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通过分层次提高小学生的朗读能力
2019-10-21司华
司华
摘 要:在素质教育的带动下,当下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正在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传统的语文教学主张学生必须齐头并进,跟上老师的讲课步伐,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逐渐向分层次教育靠齐,以提升不同学习能力学生的语文综合水平。在此过程中,对于學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也不例外,本文就此做出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朗读能力 分层次教学
引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学生最基本的一项学习内容,也是学生理解课文意思最有效的途径。但是由于小学生初入校园,对于事物的理解能力尚未成熟,在学习语文朗读技巧时往往会出现困难和差错。而且,不同学生之间的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存在差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若是单纯地采用齐头并进的教学方式,那将影响到很多学生的能力发展。对此,在现代教育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朗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转向于分层次教学之上。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采用不同方案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切实得到朗读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端正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态度
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朗读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语文综合素养有着很大的帮助作用。但是由于小学生对于是非的明辨能力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语文朗读对自身语文学习的价值,常常导致学生不能以端正的态度面对语文朗读。对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体验语文课文中的思想情感,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提升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小学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先要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语文朗读,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语文朗读的意义。例如,教师可以以对比的手法让学生认识到朗读对文章理解带来的便利性;或者是引入名人事迹或者名言,以此来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朗读能力。
二、从实际出发,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地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比如,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也有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有理解能力好的学生、也有理解能力差的学生;有性格开放爽朗的学生、更有内向腼腆的学生等等。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在教学中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切实的发展每一位学生对朗读能力,实施因材施教。
三、根据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层次不同,当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不同,对此,为了将分层式语文朗读教学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课前就应该针对实际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具体的朗读内容要在难易程度上存在差别,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对于朗读技巧的训练。例如,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朗读习惯,帮助学生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发音。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掌握二十个汉语标准发音,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地减少朗读量、选择难度相对比较低的朗读内容。在掌握基本的普通话发音之后,教师则要引导学生对连贯的词语或者句子进行朗读。就理解能力强的学生来说,其可以在十分钟内掌握一段二百字的课文朗读内容,并且在不添字、不漏字、发音标准的情况下将其朗读出来。对此,教师应该对其提出更高一层的要求,让学生尝试着富有感情地对课文内容进行朗诵,提升学生的综合朗读能力。对于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而言,教师的教学标准应该相应的而降低,在教学中要多采用鼓励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可以先让他们掌握重点的词句发音,将其中的儿化音相对标准地读出来。再让学生在跟随教师的练习之下逐步掌握连贯的发音,尽量达到不错字、不漏字等目标。
四、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引导
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得知识储备量比较小,在具体的语文朗读过程中所能表现出来的能力有限。但是,小学生的天性好动,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乐于去模仿老师的语言和朗读形式。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时候,应该牢牢把握住这一点,抓对学生进行适当的示范,实现教师的引导作用。而对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而言,教师在示范的过程中也应该对示范策略进行调整。比如,当面对学习成绩名列班级前茅、朗读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结合日常所学习的知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探寻正确的发音标准。然后,教师再给予比较少的提示,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举一反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但是就班级内朗读能力中等的学生而言,教师则应该根据学生的具体朗读情况对其适当的增加引导力度,先让学生跟着自己的节奏读一遍课文,再结合书上的拼音标识自主回忆,一步步地提升学生对自主学习意识和思维能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对课文内容进行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文章意思,同时还能发展小学生的语文朗读技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五、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由于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无法在这短短的45分钟内顾及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为了弥补课堂教学的缺憾,教师可以在课下举办相关的朗诵活动,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参加到其中,大胆发挥,积极交流。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班会的机会,在班级内举办“朗诵大赛”。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朗读能力存在差异,教师可以以不同的标准设置不同的奖项。如最佳朗诵奖、最富情感奖、最佳进步奖、发音标准奖、最佳表现力奖等等。各种各样的奖项设置,会涉及到不同学习能力和性格特点的学生,保证每一位参赛的学生都有机会得奖。这样一来,不仅学生的参赛积极性提升了,同时也获得了更多的信心去提升自己的朗读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朗读技能对于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为了充分发挥朗读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法,在仔细分析不同学生个体学习能力和性格特征的基础上,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学,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贺静静.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2):52.
[2]王梅芹.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2(20):
125-126.
[3]万云鹏.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3
(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