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进一步修补和完善锦州市道路交通规划的建议

2019-10-21都首健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交通拥堵

都首健

摘要: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市民们对交通出行的效率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城市拥挤的交通与市民对出行效率的高要求的矛盾问题日趋突出。本文从城市交通所存在的问题谈起,并分析其问题存在的原因,最后总结出了关于交通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交通拥堵;小街区;密路网;单行式

进入廿一世纪以来,我市的城市道路交通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建桥、修路、不断拓宽面积、改善公共交通,强化了与滨海新区的交通联系,部分地缓解了我市交通拥堵状况。但从总体上看,交通不顺畅、占道行车、绿色交通缺失等“城市病”还没有得到根本上解决。特别是高峰时段的中心城区,交通拥堵的现象极为普遍。因此有必要从宏观层面上,对我市的交通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并结合我市道路现状提出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道路交通修补和完善规划。

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在城市道路规划建设方面提出了很多新理念、新标准;我市正在实施的道路总规也有必要进行总结和评估。因此建议我市相关部门,结合中央精神,广开思路,汇总真知灼见,梳理主要问题,分析拥堵成因,提出缓解拥堵的各种方案,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一、存在问题

(一)落实道路总规有些滞后。本期规划在分析道路交通存在问题时,提到了道路断面偏窄、路网级配失衡、人均道路面积指标过低、停车面积不足、南北交通不畅等问题。实施规划二十年来,这些问题似乎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中心城区,在人口密度不断增大、汽车保有量无限制增加的情况下,行车难、停车难、走路难的问题愈加严重。

规划中所设定的快速路,至今没有得到完善。为改善南北交通的 “广州街、小凌河大桥” 工程至今没有开工的迹象。

(二)利用河道建设的滨河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市南部交通压力,但这条路毕竟不是一条规划路。在道路性质上、道路断面的设计上,特别是与城市路网衔接上,有很多不尽合理的地方。比如该路是否让自行车禁行、接口都选择在桥头是否合适、采取什么样的连接方式,都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三)城市绿色交通体系规划缺失,低碳绿色出行困难重重。公共交通是绿色交通的主体,但至今我市还没有一条完整的公交专用线。在交通环境日益恶化的情况下行车越来越困难,公交车相邻车次的间隔时间、正点率都难以保证,很难体现出公交优先、公交引领城市发展的思想理念。

中心城区的慢道系统日益被挤压分隔,除少数几条主干路还设有自行车道、人行道之外,大部分道路功能混杂。慢道系统几乎成了“唐僧肉”,商家挤占、任意停车、人车混行,快速的电动车、货运车在人缝中穿行,大大地降低了弱势群体出行的安全度。

(四)中心城区停车面积严重不足,缺少系统完备均质的静态交通规划。商业建筑、大型的公共建筑预留车位不足,城区插建的高容积率住宅也很少考虑室外停车空间。占道停车,特别是占人行道停车已成为一种主要停车方式。因占道停车产生的交通拥堵现象,在次干道上比比皆是。

(五)我市各项道路规划指标与国家标准存在着较大差距。2007年我市对《1996年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了一次修编,从道路现状指标上来看,都远远地低于国家规定的下限。例如:人均道路面积仅为 ,道路面积率5.97%,道路密度;而国家规定的指标为:人均道路面积7~15,道路面积8~15%,道路密度 。当然这些道路现状指标有些过于陈旧,我市在近年来又建了不少新路,但就中心城区来讲,道路面积增长十分有限。随着人口密度增加,建筑容积率不断提升,有些道路指标还有下降的趋势。

二、原因分析

造成我市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机动车特别是私家车保有量增速过快过猛,现有道路面积难以满足车辆飞速增加的需求。

据市统计部门和交通部门统计,我市2015年机动车保有量已达 45.18 万辆,人均 6 人一辆,仅主城区就达 14.72 万辆,平均每 5 人一辆。这对路网已基本定型、拓寬极度困难的中心城区道路,带来难以承受的交通压力。

