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

2019-10-21蔺艳君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党员教育融媒体成因

蔺艳君

摘要: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在冲击传统党员教育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党員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改变了过往大学生党员教育照本宣科的教育现状,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教育问题。本文通过简要概括融媒体的内涵及特点,对目前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进行适当的分析、探讨。

关键词:融媒体;大学生;党员教育;现状;成因

一、引言

融媒体,顾名思义便是充分融合各方媒介载体的共同之处以及作用,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不得不说,电视、电视、报纸等媒介载体都在其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以图达到1+1>2的效果。融媒体时代的来临在冲击传统党员教育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给大学生党员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冲击了过往大学生党员教育照本宣科的教育现状,同时也带来了不少新的教育问题。以下我们探讨一下目前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员教育方面所出现的发展现象。

二、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

(一)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员教育所面临的挑战

1.大学生党员思想教育难度大大增加

传统大学生对党的认识大多源自教师的讲授,但如今融媒体时代的到来拓宽了学生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大学生可以从电视、网络上了解到更多的国际信息、政治理念、价值观等丰富多彩的信息,但由于这些信息都未经筛选地出现在大学生的眼前,思想处于半成熟的大学生未能理智地、正确地筛选出自己应该接受、需要接受的信息。许多“00后”已经步入大学校园,由于受到网络和全球化的冲击,更加容易受到信息多元化的影响,许多大学生在认识国际信息与中国共产党信息的同时,会对西方文化知识出现近乎崇洋媚外的亲近感,导致这些大学生缺失本应存在的共产主义政治理念以及信仰。

2.灌输式的党员教育模式受到极大的冲击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获得了以往丢失的话语权,在党员教育中逐渐形成平等的教学关系。再者,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广受各界的教育信息,学生的自主意识比过往的学生更为强大,个性也较为独特,融媒体时代下新型的教育模式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更加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党员培训活动。但考虑到大学生自主意识过强、思想尚未成熟的特点,某些单向性的教育活动还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别是学生完全不了解的信息领域方面,但融媒体时代下双向的新型教育形式剥削了教育工作人员的不少话语权,在给学生普及知识方面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3.大量投入到虚拟网络当中,社会实践减少

融媒体时代讲虚拟网络推导教育的领域当中,许多高校将网络教学融入到大学生党员教育当中。首先,网络远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广受学生喜爱,这种教学手段为学生带来许多便利。其次,学生只需要动动手指便可了解到以往不曾了解过的党信息。再者,利用各种媒体的优势,各高校在大学生党员教育中大多数选择节省开支的虚拟教学当中,在日常发微信推文、制作党员网课等方面上,避免了开设讲座、会议等资源上、精力上的消耗。最后,这种融媒体带来的不仅是偏离,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多数高校全凭融媒体的优势来开展党员教育,忽视了学生在社会实践上的锻炼。同时,大学生在接受党员教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己的力量,只会在相关的讨论中纸上谈兵。一旦学生沉迷于网络当中,原本有益学生的教育系统将成为阻碍学生实践能力发展的门槛。

4.教育过程中缺乏规范的网络行为

由于网络这一媒介载体被广泛运用,许多高校将此纳入党员教育的手段当中。但网络上的身份都是虚拟的、被隐藏的,网上出现了不少“键盘侠”,也就是一些激进的、说话不负责任的网络公民。虚拟世界的过度自由给予思想未成熟的大学生过多的权利,导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愿意沉迷于虚拟数据的海洋当中。但由于他们自控能力的不足,过度的自由促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或者说出失去理智的言语。所以,各高校在利用虚拟网络对大学生实行党员教育前应该对大学生加强行为规范、道德等相关方面的教育,拓展相关的教育空间,缓解大学生党员在网络上做出失控行为的现象。

