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电视新闻镜头的抓拍

2019-10-21刘爽堃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画面电视新闻

刘爽堃

摘要:一篇好的电视新闻不能只靠华丽的解说词进行描述,还要配备好的新闻画面,真实的新闻画面。而如今很多电视新闻画面都是在拍摄前提前构思好的,更多的是摆拍,这就使得电视新闻缺乏画面效果,更缺乏真实感。我认为,在拍摄新闻画面时,还是应坚持抓拍,而不是一味的摆拍。

关键词:电视新闻;画面;抓拍

一、什么是抓拍

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是,择善而从,择优而“摄”。抓拍就是通过等待、观察、发现,抓住一些能反映事物本质的瞬间精华,拍摄下来。科学研究证明,人类获得信息60%来自眼睛,如果拍摄镜头的不真实,只能使人们发生怀疑,并产生逆反心理。

在我们日常的采访中,不少记者沿袭着电影的表现手法,组织、导演镜头的现象比较多。在拍摄中都早已定下框框,只能这样,不能那样等等。到基层采访,所到单位也常问怎么安排?如何安排等。由于表演现象严重,使新闻画面缺乏真实感,只靠解说就显得苍白无力。而抓拍的镜头,一般都是当事人客观动作,大方、自然、生动、活泼,没有矫揉造作之态。百闻不如一见,说得就是“见”的重要性,如果让人们见到的东西是虚假的,导演的,那么新闻也就起不到正能量应有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拍摄新闻片中最好少组织、少导演,让观众看到更多正在进行时态,客观真实的内容。在2012年拍摄的《走基层,环卫女工韩军美用爱和责任守望生活》新闻作品,就是抓住了主人翁的细节,抓拍到一位环卫工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美好生活,每天凌晨4点起床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韩军美出门前匆匆看一眼熟睡的孩子,即刻骑上自行车赶往工作的地点。抓拍的细节就是在于你有没有通过画面表现出主人翁对家庭的爱和责任。如果你没有拍到她的匆匆看一眼的眼神,就显得画面缺乏真实感,仅仅靠解说词来说又怎么能感动观众!跟随这位环卫女工跟拍她是如何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守望生活,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一位环卫工人的不易。这篇报道在当时省级卫视和本台播出后,深受观众的好评,获得安徽广播电视奖三等奖。

二、为什么抓拍

美的画面并不只是存在于艺术中,抓拍的镜头不仅使画面真实,而且更具有审美价值和冲击力,抓拍的镜头有时可能受到环境、气候、光线等影响。或光线太暗,或构图不理想,没有艺术图片那么漂亮,但它是真实可信的,只有真实的东西才称得上美。镜头是记者的另一双眼睛,抓拍就是记者用眼睛去发现,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反映着人物的个性。如果我们能够反映人物事情,真情实感的自我流露,那么我们提供给人们的画面就很美。我们在拍摄新闻时,一般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当事人知道,一种是当事人毫无察觉或知道之后也无暇顾及。第一种情况我们好拍摄,只要围绕新闻主题,告诉被拍摄者需要做些什么,就可以拍出我们需要的新闻画面。而另一种情况却不是那么容易拍摄的,需要记者在一旁慢慢的等待,等被拍摄者的真情实感流出,而且这种情感是一瞬间的,这一刻没拍到,也不会出现第二次。基于这种原因,所以很多的新闻工作者更影响与第一种情况去拍摄。2016年《海上勇救人 大美“华江7”》荣获安徽广播电视奖二等奖。2016年8月5日,在茫茫的大海上,安徽皖北煤電集团华江海运有限公司所属的“华江7号”海轮在危难时刻舍小利顾大义,成功救起4名已经在海上漂流三天三夜的落海渔民,他们的善行义举感动皖苏两地人民。这是一篇没有出事的现场资料采访,也是通过对被救渔民的采访,抓住细节,慢慢的等待,等到被拍摄者的真情实感流出,完成此次采访任务。同年,8月15日上午,“华江7”海轮历经波折,辗转停泊南京西坝码头,迎接全体船员的,是一场隆重的表彰嘉奖仪式。海轮集体被淮北市文明委授予“淮北好人”称号。

三、抓拍的方法

在抓拍新闻时,我们要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但要少干预。报道所采用的声音、图像均应来自新闻现场或与报道主题相关的采编活动,而非个人编造或拼接。新闻事件的本源就是真实,是该什么样就什么样,不能为了画面整齐、好拍,就去刻意安排。在拍摄新闻画面时,要平中见奇,静中见动,在很平常的事件中抓拍生动、鲜活的镜头。如大量的会议新闻,当领导或模范典型人物作报告时,我们并不要急着去拍,而要细心观察他的动作、神态,抓住最能传神的形象再拍。这样的画面,领导满意,群众满意。

四、抓拍在新媒体的应用

现如今,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们利用手机里的软件例如“抖音”、“梨视频”等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使用手机拍照、记录身边的人和事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习惯。各种新闻现场特别是突发事件现场,手机摄影逐渐开始扮演重要角色,成为与相机一样的拍摄工具,为新闻摄影提供了设备支持。并逐渐应用到新闻摄影中,为新闻摄影报道的抓拍提供了一种十分有力的"武器"。无论普通手机用户还是专业新闻摄影记者,只要正确掌握手机摄影技术,都将在新闻报道中发挥其优势作用。

五、结束语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媒介,传播渠道只有两个,视觉和听觉。电视还是一种感染力极强,覆盖面广,具有广泛受众的媒介,所以电视作为视听艺术,更应重视具体形象对人们视觉感官的刺激和调动,重视通过形象塑造达到观众情绪的激发。不论拍摄什么题材或体裁的电视片,提炼形象,表现好的形象,是电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我们应当通过抓拍,用形象、生动、真实的画面表达思想、传递感情,真正发挥出电视画面的表现力。

参考文献:

[1]王英春.浅谈新闻摄影的构思和表现手法[J].电视摄影,2005(03).

[2]孙晨.浅谈新闻摄影中人物情感的表现手法[J].新闻摄影,2010(07).

猜你喜欢

画面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电视新闻慎用“谐音”词
图画书的童趣美学
BBC纪录片的画面审美启示
电视画面的剪接艺术分析
基层电视台如何做好专题报道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
电视新闻也要有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