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碎片化时代下传统纸媒如何突破新媒体的“围城”困境

2019-10-21陈玉蓉

传播力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传统纸媒围城新媒体

陈玉蓉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互联网等通讯技术的发展,让信息的内容极大丰富,传播效率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信息接收碎片化趋势显著提高,碎片化时代到来。那么在快节奏的时代下,以纸张作为载体的传统纸媒明显受到了来自于在碎片化时代盛行的新媒体的冲击,本文旨在探究在碎片化时代下,报刊杂志等传统纸媒如何去突破新媒体的“围城”困境。

关键词:碎片化时代;传统纸媒;新媒体

一、碎片化时代来袭

(一)信息碎片化趋势加深

现代传播学提出的这样一个概念——信息碎片化,在此时代背景下,新媒体中的话题的“互动”,“转发”以及“评论”等功能使得信息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可以非常方便的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同时这种互动式的行为也推动着信息的快速传播。由于信息发布的门槛降低,信息传播以细胞裂变式的速度向外扩张,范围广,容量大,影响力强,但水平参差不齐。这样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之中,真假难辨。在筛选信息的过程中,人们极其容易感受到疲惫。海量的信息一轮又一轮的冲刷着人们疲惫的大脑,所以这些碎片化的信息就很难被深刻记忆,基于此,在这个信息碎片化趋势逐渐加深的时代,保证信息细胞裂变式的传播速度的同时,提高信息质量,减少公众疲惫感是最应该做的事。

(二)碎片化时间的利用

碎片化时间是指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由于某些特殊的原因在等待中度过的时间,通俗来说就是相对不完整的,零碎的时间。碎片化时间看似毫无规律,特别零散,不确定性很强,但是想要利用起来这些碎片化时间,又不会显得时间不够,一个特别好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机这个移动终端去浏览QQ,微信,微博上的碎片信息。可以说,生活在快节奏下的人们,想要充分利用起来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时间,但是在他们的时间都是碎片化的时间下,碎片化的信息显然是他们的不二选择。信息碎片化是迎合这个时代的人们而产生的。

二、传统纸媒在碎片化时代的困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碎片化时代新兴的新媒体显然对传统纸媒带来巨大的冲击。传统纸媒举步维艰,发展面临巨大困境。

(一)经济效益降低

传统纸媒的发行成本很高,盈利低,广告效益外流。在碎片化时代传统纸媒跟新媒体竞争是丝毫不占优势的,最直观的就是成本和收益问题。传统纸媒刊行工序繁杂,专业程度要求高,成本高昂。由于传统纸媒不再是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途径,人们对传统纸媒的需求量降至冰点,盈利不足。但是对于新媒体而言,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碎片化时代中,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就是新媒体,所以新媒体受众广,需求量大,盈利自然而然高居不下。

(二)市场竞争力不足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信息的时效性是媒体制胜的关键。诞生发展于慢时代的传统纸媒,显然跟不上如今社会上信息的更新速度,而新媒体依托于互联网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更新周期短,信息内容丰富,这都是传统纸媒无法比拟的地方。传统纸媒信息传播效率低,内容更新速度慢的缺点不可逃避,如今的大多数报刊报亭基本上都是靠卖一些零食,饮料,充电话卡等副业维持收支平衡。传统纸媒跟新媒体相比之下,先天缺陷直接决定了传统纸媒市场竞争力不足。

(三)依赖性降低

依托在碎片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不再需求坐下喝茶看报的悠闲时光,随着网络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的是如何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接收到更多的信息,在这种心理活动下,人们自然而然的更加依赖于获取信息更加方便的新媒体了,新媒体上的信息丰富,内容涉猎广泛,人们可以随意的在网络上获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传统纸媒显然不具备上列所有条件,人们对其依赖性降低也是必然的结果。通俗来讲,现如今传统纸媒和新媒体扮演的角色区别就在于前者下里巴人,后者阳春白雪。这也是如今人民大众对传统纸媒依赖性降低的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

三、传统纸媒突破新媒体“围城”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融合创新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传统纸媒和新媒体衍生出了不同的社会角色,承担着不可代替的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新媒体想要完全取代传统纸媒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传统纸媒现在虽然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但是新媒体的冲击使传统纸媒受创严重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传统纸媒的发展仍旧举步维艰,所以说传统纸媒突破新媒体“围城”困境的唯一出路就是与新媒体融合。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一)积极拓宽市场