(二)用地结构失衡。

城市建设用地结构,是指城市各类建设用地占城市用地的比重,如居住用地一般为 25~40%;公共服务设施用地一般为 5~8%;工业用地为 15~30%;道路、交通设施用地为 10~25%;绿地、广场用地为 10~15%。合理的用地结构有利于城市功能的发挥和良性的城市运转;而失衡的用地结构使部分功能用地不足、交通量增加运转不畅,易形成“钟摆、潮汐”式交通拥堵。我市中心城区居住用地比重过大,工业改制后,大部分工业用地转为居住用地。旧城改造时,又将原居住用地的建筑容积率不断攀升;而城市辅助型设施功能考虑得较少,对用地周边的交通承受力没有科学测算。比如太阳广场改造,不足 5 万平方米的用地,建了 48 万平方米的城市综合体,容积率达到 9.7。多种功能的交通组织,除顾客外全部靠有商品功能的山西街和南宁路来承担。再如体育场改造,把体育设施用地变成商住用地,容积率达到 7.4,建成后的 42 万平方米的住宅要靠解放路和上海路疏散。还有站前货场所建的青橙社区——体量巨大的高层建筑群,对站前和延安路交通组织带来难以设想的交通压力。

(三)在旧区改造中,特别是工厂、单位改建住宅区时,忽略了城市路网改造和打通,使很多丁字路、断头路仍然按现状保留,使我市支路比重过低的状况得不到解决。改造后的工厂或者单位大院往往都采用封闭管理模式,把大量交通问题和停车问题推向社会和社区。

(四)规划的调控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是对城市用地环境、空间容量缺乏科学系统的研究,尤其是中心城区究竟能容纳多少人口、交通能有多大的承受力、基础设施的承载力等缺乏宏观量控指标。二是对单位地块的用地性质、建筑容积率、基础设施和交通设施承载力等刚性指标控制得不够严厉。三是在市场的经济条件下,领导的意志、开发商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也给规划带来巨大的冲击。

三、几点建议

城市的道路与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骨架和运转流通血脉。要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应该是宏观有规划、中观有控制、微观有改进,并在实施中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具体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议我市对城市总体规划,特别是道路交通规划的实施情况作一次全面的总结和评估。对尚未实施的规划项目作出说明和时限安排,特别是完善快速路网、解决快速出城路桥建设,应列入城市道路建设的重点。

(二)加强中心城区用地结构的调整。从空间容量和环境宜居的角度出发,充分论证人口密度、用地结构比重及用地使用强度,把地块各项规划指标进行严格控制。采用有力措施,逐步调整用地结构比例,把一切可以搬迁到中心城区以外各类用地进行调整,并用于补充交通设施用地和公用设施用地的不足。当下要严格控制用地性质的变更和用地使用强度过高的问题。

(三)完善和补充我市绿色交通规划和慢道交通系统规划,突出公交在道路交通中的优先地位。

在结合我市道路现状的情况下,规划出几条城市绿道,把我市的主要公园绿地和景观路串联起来,形成连续贯通的绿色慢道体系;采取有力措施制止机动车随意停车占道行为,对货运电动车、超速电动车采取限行措施。

(四)建议中心城区采用“小街区、密路网、单行式”交通模式。

应以路网加密为核心,提倡路网通达性和均质性,“退二进三”旧区改造时,要把路网改造放在规划的首位。改变封闭小区为街区制,为单行式交通和慢道系统的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五)采取各种措施解决老城区停车难的问题。

一是通过用地调整,在商业较集中的地方规划设置公共停车场;二是提高新建住宅停车面积标准;三是对原有住宅庭院进行精细化设计,通过自行车棚半地下改造利用屋顶停车;四是开放有条件公建地下停车空间,解决居民停车困难;五是利用政策导向、经济手段,对中心城区居民购车、停车进行约束。

四、结语:

城市管理已进入大数据时代,城市道路交通规划更是离不开城市综合信息和各类相关数据。我市在规划基本数据收集、认定汇总和利用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建议政府应加大这方面工作,使我们的规划的编制、公共政策制定都建立在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之上。

猜你喜欢

交通拥堵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应对城市拥堵的对策
制度经济学视角下应对城市拥堵的对策
太原市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特种车辆在城市交通拥堵中的现状及建议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国内研究述评
新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重庆市交通拥堵整改问题研究
狭窄路段交通控制系统设计研究
水平代步电梯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