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式家庭教育误区对孩子成长产生的影响及应对方法
2019-10-21罗超
罗超
◆摘 要:中外不同的家庭教育理念一直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将次作为研究课题。这主要因为家庭是儿童接受教育的第一个课堂,受中国式教育理念影响的孩子性格成长迥异。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虽然现代的家长在孩子身上花的时间、精力、金钱并不少,可孩子却比过去越来越调皮、难管,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式家庭教育中还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无论是出在中国家长的教育观念上还是出现在中国家长的教育方法上,它对孩子成长所造成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急需我们清醒的认识。
◆关键词:误区;中国式;性格;成长;影响
现在中国式家庭教育模式下的误区主要有。
一、以分数论“英雄”
重考试分数轻学习能力许多家教最明显误区之一,是把分数当成智力发展水平的唯一尺度,也当成孩子学习能力强弱的尺度。分数与智力水平不是一回事,分数只反映智力水平一部分。分数与学习能力也不是一回事。“高分低能”就是只抓分数不发展能力所致。许多家长只要求孩子从小拿高分,确忽视思维能力培养,犹如舍本逐末,致使学习没有后劲。许多孩子小学成绩优秀,越到高年级,成绩越差,就是学习能力缺乏培养的结果。
二、家长不注重培养孩子自学能力
现在有一些有知识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辅导过于包办,当孩子学习稍微遇到一些困难就帮助解决,无形中让孩子在学习上依赖父母,往往不利于培养孩子学习能力与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指导孩子的学习目的是为了最终放开手,不是为了背着孩子一辈子。孩子对家长辅导越依赖,学习到高阶段就越吃力。家长到孩子学习应让孩子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孩子自学能力与独立钻研的精神。
三、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
现在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不重视,对孩子身体健康却关注过度,家长对心里知识一无所知,无法了解孩子心理需要,对孩子的心理隐患也不知如何预防、消除。而许多科学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大中小学生患心理健康问题占一定比例。孩子的心理发展关键时期一是儿童时期,二是青春期。在儿童期,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如何,对孩子的心理早期培养有重要意义。如果是在青春期中,父母不能帮孩子处理好一系列冲突,最容易使孩子发生各种心理障碍,这些应引起父母高度重视。
四、不对孩子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一条古老的教育原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应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孩子的发展有各自独特之处,存在个体间差异:有发展速度的差异,思维类型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的家长不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与长处,盲目与别的孩子进行比较:用孩子的弱点比别的孩子的优点,越比越乱,甚至用贬低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总是认为别的孩子强,盲目比较造成父母对孩子唱出视而不见,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五、违背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
孩子发展有自身规律身体、心理发展如此,智力、心理发展也是如此,因此,许多家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往往采用“拔苗助长”方法,达不到家长所希望的预期效果。违背孩子发展可以表现为儿童教育成人化,或是青少年教育儿童化,使孩子胜利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家长也往往付出大量时间与心力,事与愿违,误了孩子。
六、家教中存在惩罚多于表扬,滥用惩罚,损害孩子身心健康
许多孩子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只懂惩罚:语言的讽刺、挖苦和体罚,认为这样才能使孩子不再犯错误。家长往往认为“优点不说少不了,缺点不说少不了”,对孩子优点往往轻描淡写,甚至视而不见,对孩子缺点却纠住不放,这看见孩子缺点,导致惩罚多于表扬。其实惩罚时既不利于孩子自我成长的,是一种极为消极的方法。孩子因学习问题多次遭到惩罚,就会厌恶学习回避学习。孩子犯错误是应该原谅的,关键是父母师长的正确引导,应多是用下面强化方法,去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并给于更过帮助、鼓励,而不是用大麻来代替教育。
七、忽视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
1.忽视孩子的特点,用成人的要求衡量孩子。长期以来,家长们都信奉:“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这句俗话,以为自己与孩子朝夕相处,对他们的情况了如指掌,在实施教育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家长给予孩子们的都是他们需要的吗?为什么孩子总是不高兴、闹情绪?这正是家庭教育中存在着问题:很多时候,家长们习惯了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当成自己的某种精神寄托,期望他们按照自己给他们设计的轨道发展。
2.长辈教育观点存在分歧。中国式家庭教育不可获取的是多长辈、少后辈现象,家庭教育中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由于家长个人经历、生活年代、成长环境、所受教育、思想观念、素养等等方面的差异,这些长辈们的意见首先出现了分歧,这种不一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父母不一致、父母与祖辈不一致和祖辈们不一致。在这种时候,孩子是最高兴的,他们往往会旁观这一切,并暗自高兴,最后倾向利于自己的一方。家长在对峙一教育失败而告终,时间久了,聪明的孩子自然能够分辨出哪一方会倾向自己钻空子,来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养成投机取巧的性格。这种中国式家庭教育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往往还会适得其反,所以统一教育观点是十分重要的。
3.忽視对孩子的劳动教育。要知道孩子是家庭的成员,应该尽一份义务。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孩子脱离父母走向独立,成功地构筑自己的生活。这需要一步一步培养能力,不断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做家务活儿正是达到这个目标的重要途径。早在北齐,文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就提出了“人生幼小当早教”的观点。国外的家庭教育奉行从孩子两岁能说话能走路开始,他们就要培养他独立完成事情的意识。中国许多家庭因为国家实行计划生育,导致特有的独生子女现象,呈现出一种溺爱模式。如果孩子不能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长大了就会“眼里没活”“不会心疼人”“不懂事”。如果不想让孩子一辈子不爱劳动家长不妨尝试有计划的引导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造就未来人才的必要条件,是优化孩子心灵的催化剂。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过程起到的重要作用,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培养出人格、知识、能力、健康兼具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