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读文、究情、探意

2019-10-21毛蕊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9期

毛蕊

摘 要: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如何让学生从学会阅读转变到喜欢阅读更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生动的教学案例,阐述如何运用探究性阅读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

关键词:探究阅读 思维灵感 问题灵感 创新灵感

引言

《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阅读就是在这次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应运而生的。所谓探究就是探求学问,探求真理和探本求源。探究性阅读教学就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对文章的初步阅读,筛选出一定的问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认真地阅读,积极自由地讨论,从而理解语言文字,掌握学习方法,学会阅读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

在进行阅读探究教学实验以前,无论是备课还是上课,我们常常习惯于从自己的角度去理解、把握教材,去“精心”设计“教学高招”;至于学生是怎样认识这个学习内容的,根据他们的认识会碰到哪些困难,提出哪些问题等等,很少考虑,甚至根本不考虑。课堂上也常常自以为是地向学生倾销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認识,常常将谁为谁服务的问题倒了个“个儿”。我发现这样的教学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没有了自主参与学习的机会,慢慢地他们自主探究学习的热情越来越淡漠,自信心越来越不足,能力也越来越差,更谈不上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反而习惯于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创造性学习的潜能被无情地扼杀了。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开始尝试进行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即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参与中、探索中学会知识、发展智能、完善人格。由此发现,探究性阅读能很好的帮助学生读文、究情、探意,是学生思维灵感的源泉,是学生问题灵感的源泉,是学生创新灵感的源泉。现在我就以自己执教过的一些课例为例来谈一谈。

一、探究性阅读,放飞学生思维的灵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在教学中充分创造条件和机遇,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氛围,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去读,专注地去读,兴致勃勃地去读,并在读中张扬自己的个性,放飞自己的思维灵感,使自己有所感悟和思考,最终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比如我在执教课文《雨点》时,我首先播放动画,在动画中富有童趣的雨点形象地随着音乐闪亮登场,并配有阿姨声情并茂的朗读。接着激情导入:“一声春雷,天上下了一场春雨,可爱的小雨点从空中飘落下来,那么,学习《雨点》这首小诗,你想学会什么?”此言如一石击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激起他们自主阅读课文的热情,同时也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灵感。有的说:“老师,我想和阿姨一样读得有感情!”有的说:“老师,我想知道雨点是什么样子的,想和它做朋友!”有的说:“老师,我想知道雨点从空中飘落下来,都落到哪儿去了?”……等学生回答完以后,我说:“是啊,那解决这些问题的最好办法是什么?“读课文”,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此时,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的思维也真正地“活”起来,从而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探究性阅读,激发学生问题的灵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探究性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逐步地敢问、好问、会问。在大力提倡改革学习方式的今天,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这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探究性阅读教学中培养低年级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认为可以结合现实生活创设一种开放性的、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在有启发的条件下帮助学生提出问题;还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抓住开头结尾或者是文章的重难点来提出问题。有了问题,特别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学生在积极情感的驱动下主动地阅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比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掌声》这篇课文时,我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的一、五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读知道以前的小英和后来的小英各是什么样?并将学生的回答板书出来。然后引导学生根据板书说说自己有什么疑惑,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时就激发了学生的问题灵感。有的学生问:小英为什么会从忧郁变的活泼呢?有的学生问:小英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有的学生问:让小英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的提出使学生不得不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寻问题的答案。学生在找寻自己提出问题的答案时态度更积极,情绪更高涨。当学生找到答案时,课文的重难点也就迎刃而解。

三、探究性阅读,迸射学生创新的灵感

探究性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思维和提问,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形成新的知识建构。这就需要教师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加以拓展延伸,引申运用,迁移反馈,让学生的语感得以深化、内化,开发学生的语言潜能,迸射学生的创新灵感,达到阅读的最高目标。

如学习《掌声》一课时,当学生明白是同学的掌声让小英发生变化的时候,我问学生:现在掌声还仅仅是掌声吗?那这掌声是什么?掌声中有什么?有的同学说:这掌声是大家对小英的鼓励。有的说:这掌声是对小英的赞扬。有的说:掌声是关心、是友谊等。此时,学生对掌声的理解就不仅仅是表示欢迎的浅层次的认识了,而是大家对小英的希望鼓励和关爱之情的感情升华。我并没有就此为止,而是抓住学生的那种激情,紧接着出示说话练习:

爱是一热烈的掌声,

爱是一句友善的话语,

爱是炎炎夏日一缕清澈的风,

爱是寒冷严冬一杯温热的茶,

爱是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们想象:爱是一枝带香的玫瑰,爱是妈妈甜蜜的微笑,爱是老师亲切的表扬,爱是朋友真诚的帮助,爱是父亲送我上学等等,这样的叙述让我瞠目结舌,让我拍案叫绝,让我叹为观止……通过此练习学生展示了自我风采,内化了课文语言,体现了知识生成,迸射了创新灵感,达到了阅读的最高境界。

结语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不难看出探究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阅读课,就是要让一个教师,四五十个学生的心融化在一起,忘记周围的一切,大家一起来读,一起来讲,一起来研究,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探究阅读教学的魅力就在于: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真正地走进语文世界,在这片广阔的天地中读文、究情、探意,从而学会阅读、喜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