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学水处理中预处理工艺的应用
2019-10-21蔡董军
蔡董军
摘 要:武汉80万吨/年乙烯化学水处理装置是生产脱盐水的公用设施,为全厂提供二级除盐水,采用的是离子交换的脱盐工艺,根据生产实际,建议在生产水进装置前增加预处理工艺,即脱胶体硅工艺,进一步降低胶体硅的含量。延长除盐系统的运行周期和周期制水量,降低酸、碱、水耗。
关键词:除盐水;生产水;预处理
1 生产原水水质
生产原水水质总碱度105.4mg/L,总硬度2.94mg/L,二氧化硅(全硅)10.74mg/L,可溶性硅4.74mg/L,胶体硅6.0mg/L。
2 增加预处理工艺流程
原工艺流程:生产原水→除盐系统。
增加预处理后工艺流程:生产原水→预处理装置→除盐系统。
3 增加预处理工艺依据
根据原水水质,其总含盐量为223mg/L,二氧化硅含量10~14mg/L,其中胶体硅含量2~6mg/L,根据国家最新颁布的国标《火力发电机组及蒸汽动力设备水汽质量》(GB12145-2008)对脱盐水、蒸汽品质的要求,经过对水中盐含量进行平衡计算,工业中胶体硅允许进入离子交换设备设施的浓度应不大于0.3mg/L,为保证生产出合格的二级脱盐水,在脱盐制水工艺之前的生产水配备前置过滤及脱胶体硅设施,去除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物质。
4 预处理系统简要说明
原水过滤及脱胶体硅系统为除盐水处理系统预处理,为达除盐系统要求,采用带自清洗过滤器的超滤预处理系统,脱胶体硅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去除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硅;系统包括配套的反洗、清洗、加药等单元,各单元内部按单元制运行,系统单元间按母管制运行。
4.1 过滤系统工艺
生产水来水(地表水,自然温度,压力:0.35~0.40MPa)→过滤器→超滤装置→生水罐。
4.1.1 设计温度
因为膜过滤通量受水温影响很大,所以选取的原水温度为正常时为自然温度(10~25℃),冬季时水温可能较低。
4.1.2 主要设备出力按如下考虑
系统最终出力1250t/h,过滤器产水量6×240m3/h,超滤装置的净出力6×210m3/h,回收率为≥90%,膜通量按50~60L/m2*h选择,使用寿命按5年考虑
4.2 主要设备功能
4.2.1 自清洗过滤器
设置前置自清洗过滤器,以初步拦截、去除生产水中较大颗粒的悬浮物和部分细微悬浮物,如澡类、铁锈、粘泥、微生物等,为后继膜处理设备提供安全保障。自清洗过滤器采用叠片式,过滤器具有自清洗功能,即随着悬浮物的不断积聚,滤网内外产生压力差,当压力差达到设定值(要求可调)时,自动进行反冲洗清洗。
4.2.2 超滤系统
设置1台自清洗过滤器、1套超滤组件对应串联成一个单元运行。进水流量为超滤净产水量与反洗水量之和。每个单元既可以同时运行也可以独立运行。
4.2.3 超滤膜基本性能
结合国内外超滤膜材料选择和使用情况,依据本装置的生产工艺拟选膜材料为:内压式选聚醚砜(PES);外压式选聚偏氟乙烯(PVDF)。内压和外压式超滤膜各有优缺点,基本条件为出水SDI≤3,胶体硅去除率≥99%(10℃),孔径分布均匀,范围0.01~0.1μm,跨膜压差<2kg/cm2,平均通量<60L/m2/h,断丝率≤1%。
4.2.4 超滤反洗
超滤装置在运行中由于水中各类物质的污染,超滤的透膜压差(TMP)会上升。当其达到设定值时就需要对超滤膜进行反洗,以降低透膜压差。任何一列超滤装置的反洗和化学清洗都是在线进行的。
4.2.5 超滤装置化学清洗系统
化学清洗装置根据给水水质和所选用超滤装置膜元件的特性确定,清洗系统包括清洗药箱(含电加热设备)、清洗泵、清洗过滤器、阀门、管道及就地流量及压力表组成等。
4.3 过滤系统控制
超滤装置的运行及反洗为自动控制,超滤系统的运行、反洗、次氯酸钠加药、化学清洗等具体设备操作由整套除盐水处理控制系统(DCS)对超滤系统的整体启动/停止进行操作,并能够将超滤系统的运行/停止/故障状态信号上及其它控制要求信号传至DCS。
5 小结
增加预处理系统后可达到的运行效果:
参考文献:
[1] HG/T20653-1998.化工企业化学水处理设计技术规定[S].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1998.
[2] DL/T5068-2006.火力发電厂化学设计技术规程[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6.
[3] GB/T19249-2003.反渗透水处理设备[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3.
[4]王猛,柴晓利.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工艺及膜材料的选择[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1,2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