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2019-10-21杜松鹤

大众科学·上旬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心得体育课堂高中体育

杜松鹤

摘 要: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愈益受到重视。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经常思考和总结,以期不断提升课堂效果,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即优化教学模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严格落实科学的课堂教学流程;注重力量训练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课堂;有效策略;教学心得

新的教育形势下,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愈益受到重视。本文拟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思考对此谈几点策略性意见,希望对一线教师有所助益。

一、优化教学模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

传统的高中体育课堂形式单一,缺乏系统的教学过程,很多时候只是在简单热身之后进行枯燥的重复训练甚至自由活动,而且除去上课后的热身运动和下课前的放松运动,真正的课堂时间是很有限的,这就很容易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且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从新课标理念的教学的分析,这是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主体地位的彰显,以至也就难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课堂教学的革新就成为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具体到教学中,就需要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多采取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之间通过讨论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试举一例,在某次过障碍以锻炼身体协调能力的游戏活动中,笔者为了突出合作与创新要素,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学生通过两人或多人合作的互助合作和实践尝试,开发出了搭桥过障碍、踏石过障碍、开船过障碍、飞马过障碍等创新性方式。在活动进行过程中,笔者则尽量少开口,只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和引导和点拨,并重点做好安全防护。实践证明,这节课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学生们积极开动脑筋,确定了想法又努力去实施践行,既锻炼了创新性思维,也促进了运动潜能的发挥。

二、严格落实科学的课堂教学流程

体育课有别于其他学科,课始需要做热身运动,课尾又需要做放松运动,而正式的课程进行中也需要动静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流程,总之是要符合课标虽规定的科学化原则,如果有所违背,则安全问题就可能发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严格地遵循教学要求,尤其是运动前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切实做到位,对于运动中有可能损伤的关节和肌肉进行预热,在正式的活动过程中,杜绝不管不问让学生完全自由活动,而是要按照科学的课堂教学流程将学生的活动置于严密的管控之中,从而使安全问题出现的可能性降到最小。当然,很多时候除了课标所要求的课程内容之外,教师也应当适当而灵活优化教学内容和流程,增加创新性和课堂实效。這种情况下更应结合具体学情严格落实科学化原则。例如在课始结束队列练习后,教师可以在定位徒手操、模仿操等教学活动的间隙,插入以脚尖步为基础的简单舞蹈练习或形体舞蹈练习,并配上优美轻快的舞蹈音乐,引导学生一起学习和锻炼,这样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更可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这就是一种合理的创新和优化,而不至于引起安全问题。

三、注重力量训练提升学生体育素质

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课中适度的力量训练不仅有助于其语运用技能和体育素养的提升,更有助于其成长发育。然而就当前来看,力量训练往往是高中体育课中受到忽视的一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抛开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不谈,教师引导和实施不力是最主要的原因,比如有的教师举得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让学生做力量训练是“费力不讨好”,因而也就装装样子,流于形式,再如有的教师自身专业素养不够,在力量训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方面有所欠缺,因此也就自然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教师摆正观念,给予重视,在此基础上遵循科学的原则和采取合理的方法。一般来说,即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力量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课通过查阅资料学术交流等途径采取合理而有效的策略。众所周知短跑速度极大程度上依赖于爆发力,而速度和力量则是决定爆发力的主要因素,这两项基本要素的发挥又都取决于肌肉。因此肌肉和爆发力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发展学生的肌肉群爆发力是提升短跑速度的必由途径。研究表明,确保训练动作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又是爆发力训练的关键。比如趾关节和裸关节的协调发力对短跑的速度具有重要影响,在力量训练中缓冲和后蹬的动作就强调连续性和完整性,这样才能使两个关节有机协调进而充分发力,以提高跑动速度。

综上,本文简要探讨了三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即优化教学模式彰显学生主体地位;严格落实科学的课堂教学流程;注重力量训练提升学生体育素质。在日常教学中,一线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经常思考和总结,以期不断提升课堂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程. 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思路与方法创新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 2015, 5(14):63-63.

[2]府卫东. 浅谈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与探索[J]. 高校招生:理论研究, 2010(2):92-92.

[3]吕贤清[1]. 中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版), 2013(3):131-133.

猜你喜欢

教学心得体育课堂高中体育
谈体育课堂创设“和谐互动”的认识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益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初中历史教学心得点滴谈