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完全学分制实践研究

2019-10-21李刚李丽娜梁凤霞

新生代·上半月 2019年8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李刚 李丽娜 梁凤霞

【摘要】:黑龙江省应用型本科院校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条件,在全面推广和实施完全学分制的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也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分析完全学分制在应用型高校现状,找出完全学分制在应用型高校实施及实践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并对完全学分制在应用型高校推广和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 应用型高校 人才培养

一、绪论

高等教育在经历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管理制度也发生变革。广大学生及家长对高等教育产出的期望程度提高,对教育的投入和产出计算也更加精确,对教育要求越来越高,并没有因为高等教育的普及而降低,反倒逐渐提高。各大高校在应对教育需求差异化时,提出了学分制思想,主要以学年学分制为主。针对专业的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学生的固定时间内修完相应的课程,部分公共基础类课程已经打破了院系和专业的限制进行选课学习,体育类课程已采用学年选课方式,突出满足学生对课程差异化要求,在学分制及选课制运行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提出进一步改变学分制,实行范围更广的完全学分制。

二、完全学分制在应用型高校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很多应用型高校已经开始应用完全学分制。在建立学分制过程中一般分為三个阶段:

1.学年学分制过渡阶段

在开设课程之前先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前进行社会市场调查,针对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和潜在去向分析学生在校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并把技能的获取和开设课程联系。实施后对学生技能改善和教学模式改革,人才培养效果均具有比较明显改善。

2.完全学分制全面实施阶段

在各高校全面推广完全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容量方面大幅度增加,教师在不同专业分支课程中开设的课程数量大幅度增加,学生获得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和自由度。全面实施以后,同一专业学生的技能差异化程度更大,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应用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就业效果作为完全学分制评价标准

3.完全学分制改进阶段

在完全学分制实施一段后,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资源分配的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社会经济环境和人才供给结构的变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变革均会给完全学分制改革带来指导建议,只要坚持市场人才需求导向,人才培养差异化定位,不让改革偏离大学实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三、完全学分制在应用型高校的现状

应用型高校成立时间比较短,人才培养模式和经验参考公立大学。通过引进吸收并与应用型高校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其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完全学分制在各高校全面实施后,也受到应用型高校和私立学院的关注。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已分步骤,分阶段实施了完全学分制,也逐渐引导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转变思路,引导学生对完全学分制从陌生到熟悉,通过完全学分制应用后的各方反馈意见看:

第一方面,学生的学习过程自由度更加提高,但由于根据兴趣选课,选课后学生的积极性并没有下降,反因为学习兴趣而提出。教师对学生培养的方式和方法不断进行调整和改善。第二方面,由于完全学分制实施,教学经费投入大幅度增加,其中以课程建设,教学资源扩大等为主要投入方向,经费投入最终均直接针对学生教学条件的改善环节。

第三方面,高校教学管理部门工作任务有所增加。在教学管理。日常教学维护,教材订阅和教师安排方面内容相对增加。另外日常教学秩序的维护和职能转变相对更加宽泛。

四、完全学分制应用问题分析

完全学分制应用过程中,目标导向功能弱化,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目标比较清晰具体。由于人才培养追求差异化和个性化,统一形成的培养目标被弱化。人才培养成本上升,在满足不同学生的教学需求基础上,势必导致教学资源投入增加。打破专业培养限制,专业与专业间边界模糊,通识类人才数量广泛增加,削弱某些特色及优势专业的竞争力 在选课过程中学生期望程度较高,但实际学习效果不能满足学生差异化的期望,部分学生以兴趣为出发点的选课方式与就业能力培养脱节。完全学分制以多层次考试为主要方式,传统考试方式基本被多种多样化考试取代。新型考核方式的有效性尚待考证,以多角度人才培养为创新思路与实践技能类课程衔接存在一定问题,学生在突出兴趣方面培养,技能培养方面均受到影响,往往不能进行更好的自我约束管理以招生大类进行专业划分,易于吸收该行业中触类旁通人才,但不能培养高层次专门化人才,以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定位检查完全学分制。目标和定位过于宽泛,不能有效确认学生市场与专业的契合程度。特别需要注意,因为课程的衔接问题与学生选课的自主性。课程体系建立受到影响,课程间的相互逻辑关系相对弱化,技能获取与受众的偏好高度相关,在突出教育为更好的生活服务的时候,教育的其他职能和作用相对弱化。受教育群体广泛而深入探究了完全学分制的优势和弊端,特别是完全自主选择课程方面,并未实现完全自主化,而是相对自主化。

五、完全学分制发展与挑战

利用完全学分制改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在相对宽松环境下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展望发展趋势为全面推进与实施,在教育强调服务生活和个性化背景下,可以用多种选择权替换被动接受权,强调教育公益性原则与收益性原则相结合,在提供普通高等教育服务同时还提供优势差异服务,教育产出和投入以受教育者的主观偏好为选择依据,利用主体和教育工作者的权责利分配关系,明确推进完全学分制后各方的权责利变动情况。在分配不佳的方面及时调整各方利益关系,杜绝利益分配与责任不对等现象,及时淘汰水课,培养金课,在受约束的范围内改进课程、教师、考核等各环节。在推进完全学分制过程中,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一定程度上不能有效改善思维方式、行为和效果可能与完全学分制目标不一致,不对应。

【参考文献】:

【1】胡宁,万军.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5, 2(23): 54-56, 69.

【2】敬代和.关于高职教育实施完全学分制的构想[J]. 职教论坛, 2012, 8(32): 32-33.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重点课题,课题编号:GJB1319047,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完全学分制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思考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