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课堂教学中教学观念的转变

2019-10-21王庆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1期
关键词:终身学习教学观念以人为本

王庆军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这一有机体的基本细胞,回思过去的教学,我深深地感悟到教师必须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实现教学行为的深度转型,才能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学习。

关键词:教学观念 以人为本 终身学习 着眼未来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高效的理念设计教学。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因此,教师的一切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必须体现在学生身上,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因为只有教师关注了学生,学生在课堂中才能充分地动起来,生命的活力才能得到充分释放,只有学生充分动起来的课堂才更精彩,更高效。学生成分千差万别,由于家庭环境好社会背景不同,每个学生性格特征、心理面貌及价值取向不尽相同。教师必须从学生的个性心理出发,合理设计教学。例如在学习《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一目时,我播放了视频歌曲《翻身农奴把歌唱》和《天路》后设问:这两首歌曲反映了什么时期的什么历史事件?这两事件各有什么历史意义? 使学生在悠扬的歌曲声中体会自20世纪60年代初的西藏民主改革完成,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来到新世纪,党和政府不断地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帮助西藏地区发展的史实,认识到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政策,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富裕。

现在的中学生,其心理发展正处于一个半成熟期,一方面,其自尊心、自信心较强,精力充沛,求知欲强烈;但同时,意志力脆弱,韧劲不够,明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尊重学生,教学目标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教学问题的提出、教学流程的安排既要让学生借助于原有知识储备掌握新知识和新技能,又要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思想认识上有新的飞跃,达到心灵的净化。

其次,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教学的生成,以开放的视觉驾驭课堂。

新课改赋予每位教师必须具备开发型的课程观。这就是说,教师不必为每堂课都能完成教学目标而感到沾沾自喜,而应想一想教师作为教学的开发者是否开启学生达到了课前预设之外的认知收获和认知生成,是否让学生带着思考走出了课堂?“石本无火,撞击发光;水本无华,激荡生波。”教师应以开放的视觉驾驭课堂,着眼于教学生成。教师必须科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一目时,必须让学生认清当时的历史环境: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日本帝国主义妄图灭亡中国,这时中华民族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当时中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已经不是军阀混战了,当务之急已不是打倒軍阀了,而是联合起来一致抗日。而蒋介石一意孤行,攘外必先按内,全面围剿红军,张学良杨虎城一心爱国,最后在中国共产党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震惊海内外,蒋介石被捉之后,是杀、是扣还是放?此时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讨论,思维火花相互碰撞之后,统一认识到蒋介石拥有当时全国最大且是最好的武装,如若杀蒋,必导致这支力量瓦解,正好遂了日本人的心愿,当时的红军也不是十分强大,无法独挡抗日重任,所以必须逼迫蒋介石和中共联合起来一致抗日,所以不能“杀蒋”,也不能“扣将”,必须“放蒋”。这样,学生自然理解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伟大历史意义,对张学良、杨虎城冒天下之大不韪,弃个人生死于度外的爱国情怀油然起敬。

教师在课堂中要不放过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学生、每一个小小的问题,与学生同思维,共探讨,师生共同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建构知识,实现师生情感的激发、思维的拓展和潜能的开发。课堂教学中最怕教师不激疑,最怕教师怕问题,怕丢面子,不能正视学生提出有一定含金量而自己又没思想准备的问题,其后果常常会扼杀学生的灵感,湮灭学生思维的火花,还谈什么生成?教师要蹲下身来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亲切,感觉到自我的存在,这样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笃其行。”

第三,转变教学观念,着眼于生活的需要,以终身学习的态度静心反思。

“许多普通教师……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着,可结果却大多数是在教书匠的层面上无谓地努力,很难进入到智慧教师的层次。什么原因?缺乏思考使然。只管低头拉车,不管抬头看路;只会唯唯诺诺,不会反省深思,怎能变成一名智慧的教师?”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无论你的课好得如何,被肯定的细节多得如何,总还是会存在问题的。所以,教师走出课堂之时,便是反思的开始。教师应以终身学习的态度对自己的教学静心反思。在社会发展到构建和谐时代的今天,教师应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充满了愉快、融洽、民主、和谐的氛围,师生在课堂活动中是否达到了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共鸣、精神的愉悦?反思我们的课堂是否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的自尊心,是否充分尊重了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反思我们的教学是否开启了学生思维的潜能,是否每个学生在自主探究、团结合作中都获得了最大的成功与快乐,是否每个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全面、健康发展?反思我们的每个学生在展示、点评、质疑活动中才能是否得到发挥,心灵是否得到舒展……其实,反思就是以批判的眼光求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反思就是一种创新。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创新,才能更好地使我们的教学服务于学生,服务于社会,服务于生活,将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生命、发展有机结合。我们知道,回归生活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归属。

时代飞速发展,社会迅猛前进。我们每位教师必须与时俱进,彻底转变教学观念,挑战传统,战胜自我,实现教学行为的深度转型,以高尚的师魂感染学生,以高效的教学发展学生。

猜你喜欢

终身学习教学观念以人为本
基于终身学习理念高职财经教育品牌建设的探微
我国国家开放大学建设研究综述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