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10-21李珍珍房婷婷
李珍珍 房婷婷
摘 要:学生党建工作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事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抓好学生党建工作中的主要矛盾,为党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提升党建工作活力,创新党建工作模式,成为当前学界以及教师重点关注的问题。过去一段时间内,部分高职院校党建实效性不足,制约了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步伐。鉴于此,文章就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阐述,结合相关理论学说提出自己的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党建工作;学生党员;高职院校;创新
一、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一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做好学生党建工作,严格把控学生党员的质量和数量,能够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相反,如果忽视党建工作,那么势必会导致学生党员出现精神缺钙、思想涣散等问题,制约学校的发展[1]。另一方面,加强高职院校党建工作,能够更好地培养出一批复合型人才。新形势下,高职院校不仅应当注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应当注重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培养,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只有抓好党建工作,才能确保党的方针、政策和理论在高职院校进一步得到宣贯。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必须要将党建工作作为一项根本性和长期性的工作来抓,重视高职院校党建工作的作用,创新党建工作的模式。
二、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党员数量增加,但质量下降
近些年来,高职院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党员的数量也随之增加。但是,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党员的质量不高。第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一名教师党员需要培养多个积极分子,难以有效对每一个积极分子进行全方位考察,影响了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2]。第二,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教育”的现象,学生为了入党而入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对于党的方针、政策以及先进理论、先进文化的掌握力度不足,难以发挥出自身的帶头模范作用,影响了党组织的整体形象。
(二)党建活动缺乏创新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党建活动缺乏创新,学生党员主动参与的意愿不强,党建活动流于形式。部分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教育方式陈旧,工作思路狭窄。例如,部门教师盲目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停留在讲报告、开大会等层面,忽视从实践层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乏味和枯燥。
(三)学生党员监督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党员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不足。第一,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出台相关的规章制度来明确学生党员监督与管理的内容与主体。同时,学生党支部对于学生党员的监督与管理力度不足[3]。第二,部分高职院校尚未建立监督反馈制度,导致监督反馈渠道不畅。在这种环境下,学生党员的监督主体难以扩大化,不利于提升学生党员的规范意识以及责任意识。
三、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有效对策
(一)健全学生党员教育培养考察机制
高职院校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可以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的教育选拔机制,真正将思想政治素质硬、学习成绩优秀以及专业能力强的学生选拔进党员队伍当中,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第一,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明确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主体以及考察责任,集中资源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化培养,按照程序及时将符合要求的入党积极分子转为预备党员。同时,在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过程中,要认真听取群众评价、团组织意见以及教师意见,增强党性考察结论的可信度。第二,高职院校要重视入党后教育,强化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改变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功利性入党”“盲目从众入党”问题,端正学生党员的入党动机。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工作,定期组织不同专题的教育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党员的质量。
(二)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和内容
高职院校作为国家“蓝领”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要将党建活动与学生培养工作密切关联起来。第一,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加强学生党员社会实践长效机制建设,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实践能力,实现社会实践与党建工作的有效融合。以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开展基层调研活动、三下乡活动、服务基层活动,切实提升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培养出一批服务群众、服务社会以及服务基层的学生党员。第二,高职院校教师可以进一步丰富党建活动的内容,将 职业纪律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纳入到党建活动当中,建立起党的理论学习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长效机制。
(三)健全学生党员监督机制,发挥党员带头模范作用
学生党员带头模范作用的发挥离不开监督。为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健全监督体系,强化监督措施。第一,高职院校要明确监督的主体和监督的内容。学生党支部作为学生党员日常教育、日常管理的基层党组织,可以出台相关的监督细则,明确学生党员的日常考察指标,规范学生党员的言行。第二,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拓宽监督与管理的渠道,扩大监督主体,强化广大师生对学生党员的监督。
四、结束语
近些年来,国家愈发重视高职院校教育工作,高职院校中学生党员的数量也不断增加。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对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管理,增强学生党员的政治站位,抓好学生党员的政治生活以及组织生活,值得从理论层面加以探讨。文章重点就高职院校的党建工作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高职院校党建工作涉及的内容较多,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此,相关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立足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党建工作,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为党和社会输送更多的人才。相信在高职院校教师的努力下,高职院校党建工作在高职院校管理中所发挥的作用也会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静娜.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路径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47-48.
[2]马方琳.高职院校学生党团建设工作的创新探索[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29):1-2.
[3]邓向荣.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路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9(26):84-85.
作者简介:
李珍珍(1983-)女,籍贯:山东省菏泽人,学历:本科,毕业于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现有职称:中级;研究方向:思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