传统纸媒应当分清用户和受众的区别,提高受众黏性,依赖性,同时还要拓展受众市场,发挥出传统纸媒的内容优势,把信息全面的,综合的深度分析,打响理性品牌。同时在报道新闻的时候,应當多多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贴近受众,用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提高受众对传统纸媒的依赖程度,拓展市场,将受众发展为用户。

(二)保持纸质媒体固有特征

在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创新之路上,保持并发展纸质媒体的固有特征,在此基础上吸收新媒体的优势和精华,是实现二者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1]就如今来看,纸质媒体最重要的两个固有特征分别是地域性强和专业性强。地域性强十分明了,每个城市几乎都有自己城市的专属报纸,例如北京日报,天津日报等,一般用来报道本城市发生的重大事件,而新媒体信息碎片化,传播方便,地域性反而不强,显得信息有点驳杂。纸质媒体这种区域性强的特征从一个方面看,其实是有利于受众获取某地信息的。纸媒第二个固有特征是专业性强。随着时代的演变,传统纸媒慢慢有了一个明确的社会角色,充当着官方的舆论阵地,发布那些又红又专信息。显然新媒体不可能有这种很严肃很正式的感觉。

(三)提高传播速度,增强时效性

新闻信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时效性,为了实现碎片化时代下传统纸媒更好的发展这个目标,传统纸媒必须进行转型。这就是说,传统纸媒在保证自身优势特点不丧失的情况下,应该积极的向新媒体靠拢,实现数字化转变。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数字报的诞生以其方便性更加适合现如今人们的阅读习惯,因此纸媒向数字化转变可以有效解决信息更新时间长,更新慢的问题,同时也节省了民众去买报纸的麻烦。客户端群体通过一个手机APP软件,实现了民众对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拓展了阅读群体,有效的改善了受众窄的困境。

(四)增强信息个性化特征

在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下,话题互动成为人们参与社会活动最主要的方式。[2]这种互动方式往往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个性化媒介信息的定制。这需要建立在用户的行为采集和建立大数据库进行数据分析上。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深入了解到用户的爱好和阅读习惯,为其推送个性化信息,提高受众的信任感和满意度,以人民日报客户端为例,通过读者和媒体的有效互动,提升用户的参与感,通过留言,评论与转发功能,提升受众对新闻的关注度。将纸媒和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表现出来。同时经过用户转发二次推广,有利于扩大信息的传播面。[3]

(五)推出社交媒体式客户端,贴近受众

传统纸媒最初向数字化转变是以推出数字报的方式探索的,方向是正确的,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逐渐普及,社交媒体兴起的今天,显然其只是迈出了很小的一步而已。随着微博,微信的受众越来越多,借助社交媒体平台的推广方式应该受到重视。推出具有特色的客户端,可以吸引不少读者。在传统纸媒的转型道路上,只有通过多种传播渠道,多层次的传播形态,满足不同的受众群众,使其更加便捷的获取准确性和涵盖面更广的媒介信息才是传统纸媒正确的转型道路。

四、结束语

在碎片化时代下,信息碎片化和时间碎片化显然是这个时代的两大特征,传统纸媒若想在这个时代中更好的发展,必然要去适应碎片化时代的两大特征,而适应这个时代的唯一方法就是和新媒体融合。传统纸媒找到的新的角色定位,也充分说明了新媒体不可能完全取代传统纸媒,那么传统纸媒的复兴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另一个方面说,传统纸媒和新媒体融合,实现优势互补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当然,这也是传统纸媒突破新媒体“围城”困境的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蔡阿园.信息碎片化时代的纸媒应对策略[J].新媒体研究,2017,3(14):65-66.

[2]张伟.新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数字化发展的问题与方向[J].新媒体研究,2018,4(01):88-89.

[3]朱宜男.数字化时代纸媒转型之路[J].中国传媒科技,2018(08):102-103.

猜你喜欢

传统纸媒围城新媒体
追忆黄蜀芹:敢拍《围城》,尽情绽放
社交电商的“围城”
自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重新定位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数字化转型
用互联网基因盘活传统纸媒资源
围城之外
打破无形的围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