(二)融媒体时代给大学生党员教育带来新机遇

1.融媒体时代丰富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资源

融媒体时代以其自身融合了各种媒介载体的优势、作用的特点,大大的拓展了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信息空间,打破了传统教育模式的枯燥、乏味、学生应付式的困局。从传统的教育噢诶讯层面来说,大学生的党员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生面谈、讲座、形势与政策课程、党课培训、报告会、实地参观访问等各高校较为主流渠道。但是这些传统的教育培训活动一般挥手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发挥的教育作用并不显著,而党员的学习效果更是低效,甚至会引起大学生党员群体的方反感。但是融媒体时代带来了新的局面,不仅打破了过往的时空限制,还以先进的媒介载体想大学生党员群体提供了实时的共产党信息,大大提高了相关的教育效果。

2.更新了大学生的党员教育模式

目前融媒体下的教育模式多以微信、QQ、微博、互联网等方式为主流,具备广泛的传播范围以及高速的传播速度,伴随着近年来线上教育的普及,各大线上平台的优势尽显,其教育效果显著,更新了大学生的党员教育模式,实现了师生双方对话,促进了师生思维上的碰撞、开拓师生双方的视角,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教育对话。而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随时随地打开手机教育信息,随时进行教育培训活动,打破了过往时间、地点限制的困境,提高了大学生党员接受教育的积极性。

3.弥补了传统党员后续教育考察上的缺陷

尽管大学生党员的前期培训在完美,也无法弥补学生在后期由于实习、就业、工作等原因缺席培训的缺陷。但融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新型教育模式凭借其传播速度快、传播渠道广泛等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党员后续教育考察上的缺陷。再者,预备党员这个准备进入正式党员的阶段实际上便是一段考察期,期间需要进行较多的党员培训,但各该校校内的学制的缩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后续发展,尤其是一些高校“2+1”、“3+1”学制。大学生党员在这段准备期一般会出现党员过于分散导致难管理、党员学习缺乏连续性等问题。融媒体时代的优势可以高效地实现随时随地联系、及时反馈、教育师生多方面互动、培训监督、教育改进等,让大学生党员雀替随时回归党员的“大家庭”当中。

三、新思路、应对措施

(一)组织好相应的社会实践培训,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检验真理”这两个教育原则一直是教育界工作人员所呼吁的,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也不例外。在目前教育忠于理论这一问题来看,大学生党员培训教育要家中社会实践这一环节,坚持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大学生党员群体更好地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而服务,达到党员教育真正的教育目的、价值追求。同时,帮助大学生党员群体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培养为共产党干实事的意识,增强对党员思想意识教育的针对性和教育力度。

(二)发挥各媒体的作用,营造良好的党员教育氛围

网络线上平台成为教育主流手段,但由于网络行为尚未规范,导致党员教育分为弥漫着失控的氛围。各高校应该用活各大线上平台,全面开通QQ、微信、微博等教育渠道,并加强实名认证方面的工作,在实现富裕学生话语权的同时规范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言论,致力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道德素养。

(三)提高大学生党员群体的理性精神

血气方刚无疑是最适合大学生的代言词,他们具有浓厚的爱国情怀,但面对一些事情又很容易沦为愤青。这时,各高校的大学生党员教育便要加强学生的理性精神,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管理情绪的能力,进行必要的理性教育宣传活动。积极引导大学生党员群体的言论、使其行为举止趋于理性的范围。

四、结语

融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浅析融媒体时代下大学生党员教育的现状,了解当下新形势大学生党员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抓住新机遇,实现更新、更实用的大学生党员教育并提高党员教育培训的水平。

参考文献:

[1]谭建生,郑再升,刘颖慧,曾小翠.基于手机微信公众平台下的大学生党员教育管理探析——以韶关学院为例[J].南方论刊,2018(05):61-63.

[2]朱春花,任晓龙.“微时代”背景下实施党员教育“微路径”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8(09):481+489.

猜你喜欢

党员教育融媒体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开展“两学一做”,要抓住三个关键
新媒体环境下的党员教育研究综述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
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设“微党课”的探讨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