让学生可以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教学中,在此基础上提升个人能力。
(四)加强课后解题总结
按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理念,人类对未知的事物在潜意识下具备想要学习的欲望,而学习可以说是学习者发挥内在潜能的过程。对此,就要求教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地位更多是在学习过程中得以体现的,教师的任务是不仅是给学生传授新知识,还有教会学生怎样学习,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解题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让学生能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学生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学习习惯等选择适宜的学习方式,教师只需发挥引导作用即可。
三、结束语
总之,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科学分析,解决所遇难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重建数学知识体系。教师教学过程中,要将数学解答思路详解给学生,启发学生,让其发挥自主学习能力,避免一些常见的错误,解决所遇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震.浅析中职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J].电脑迷,2018(05):130.
[2]俞靓文.中职生数学解题常见错误及成因探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